核心提示: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管仲名夷吾,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年轻的时候结交了一位叫鲍叔牙的朋友,两个人交情深厚,无话不谈,鲍叔牙深知管仲才华出众。那时管仲家里很穷,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时总是给自己多分一些钱,鲍叔牙却毫不在意,对管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aimgs/bk33/patr6b9m76qkihtjgfvkvdtivtwczetaoagtqn96.jpg)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管仲名夷吾,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年轻的时候结交了一位叫鲍叔牙的朋友,两个人交情深厚,无话不谈,鲍叔牙深知管仲才华出众。那时管仲家里很穷,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时总是给自己多分一些钱,鲍叔牙却毫不在意,对管仲一直非常好。 不久,鲍叔牙投奔了国君的儿子姜小白,管仲投奔了国君的另一个儿子姜纠。齐国国君死后,两位王子争着做国君,姜纠被杀,姜小白即位为齐桓公,管仲作为政敌的参谋,被囚禁起来。 鲍叔牙因为帮助齐桓公夺得君主之位立了大功,所以齐桓公有意让他做宰相,鲍叔牙推辞说:“我才能平庸,如果您只想统治一个齐国,我还能勉强辅佐您;如果您想称霸诸侯,那非得任用管仲不可,他可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呀!” 在鲍叔牙的极力推举之下,管仲被释放,还当了齐国的宰相。上任之后,他大力发展齐国的商业,积累财富,使齐国国力大增,由一个地处偏远海滨的弱国一跃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鲍叔牙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己放弃宰相高位而举荐更有才能的管仲,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称赞。 鲍叔牙的手下曾经问他:“当初管仲和您做生意的时候,总是占您的便宜;几次为您出谋划策却都把事情搞得更糟;当了几次官全被国君罢免;每回领兵打仗都临阵脱逃;主人兵败他不自杀殉节,而是在监狱里忍辱偷生。这样一个贪钱、无能、怕死、无耻的人,您怎么会向国君推举他当宰相呢?” 鲍叔牙笑着回答:“看来你们是不了解管仲啊!做生意时他多拿些钱是因为家里穷,并不是贪图钱财;帮我出主意而事与愿违只不过是他时机不好;几次丢官并不能说明他才能平庸,只是没有好运气罢了; 至于说他临阵脱逃,那是因为他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需要奉养;管仲不拘小节,被囚禁起来不会让他觉得很丢人,真正令他感到耻辱的是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扬名天下。” 管仲听到这番话感慨地说:“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