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王湾的诗)

发布日期:2025-02-23 05:49:55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7151.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伟大的人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且得到世人的认可,因此,我们称他们为圣人。《资治通鉴》曰:人德全尽谓之圣人。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如今,被称为“圣人”的有三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王湾的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伟大的人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且得到世人的认可,因此,我们称他们为圣人。

《资治通鉴》曰:人德全尽谓之圣人。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如今,被称为“圣人”的有三十四位,你都知道谁?下面,先介绍一下第六位,“诗圣”杜甫。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更多资讯请东方视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715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79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