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说随便的人一般不随便(常说随便)

发布日期:2024-12-22 11:39:22     作者:怪我想太多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cdp430583.html     违规举报

在咨询中,时不时会有来访者问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喜欢说随便的人一般不随便?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喜欢说随便的人一般不随便

在咨询中,时不时会有来访者问我:

“老师,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好奇为何这样问时,Ta通常会露出一副迷茫的神情:

“因为我真的不晓得,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现实中,不知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困惑?

跟其他人相处一段时间,我们大概能知晓对方的性格脾气;

但跟自己相处了那么久,却始终不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今天借此机会,我想科普一个小技巧:

透过口头禅,认识自己。

01“随便”

中午吃什么?随便!

那吃炒饭吧?不行,太油啦!

那吃火锅?不行,会上火。

那你想吃什么?随便!

……

生活中,有一类人,Ta从不对他人提需求,也不对事物做决定。

当别人咨询Ta意见,或向Ta发出邀约/拒绝时,

Ta的回应通常只有一种:随便。

听起来,Ta好像很随和,对什么都无所谓,没有要求。

但实际上又并不随便。

Ta心中其实有个答案,但又不直接说出来,就一贯享受对方提建议,然后自己否决掉。

在关系互动中,这样的回应方式却时常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疏离感:

Ta到底想要什么?

没有人知道答案。

而如果,你也是一个常常说“随便”的人,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需求常常不经意被压制。

它多半来源于以下2种家庭氛围:

① 父母非常强势,全盘操控。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受到的约束非常多,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门都没有!

你敢不听我的话?

后果很严重!

为了规避责罚,孩子只能不断压抑自己的需求,并放弃选择的权利。

② 父母情感忽视,区别对待。

在这样的家庭里,经常存在“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

姐姐长高了可以买新衣服;

妹妹你穿姐姐的旧衣服,别浪费。

哥哥们可以优先选择礼物;

妹妹你是女孩子,最后再轮到你。

长此以往,在不被偏爱的孩子身上,一颗自卑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Ta不再索取,也不再表达需求,因为Ta发自内心认为:我不重要。

在生活中,那些经常说随便的人——

其实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不敢表达需求,亦或不懂表达需求。

02

“不对”

你看起来很开心。

不对!我没有。

事情就是这样。

不对!不是这样的。

……

生活中,有一类人,一说话就容易先否定别人。

无论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正确与否,

Ta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否定/否认。

甚至有时候,别人讲的跟Ta讲的是同一个意思,也依然如此。

你看起来有点疲惫。

不对!我只是有点累。

在关系互动中,这种惯性否定的回应方式,时常给人一种被推开的感觉。

双方始终无法站在同一角度去探讨问题。

而如果,你也是一个习惯性否认的人,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缺少被他人认同/认同他人的经历。

它多半来源于以下2种家庭氛围:

① 父母长期否定,从不认可。

你说的不对;

你做的不对;

你完全做错啦……

长期被否定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挫败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这是一种很糟糕、很羞耻的感觉。

为了回避这种感觉,Ta可能会发展出一种「转移」的防御机制。

在关系中,通过否定/否认他人,去转移自己的挫败感和羞耻感。

② 父母自体虚弱,内心封闭。

这样的家庭,通常思想闭塞,对外界充满敌意。

仿佛全世界只有自己是好人,其余的,都是坏人。

一旦认同对方,就像是靠近了敌人,会让自己受到剥削、伤害。

也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层层否定,将他人推开。

不要让人来家里玩,省得丢东西;

不要听信外人的话,省得被欺骗……

长此以往,这份自我的虚弱,以及对外界的敌意也会传达给孩子。

在生活中,那些经常说不对的人——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正确,而是害怕一旦同意别人的观点,自己就会被否定、被控制,甚至失去自我。

03

“你先听我说”

我觉得吧……

等等,你先听我说!

我认为……

等一下,你先听我说!

……

生活中,有一类人,总是喜欢打断别人的话。

无论别人说得有理无理、有用没用,Ta统统听不进去。

常常别人话说到一半,Ta一句“你先听我说”便扼杀了对方的后半句话。

在关系互动中,这种惯性打断的沟通方式,时常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仿佛你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掌控者,而我则完全被动,得不到基本的尊重。

双方始终无法以平等的姿态去沟通、探讨问题。

而如果,你也是一个常常习惯性打断别人说话的人,可能这是一种家庭关系的重复。

它多半来源于以下2种家庭氛围:

① 父母过度压制。

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通常非常固执、严厉。

当孩子尝试发出不同声音时,他们常常会通过训斥、讲道理让孩子妥协。

忌惮于父母的权威,孩子会选择认同、顺从。

但在“被说服”的过程中,孩子会产生一种感觉:

越强势,越可以驯服「弱者」。

于是在关系中,Ta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以一副权威的姿态,去强势说服对方。

② 父母过度纵容。

这样的家庭,父母通常比较虚弱,缺乏原则与底线。

面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从不拒绝。

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逐渐成为家庭的中心,不受规则的束缚。

于是日后在关系中,Ta也会继续重复这种模式:以自我为中心,不去尊重、聆听他人的声音。

在生活中,那些经常抢夺话语权的人——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自信,而是因为他们习惯在不平等关系中,争夺掌控权。

04

“算了吧”

太过分了,他怎么可以这样对你?

算了吧。

走,我们一起找他算账。

算了吧。

……

生活中,有一类人,无论遭受什么样的委屈与不公对待,Ta从不反抗。

一句“算了吧”,包含了无奈,包含了不信任,包含了消极处理的态度。

在关系互动中,当别人正在尝试为Ta争取权益,或为事情的结果作出努力时,

Ta的一句“算了吧”,就像一盆冷水将别人的热情给浇灭了。

而如果,你也常常说“算了吧”,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无力与无奈。

它多半来源于以下2种家庭氛围:

① 父母底线模糊。

在这样的家庭里,常常奉承“以和为贵”的思想。

孩子被外人欺负了、占便宜了,父母多半会说:

“我们要做一个大度的人,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长此以往,孩子开始习惯性地否定和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渐渐把这种「不计较的态度」当作骄傲。

② 父母过度入侵。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本该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爱的滋养,获得安全感。

但无奈父母自身太过虚弱、心理失调,常常有意无意给孩子制造伤害。

一旦孩子尝试表达受伤的感觉时,父母很有可能会陷入失控:

“我辛辛苦苦将你养大,你居然反过来指责我,真是忘恩负义。”

这时孩子还能说些什么呢?

唉,算了吧!

长此以往,这种消极的处理态度会泛化到各种关系中,形成惯性。

在生活中,那些经常说“算了吧”的人——

Ta未必真的没有受伤,而是因为Ta们过去受过太多伤,痛得丧失了反抗的底气。

05

“不信咱打赌”

看来老大心情不错,下午提加薪一定没问题,不信咱打赌!

别看这个小鲜肉这么火,到明年肯定会衰落,不信咱打赌!

……

生活中,有一类人,无论发表什么观点,Ta的落脚永远都是:

不信咱打赌。

类似的口头禅还有:真的不骗你!我发誓!骗你是小狗……

在关系互动中,这样的沟通方式,时常给人一种被迫承受的感觉。

按理说,是否相信Ta的话,是我们的自主选择;

但此话一出,却变成了:我不得不相信Ta的话。

而如果,你也常常用这种方式去强化别人的信任,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说话常常不被接纳。

它多半来源于以下2种家庭氛围:

① 不被父母重视。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几乎是没有存在感的。

即便孩子主动分享、沟通,父母多半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状态。

于是为了唤起父母注意,孩子不得不用夸张的口吻和语调,去强调一件日常事件。

当Ta无奈地喊出“不信咱打赌”的时候,Ta并非真的想跟你打赌,而是想提醒你:

请认真听我说。

② 不被父母信任。

在这样的家庭里,大人是绝对的权威,孩子常常不被当回事。

每当孩子尝试发表一些观点,或分享一些新鲜故事时,

父母的惯性反应通常都是:

你懂什么?别胡说八道了……

于是为了对抗大人的质疑,孩子不得不愤怒地强调自己没有胡说八道。

Ta并非真的想跟你打赌,而是想提醒你:

请相信我的话。

在生活中,那些经常打赌的人——

Ta未必真的好赌,但这种惯性说法时常会左右他做出夸张的决策和举动,加剧别人的怀疑。

写在最后

日常生活中,口头禅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制造焦虑,更不是为了苛责原生家庭,制造分裂,而是想带领着大家一起去看看:

口头禅如何反应一个人的人际互动?口头禅背后更深层次的需求是什么?

而如果,你也常常习惯性地使用某一种/某几种口头禅,试着透过它去觉察、探索:

它从何而来?

它意味着什么?

我何以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无论是回顾过去的原生家庭,还是经营现在的人际关系,都请记得保持自我觉察。

敏锐的自我觉察,将会逐渐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清自己,更笃定地挣脱原生家庭羁绊,以及更自如地经营各种关系。

而我们的整个人生,也会由此变得通透、自由且从容。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cdp43058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