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言情《在满是偏执狂的世界里奋发向上》,由网络作家“烦恼掉脑袋”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季修竹季曦瑶,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其实我在A公司就干了十个月不到我是2018年7月初入职的,那天学校在拍毕业照我在A公司做新媒体运营,那是个比较大的区块链公司,光设计部门就有56个设计师,不包含管理者,我们内容部门分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和公关三部分,第一天上班运营的同事叫我写公众号日常更新的文章,内容来源和排版要求,还有在几家媒体媒体更新文章的要求刚进来的新人,谁也不会一上来就给重要的工作,基本就是些复制粘贴的活儿,没什么技...
在满是偏执狂的世界里奋发向上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章节
其实我在A公司就干了十个月不到。我是2018年7月初入职的,那天学校在拍毕业照。我在A公司做新媒体运营,那是个比较大的区块链公司,光设计部门就有56个设计师,不包含管理者,我们内容部门分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和公关三部分,第一天上班运营的同事叫我写公众号日常更新的文章,内容来源和排版要求,还有在几家媒体媒体更新文章的要求。
刚进来的新人,谁也不会一上来就给重要的工作,基本就是些复制粘贴的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这也是考验新人的第一步,满足第一次上班的好奇心,但也要拿捏好分寸,以免做好这一件事,就觉得工作很容易了,不用学习了,停止进步。
初入职场,其实最忌讳的就是,你觉得自己可以了,工作也不过如此,那意味着你的职场生涯刚开始就要结束了,因为在后来的人生你会明白,刚进去就停止了生长是有多可怕,就好像你的智慧的最高峰是高考那两天,当然这是后话了。
刚接手新媒体运营工作,可能同事觉得我上手快,于是在第一周就开始让我独立写内容,那时候我身上还有一股劲,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劲儿,我就想做的好一点再好一点。
在工作之前,我对这个世界是懵懂无知的,平时看的最多的是哲学、小说和文学,至于时兴的玩意儿我是很落后的,也不看金融、科技新闻,这个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现实事情,仿佛与我无关,我的心里只有自己的情绪,和情情爱爱。
自尊心作祟,我开始狂“补课”,看很多书和视频,当时昌平线非常拥挤,但我不离手的是这样那样的和行业有关的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尔文德·纳拉亚南的《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唐塔普斯科特的《区块链革命:比特币底层技术如何改变货币、商业和世界》,这两本是我的工作启蒙书,前一本据朋友说是技术术语居多,若是没有技术知识的很难理解,但是说来奇怪,我却看的津津有味,这大概就是从小喜欢读书所积攒下来的对文字的敏感力吧,我猜是这样的,但又或者说,是作者写得好,把这晦涩难懂的内容写的易懂。
于是我在第二周就开始撰文写产品内容,然后将审核完的内容分发到各入驻的媒体平台,然后整理阅读数据,那时候我最喜欢看很多书和项目白皮书,EOS的白皮书是我写项目白皮书的样板,那时候白皮书、产品介绍多是英文,我的英文阅读能力就是在那时被“强迫”开启的。
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我很明显地看得到自己的进步,看着一篇接一篇的文章的产出,看着文章被用户和老板喜欢,看着自己越来越懂区块链技术。
朋友们还在职场徘徊迷茫惆怅的时候,我却顺心顺意,他们在怀念校园生活的时候,我已经能为之“通过能力赚钱养活自己”而开心。
我从一个“拖油瓶”变成了一个劳动力,这怎么能不值得叫好呢?
而且干着喜欢的工作,并且能得到报酬,这也太棒了吧。
2018年,排名靠前的是以期货为主的BitMEX、OKEX(现已更名为OKX)、火币Pro(现已更名为HTX)、币安网(现已更名为币安)、Upbit……,那时候币安还是个弟弟,只开通了现货,没有期货和法币通道,而OKEX和火币Pro现货、期货、法币都开了,占据市场大多数份额,我所在的公司,就是上了火币交易所的代币发射板块「Huobi Prime」,上币费、做市资金、公关费,听同事说交了好多钱。
那时候1CO已经进入后期了,打新远没有2017年那么火热,但交易所稳站食物链顶端,吃完项目方吃用户,全是暴利。
初次进这个行业的人,都会有一个抓手,比如我会写文章,设计师会做图,程序员会写代码,运营懂推特、电报、Discord社群运营规则,这样子哪怕你不懂是什么,但只要一上手干活很快就会了,由此可见,在职场中人和人的区别不在于天资,在于“做到”和“坚持做”。
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是初入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转换阶段,此时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人生观,还有你拥有什么样的领导和同事,他们会潜移默化影响你什么,人的社会礼仪也在这时候开始形成。
我的领导是两个比我年长几岁的姐姐,M姐很可爱是个段子手,爆款文案张口就来,还是个设计师会做图,Q姐性格和我有点像,很聪明,干净利落,两个人对行业不是很了解,但胜在情商高。
有时候写文章会懈怠,M姐会发消息说,“好好抓住机会,接触媒介或者媒体学习沟通交流对接,于你都是好的经验,并且媒介资源都可以沉淀成你自己的资源,你做这一行要尝试丰富自己的竞争力。”虽然M姐是为了督促我写文章更好的完成工作,但这话一出,“你能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而不是“我要你做这件事”。后来我在职场中遇到很多老板领导,鲜有像她“说话这么好听”的,当然在职场中也不是非要说了好话才能做事情,但作为一个leader,如何让手下的人心甘情愿做好事情,这是管理的艺术,而她只比我长几岁而已,却深谙此理。
有人是上班,有人是被班上了,离开公司以后除了每个月的薪水,走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模一样,两手空空,脑子空空。
在A公司的经历总结下来就是,不是在写东西就是在写东西的路上,那段时间的好学程度堪比高考前的我,写东西常常被M姐教育,她会说逻辑不通,会说这段放在这里不合适,这个技术的内容你找CTO核对下,不要发出来被专业的人找到“常识性的错误”,配图要跟设计师对好需求,需要什么元素,文案要简单明了等等。小说《在满是偏执狂的世界里奋发向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