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叫做《在心痛的路口有谁的身影》是“爱吃孜然玉米粒的青影”的小说。内容精选:赵振没敢上前打断,但是跟了一段,后来两个人进到了一间自习室里,赵振本想闯进去问个究竟,但是终究理智占了上风,他离开了。强烈的占有欲冲昏了赵振的头脑,他没有心思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似乎因强烈的刺激,情感已经被压抑了起来,所以反而他显得异常平静。可是慢慢地随着情感的外泄,赵振有一种无助的感觉,他甚至独独地...
在心痛的路口有谁的身影精彩章节
后来赵振重新回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学习,当室友们一起去自习室的时候,他也随着他们一起去,这样虽然还不能返回到他最初的最佳的学习状态,但是最起码整个人精神多了。一起和室友们玩一玩,吃吃闹闹,听着他们讲身边或者过去有趣的故事,尽管大多数时候自己掺不上言,但是作为一个旁听者也有其中的乐趣。
偶尔赵振也会自己一个人在校园里走一走,沿着那些过去熟悉的地方,湖面,弯桥,操场,这会让他的心情舒畅些,偶尔还会走到校外,看看其他的风景,尽管校园不处在闹市区,但是相比较的优势而言就是自然风景更加的美丽,赵振有些时候沉醉于其中,溜达累了就在路边的台阶位置休息一会儿,感受着周围的空气、氛围,有时一待就是一下午。
勤工俭学的事自那以后赵振也没有精力干了,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跟不上,毕竟之前因为感情的事情受了挺大的伤害。如今到了假期,他基本上就是回到乡下的老家,帮着父母或者邻里乡亲干些农活,也不累,还挺充实的,提着锄头或者镰刀,他觉得这比勤工俭学轻巧,因为不需要与人打交道了。
父母也鼓励他这样做,毕竟上大学的钱有一大部分是从邻里乡亲那里凑得,对于父母而言,赵振只要学习好就足够了,至于他能不能勤工俭学,能不能赚到钱,都不那么重要。或许这些还都是以后的事情。
几个学期就是这么过去的,要说赵振把李婷婷完全忘了那也是不可能的,可是关系也慢慢地变淡了。
说起乡下,也不得不提一下那些没考上大学的人,他们各自分了好几批,有复读的,也有去城里打工的,也有留下乡下务农的,其中有一个姑娘名字叫做李溪,她学习一般,最终就留在乡下务农了,她和赵振本是同一届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里,但是不是一个班的,说起赵振和李溪的渊源还是比较深的,因为他们俩是初中同学。
作为同学,关系自然比进入到社会后交到的朋友更近,其实在初中相比较李溪对待赵振的感情,赵振对待李溪的感情要更近一些。那时候,是在学生的青春期阶段,每一个人对待异性都有一种懵懂的感觉,同学们之间流传的交流内容也不离谁和谁如何如何了,这种消息不论真假,都成为同学们一个觉得有趣的话题。自然在同学们之间就流传了一种说法,说赵振对李溪有特殊的感情。那个时候是初中,女生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好,李溪的成绩在班级也属于前几名。这种说法的真实度还是很高的,因为赵振那个时候对李溪的的确确有一些仰慕的感觉。但是到了高中之后,由于联系的少了,慢慢地感情也就变得淡了。
赵振和李溪还在一起是过同桌呢,尽管那个时候他们俩的感情没有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各自心底都埋藏了一份期许。如今大家都已经各奔东西,但是曾经在心底的最初的那份纯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消散的,如今世事却反了过来,身处乡下的李溪对远离家乡的赵振感情更深一些了。
偶尔在假期的时候,隔着远远的他看见在田地里劳作的赵振,有时眼神是呆呆的,似乎看得入了迷,有时眼神甚至会放出光来,好像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可是赵振却没把这些注意到眼里。
李溪的家庭也不富裕,父母亲也是起早贪黑靠着在田间劳作维持生活,当初高考之后李溪本想着复读,但是一方面一次的挫败已经让她失去一些信心,另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也成了她的一个拦路者,所以到最后李溪没能复读成功,只能留在了乡下务农,可是她的心里还是对大城市有向往的,她也不想一辈子窝在这个地方终老。
另一方面,在学校里赵振和李婷婷还是偶尔能见上面,但是已经很少哪怕互相看上一眼了,即使从身边路过,也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而如今赵振的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了,他甚至有了考研究生的念头,遗憾的是班级里有几个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名额,赵振没有赶上。日子这样一天天地过。
忽然有一天,李婷婷竟然联系到了赵振,说自己身上受伤了,很难受,要他负责。赵振有些懵,说我都多长时间没和她有过接触了,怎么突然要我负责她的伤势呢,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这一次赵振也算是学聪明了,没有回复李婷婷给他的消息,就当是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干着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但是说一点没受到影响那是假的,在倒数第二个学期是选择考研究生还是工作的时候,赵振有些犹豫了,尽管复习了半年多,但是自己学到什么程度心里还是有数的,最后在艰难的选择下,赵振选择了找工作,放弃了考研究生。对他一个曾经学习还不错的人来讲这是一个挺大的转折。
之后,李婷婷再也没联系过赵振,甚至在学校里都很少能互相见到面了。赵振最后的毕业成绩不错,也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大城市,可是一直令赵振诧异的是李婷婷身上的伤究竟是怎么弄的,至今他都不知道。
毕业后最大的遗憾不是同学们的分离,而是没能竭尽所能地把这个大学四年光阴好好度过。赵振觉得自己的遗憾少一些,毕竟经历过一次感情,至于结果怎样他也不在乎了。
其实这几年乡下的父母也不容易,为了还向邻里乡亲借的钱,没少往外地跑,毕竟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更多,赚得也更多一些,在不农忙的时候,父母两个人就跑到外地打工,这几年的确攒下一些钱,但是有赚也有花,赵振上大学这四年,不间断地需要钱,生活费学费等,所以有一个优先级,先是供应给赵振花,然后攒下的钱才能去还债,还好邻里乡亲们的关系都比较熟,也知道赵振家不富裕,所以都没有收取利息。但是这几年折腾下来钱还是没有还清。还欠有一部分。
赵振的父亲为此都长了不少白头发,愁的不是钱何时能还清,还不清就多还几年呗,愁的是自己还能够折腾几年。等折腾不动了,还有外债的话,生活可就更苦了。所以常常的赵振往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的时候,父亲都常对赵振说别担心家里,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其实家里的生活并不好过。
赵振的父母也去学校看望过几次赵振,是在大三的时候,那个时候专业课多,课业重,而赵振每天也有点丢了魂一样,总是觉得集中不了精力,父母就去学校看望了他,还带着他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起初赵振有些抗拒,不想去,但最后还是拗不过父母去了,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劳累了,多多休息就好了,另一方面也好在看得及时,要是再拖延拖延的话,恐怕会更严重。
后来赵振的父母还有几次想到学校看望赵振,但都被赵振给拦下来了,他说自己没什么事,挺好的,父母见他这么说也就没再说什么,也就没来。
其实赵振对父母的感情是比较深的,他不想让父母来,也是不想要他们折腾,毕竟年纪也慢慢大了。毕业的那一年赵振不知道为什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有些人是临到最后越紧张,或许是因为赵振把一切该经历的挫折都经历过了,可以坦然面对未来了,更加地从容了,所以才如此放松的吧。
那一年毕业拍照的时候,宿舍集体拍了一张,班级集体拍了一张,整个专业也整体拍了一张。至今赵振还留着,可是却很少再拿出来看过。
如今赵振找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有点累,但是赚得不少,赵振平时很节省,除了吃饭他很少花钱,几乎不在不该花钱的地方花钱,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癖好,攒下的钱他大多数都邮回家去了,他知道家里还欠有外债呢,自己如今也长大了,能够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其实对于赵振而言他并没有对未来很清晰地规划,只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了就学习,因为是在学校里学习最主要,到了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去工作了,那么自己也去找一份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别给家里人增加负担,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也不会犯什么错,没有错误的人生就像是一条可以看见未来的道路,重复着,日复一日着。小说《在心痛的路口有谁的身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