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教育思想的启迪(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发布日期:2025-01-22 02:42:27     作者:增长泪滴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cot346167.html     违规举报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朱熹教育思想的启迪?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朱熹教育思想的启迪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朱熹说:“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朱熹所说的“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此他说得十分明确:“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又说:“三纲五常,礼之本也。”他所说的“人欲”,则是指“心”的毛病,是为“嗜欲所迷”的心。比如,饮食“要求美味",穿着“必欲精细”,言行则“非礼而视听言动”,等等。因此,要实现道德教育“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立志

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直是无著力处”。他指出当时有的人悠悠然,“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有的人“贪利渌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也是因为“志不立之病”。所以,朱熹要人立志即是要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

(二)居敬

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朱熹说的“居敬”,不是主静,也不同于佛家闭目合十,“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的“坐禅”,而是指专心致志,谨慎认真的意思。他说:“敬不是万虑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尔。”又说:“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在朱熹看来,只要坚持“居敬”的修养功夫,就能做到“明天理、灭人欲”。“敬则天理常明,自然人欲惩窒消治。”“人能存得敬,则吾心湛然,天理粲然。”具体来说,朱熹认为“居敬”的修养功夫,要求从两方面努力:“内无妄思”,即自觉抑制人欲的诱惑,自觉执守封建伦理道德;“外无妄动”,即在服饰动作、言语态度等外貌方面,“整齐严肃”,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三)存养

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功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学者为学,未问真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则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可见,朱熹“存养”的思想,是从理学的角度对孟轲“存其心,养其性”和“求放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他十分赞赏孔丘的学生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这是“得为学之本”,是抓住了道德修养的根本。朱熹认为,在两种情况之下,应该加强“省察”。一是“省察于将发之际”,即在不良念头刚刚露头时,就应进行反省和检查。将其消灭在“始萌”之中;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即在不良言行已经暴露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纠正,不让其继续滋长。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五)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反对知而不行,认为这“与不学无异”。同时,他又反对不知而行,以及知之不深而行,指出“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穷理不深,则安知所行之可否哉?”而且他还认为,“行”有检验“知”的作用。“欲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由此可见,朱熹把“知”看作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和检验标准,强调身体力行,反对言行脱节。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cot34616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