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名盗世这个成语吗(荀子盗名欺骗劝谏)

发布日期:2025-02-01 23:25:46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270706.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欺名盗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欺骗世人,窃取名誉。出自《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欺名盗世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欺骗世人。近义词有盗名欺世、欺世惑众、沽名钓誉,反义词

欺名盗世这个成语吗

欺名盗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自《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欺名盗世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欺骗世人。近义词有盗名欺世、欺世惑众、沽名钓誉,反义词为名副其实。

欺名盗世的成语故事如下:

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荀子,名况,战国时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荀子》中,曾尖锐地对欺世盗名的行径作过批判。荀况举例说,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鱼因劝谏卫灵公不成, 就嘱咐儿子自己死后不要入殓,以此劝谏卫灵公重用遽伯玉,罢免弥子瑕,荀况又举例说,战国时齐国的田仲既不肯接受高官厚禄的哥哥的帮助,也不愿去做官,宁肯去种菜。荀况在著作中认为,史鱼和田仲都是用欺骗手段盗名于暗世者也,他们是最大的危害。成语欺世盗名即由此而来。指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2707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8 second(s), 81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