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春分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由来介绍

发布日期:2025-02-08 18:22:42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52971.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1、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由来介绍

1、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2、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

4、春分也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

5、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是较早确立的一个。一般来说,它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日期,即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关于春分的由来还有个传说故事。四千年前,羲仲受尧帝派遣,来到文登界石镇旸里村一代,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根据昼夜相平、黄昏时鸟星见于南方的天象,确定了春分的时间,为四季的确定和二十四节气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羲仲到旸谷山不是传说,《尚书·尧典》记载“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6、事实上春分这个节气诞生于黄河流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

7、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

8、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5297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403 second(s), 81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