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课文《池子与河流》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5-02-23 15:49:05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8156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课文《池子与河流》读后感)《池子与河流》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寓言家、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首寓言诗。它被安排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课。这首寓言诗,在最后一节告诉了读者要说明的道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

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课文《池子与河流》读后感)

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年级课文《池子与河流》读后感)

《池子与河流》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寓言家、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首寓言诗。它被安排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课。

这首寓言诗,在最后一节告诉了读者要说明的道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下面一起来熟悉一下这首寓言诗,你从中又能得到哪些启发呢?


诗的最后一节,是作者理论和感情的直接表达,他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不断地利用中,才能得以保持、发挥、发展;如果得不到利用或者长期不用,才能就会逐渐衰退,以至“泯然众矣”,王安石的《伤仲永》,告诉我们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一些人在学生时代学的专业知识和后来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在学生时代他有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的成绩,表现出了很好的才能,但是上班以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那一方面,更没有去发展、提高,天长日久,他那“才能”就成了过去式,自己或他人提起来的时候,也只是说“当年如何如”。


总观整首诗,它的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它主要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形式来展现,它们的语言表达了各自的生活态度。池子满足是当前的生活状态——知足、安逸;河流享受的是积极进取,永不停歇。


其实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这两类人的影子。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对的?相信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其实生活方式本身没有对错。不是有一句话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8156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8 second(s), 81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