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姓氏如何理解(同姓姓氏婚姻贵贱)

发布日期:2025-02-08 12:49:25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45584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

战国时期的姓氏如何理解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4558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347 second(s), 76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