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微信公开课上“极速1800秒 ”环节,有观众提问:“小程序能不能转发至朋友圈?”
会提出这一问题,肯定是还不懂朋友圈,到底是什么?早在2012年7月24日,张小龙内部讲座《通过微信谈产品》中解释了朋友圈的定义。
为想法而做:朋友圈。人人都需要在朋友关注中获得存在感,照片时手机最佳互动载体,人只需要三五好友,人需要不暴露好友但又要扎堆。对朋友圈的需求来自对当下生活潮流的理解,只抓住当下主场景,不需要抓住所有功能。
换句话说就是,朋友圈通过个人信息发布,重建个人精神和生活形象。
相信今天上午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小朋友”画廊的图片刷屏,萤连长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经求证,本次活动是由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WABC)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由具有公募资质的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负责善款接受捐款的“用艺术点亮生命”项目。
每人一元钱让公益“活了起来”,没有太多宣讲、教育与鼓动,一幅幅漂亮的画让朋友圈充满善意和正能量。通过这些画,朋友圈的“慈善家”们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他们对美和爱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据内部人士透露,本次活动发起仅2小时便筹集700万元,而下午16点左右目标筹款1500万全部筹款完毕。
通过体验,萤连长发现,这个活动不用H5,小程序可以转发至朋友圈,体验更好更爽!
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一款叫做“炉石相册”的小程序,用户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生成卡牌,并存于手机内。这种操作便愉快地解决商家,如何用小程序生成图片。而现在,商家在小程序中还能自定义用户转发页面。
图片比链接、文字更容易传播
因为人天生对图形图像类信息比较敏感,所以我们发现朋友圈转发图片比转发链接多很多。只要朋友圈有超过10人转发同类型的图片,就能达到“霸屏”的效果。链接的天然弱点就是展示尺寸小,还需要足够打动人的文案才能获得关注。
如下图:哪边更容易让你点开浏览?明显左图更具点击欲望!
张小龙说过:在第一个朋友圈版本里,是没有发文字的功能开发计划的,目的就是不想让用户发文字。
微信不鼓励用户在朋友圈发送纯文字信息的意图也很明显,因为现在很多人用手机来阅读,但是文字对阅读环境和用户都有要求,比如,在一辆颠簸的汽车上面,你可以快速浏览图片,但未必能够阅读文字。所以,有人把长按相机键发纯文字当成朋友圈的“彩蛋”来形容。
那么,小程序如何用图片在朋友圈传播呢?
以本次“小朋友”画廊的H5活动为例。
1.借势
UGC的特别,就在于内容是由用户产生,大量用户才能成势,构成UGC的生态。因此,时机显得异常重要。
本次公益活动就是借势于9月9日互联网公益日——“99公益日”,是由腾讯公益联合数百家公益组织、企业、明星等共同发起的活动。“小朋友”画廊选在这个时间发起活动,很好的利用到互联网公益日的优势。
2.走心
真诚永远是最打动人的,这次H5页面用“小朋友”们真诚的画作、语音、文字等信息,让用户为之感动,达到自发性传播的目的。所以商家在营销时,要做能打动用户的内容,让用户觉得在朋友圈转发的不是广告,而是一种彰显自我的表达方式。
例如下图,用户买到一款产品,觉得生成的文案可以让更多人获益,发至朋友圈时不用过多解释,即可让人明白意图,而且扫码即可进入小程序参与互动。
3.仪式感
前文说道,朋友圈是个人在好友中获得存在感的平台。当用户把生成的图片发至朋友圈时,会显示该好友“已通过腾讯公益平台 购下此画”。让用户做公益的同时,提升自己level,达到低调炫耀的目的,转发至朋友圈时显得格外有仪式感。其他商家在策划活动时,也要抓住用户需要仪式感的心理,这一点星巴克做的非常成功,让每一位用户到星巴克都自发性拍照发朋友圈。
4.正能量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小朋友”画廊是一次公益活动,本质上就十分正能量,用参与“公益”的方式,引起大家共鸣。
为什么有些小程序被封杀呢?因为他们纯商业手段扰乱朋友圈的秩序。如果商家能用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形式,用正能量的初衷去感染每一位用户,既要商业化,又要保持活动的纯粹性。有些朋友可能会质疑,商业怎么能和公益拿来比较,其实不然,公益与商业结合,才能让慈善走的更远。
最后,小程序还有个优点,就是可以留存于列表中。萤连长玩过这支H5后,想再次进入查看便找不到入口,只能通过朋友圈转发过的图片再次进入体验。如果使用微信小程序的话,用户可继续在小程序列表中找到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