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整理题型(备考2023一轮文言文复习)

发布日期:2024-12-31 01:18:15     作者:悢莪痴杺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dpe313967.html     违规举报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整理题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整理题型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答案】

(1)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

(2)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善”,形容词,好;“其”,副词,表命令语气,还是;“弭口”,住口。

(2)“绝”,动词,断绝;“乃”,副词,才;“广从”,纵横。

参考译文:

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会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从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攻打秦国。

单音节实词翻译:

①根据语境适当猜测。

②根据字形适当猜测。

③联系教材中的句子翻译。

④联系相关成语翻译。

⑤根据对称结构翻译。

易错点【01】不能直译。

翻译句子一般要直译,作答句子中的字和现代汉语的词语对应,不要漏掉关键的词语。

易错点【02】实词翻译不准。

平时注意积累,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取恰当的义项。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乃以景丹、寇恂、耿龛、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2)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答案】

(1)派那儒生拿着文书拜访彭宠,让他把听到的消息详细地告诉彭宠。

(2)想不到两郡真的为我而来!我正要与各位共同建立功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赍”,拿东西给人;“谐”,拜访;“所闻”,听到的消息。

(2)“何意”,想不到;“良”,真的,的确;“方”,正要。

参考译文: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也劝彭宠归附刘秀,彭宠同意。可是,郡府的下属官员都愿归附王郎,彭宠不能决定。吴汉到城外巡察,遇到一位儒生,请来一块进餐,询问他听到的消息。儒生说:“大司马刘秀,受到他所经过的郡县的官民的称赞,而在邯郸举起尊贵称号的人,实际上不是刘氏子弟。”吴汉非常高兴,立即伪造了一份刘秀征召渔阳郡的文告,派那儒生拿着文书拜访彭宠,让他把听到的消息详细地告诉彭宠。恰好寇恂到达,彭宠于是派出步骑兵三千人,命吴汉代理长史,与盖延、王梁共同率领部队,南下进攻蓟县,杀死王郎大将赵闵。……刘秀亲自登上西城楼,统率军队,询问来意;耿龛就在城下拜见,刘秀立即请他进城,耿龛详细说明了发兵的情形。刘秀于是把景丹等将领全部请到城中,笑着说:“邯郸将领屡次说我们征召了渔阳、上谷部队,我姑且应付说‘我也征召了渔阳、上谷部队’,想不到两郡真的为我而来!我正要与各位共同建立功名。”于是把景丹、寇恂、耿龛、盖延、吴汉、王梁都封为偏将军,让他们回去统领自己的部队,擢升耿况、彭宠为大将军;把耿况、彭宠、景丹、盖延四人全部封为列候。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潜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列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潜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答案】

(1)太祖笑道:“说得对,你没有欺骗我。”太祖暗中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好坏),宋濂只是列举表现优良的大臣。

(2)太祖将廷臣全部召来责问,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如果没有(若不是)景濂,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上书言事的人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得分点为:“卿不朕欺”,宾语前置;“潜”,暗中;“臧否”,善恶。

第(2)句得分点为:“微”,如果没有;“误罪”,错误地加罪;“言者”,上书言事的人。

参考译文:

宋濂性情诚实谨慎,从不攻击他人过失。宋濂曾经与客人一起饮酒,皇帝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全部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皇帝询问原因,他回答说:“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这时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万余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可以重责他。”不久皇帝看过茹太素的奏章,发现有值得采纳的内容后。就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就会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即位初,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八月,选诸道兵入补禁卫。先是,帝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者升为上军。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复立更戍法,分遣禁旅守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佚。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

(2)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答案】

(1)有的趁他们死亡,有的趁官职调动或者退休,有的趁兼职远地,都用文臣替代他们。

(2)从此将领不能有其专属军队,而兵也不至于骄傲懈怠,这都是赵普的谋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因”,趁机;“卒”,死亡;“致仕”,退休。

(2)“专”,专属;“骄”,骄傲;“皆赵普之谋也”,判断句,这都是赵普的谋略。

参考译文:

太祖刚即位之时,异姓之王及有相印的不下数十人。到此时,采用赵普的计谋,逐渐削夺他们的权力,有的趁他们死亡,有的趁官职调动或者退休,有的趁兼职远地,都用文臣替代他们。……八月,调选各道的士兵入补皇宫护卫部队。之前,皇帝曾下诏殿前,侍卫两司,都检阅他们所掌控的部队,挑选其中骁勇的提升为上军。到这时候,又命各州长选择本道骁勇的士兵送到都城,来增补皇宫禁军的空缺。又挑选强的士兵作为“兵样”,分送到各道,招募人员来教习演练,等练到符合标准,就又送到京城。又设立更戍法,分批派遣禁军守边境城市,让他们在各地往来,以便士兵习于勤苦、劳逸均等。从此将领不能有其专军队,而士兵也不至于骄傲懈怠,这都是赵普的谋略。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②大讷抱案诣,历指其奸。守怒,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

【答案】

①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任峻在)声威方面超过王涣,但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②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岁”,年;“狱”,案件;“过”,超过;“威风猛于涣”,状语后置句;“及”,比得上。

(2)“积”,长期;“患”,祸患;“悉”,全。

参考译文:

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用法律严格地纠察所属郡县,声名大震。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县令勃海人任峻为洛阳令。任峻选拔文武官员,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任峻在)声威方面超过王涣,但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煜初名从嘉,聪悟好学,善属文,工书画,明音律。唐主酷信浮屠法,出禁中金钱,募人为僧。时都下僧及万人,皆仰给县官。僧有罪,命礼佛而释之。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唐主信重,谓之“一佛出世”,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帝许之。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密陈:“宋前已灭蜀,今又取岭南,道远师疲。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江南主不听。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

(2)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

【答案】

(1)皇帝听说南唐主受佛教迷惑,就挑选能言善辩的年轻人,向南渡过长江去拜见南唐主,谈论有关性命的学说。

(2)希望借给我几万兵,从寿春直接渡过长江,收复长江北岸原来的土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惑”,受迷惑;“口辩”,能言善辩;“少年有口辩者”,定语后置,能言善辩的年轻人;“论”,谈论。

(2)“假”,借;“径渡”,直接渡过;“复”,收复。

参考译文:

李煜本名李从嘉,聪悟好学,善于写文章,精通音律。唐主酷爱佛法,拿出朝廷的钱招募僧人,当时都城里面僧人达到了万人,都仰仗官府供养。僧人犯了罪唐主都依照佛理赦免了。皇帝听说南唐主受佛教迷惑,就挑选能言善辩的年轻人,向南渡过长江去拜见南唐主,谈论有关性命的学说。唐主的信念很强,认为是“一佛出世”,从此不再有治理国家守卫边疆的愿望。等到南汉灭亡,李煜非常害怕,就上表请求废掉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太祖答应了。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秘密陈奏:“宋之前已经灭了蜀国,现在又攻取了岭南,路途远军队疲劳。希望借给我几万兵,从寿春直接渡过长江,收复长江北岸原来的土地。”江南主不听。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诏刘仁轨将兵镇百济,召孙仁师、刘仁愿还。百济兵火之余,比屋凋残,僵尸满野,仁轨始命瘗骸骨,籍户口,赈贫乏,养孤老,课耕桑。而后理村聚,署官长,通道途,立桥梁,补堤堰,复陂塘,立唐社稷,颁正朔及庙讳。百济大悦,阖境各安其业。然后修屯田,储糗粮,训士卒,以图高丽。刘仁愿至京师,上问之曰:“卿在海东,前后奏事,皆舍机宜,复有文理。卿本武人,何能如是?”仁愿曰:“此皆刘仁轨所为,非臣所及也。”上悦,加仁轨六阶,正除带方州刺史,为筑第长安,厚赐其妻子,遣使赍玺书劳勉之。初,刘仁轨坐督海运覆船,以白衣从军自效。上官仪曰:“仁轨遭黜削而能尽忠,仁愿秉节制而能推贤,皆可谓君子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一,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轨始命瘗骸骨,籍户口,赈贫乏,养孤老,课耕桑。

(2)仁轨遭黜削而能尽忠,仁愿秉节制而能推贤,皆可谓君子矣!

【答案】

(1)刘仁轨一开始就命令掩埋骸骨,登记户口,赈济贫穷的人,赡养孤独无依的老人,督促百姓种田养蚕。

(2)刘仁轨被撤职后却能为朝廷尽忠,刘仁愿掌握指挥权却能推荐有才德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题得分点:瘗,掩埋;籍,登记;赈,赈济;课,督促。

第(2)题得分点:黜削,撤职;秉,掌握;节制,指挥权;推,推荐。

参考译文:

唐高宗命令刘仁轨领兵镇守百济,召孙仁师、刘仁愿回朝百济经战争之后,家家凋敝残破,尸横遍野,刘仁轨一开始就命令掩埋骸骨,登记户口,赈济贫穷的人赡养孤独无依的老人,督促百姓种田养蚕。然后治理村落,任命官长,修通道路,架设桥梁,修补堤堰,恢复陂塘,建立唐朝的土、谷神坛,颁布唐朝历法和已故皇帝名讳。百济百姓很高兴,全境各安其业。然后又治理屯田,储备粮食,训练士卒,准备进取高丽。刘仁愿回到京师长安,唐高宗问他:“你在海东,前后上奏事情,都合时宜,又有文采条理。你本是武人,为什么能够这样?”刘仁愿说:“这都是刘仁轨所做的,不是我所能办到的。”唐高宗听了很高兴,给刘仁轨晋升六级官阶,正式任命为带方州刺史,为他在长安建筑住宅,给他的妻子儿女优厚的赏赐,派使者带着用天子玺印封记的文书前去慰劳勉励他。当初,刘仁轨因监督海运时船只倾覆被免官,就以平民的身份从军效力。上官仪说:“刘仁轨被撤职后却能为朝廷尽忠,刘仁愿掌握指挥权却能推荐有才德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年,入为南院枢密使。帝方眷倚,参知政事吴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拜俭左丞相,封韩王。帝不豫,受遗诏辅立太子,是为兴宗。赐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徙王陈。重熙五年,帝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䌷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

(节选自《辽史·张俭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方眷倚,参知政事吴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

(2)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

【答案】

(1)皇上正宠爱倚重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和睦,皇上发怒,让吴叔达离开京城担任康州刺史。

(2)皇上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内府物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出来,因此更加受到嘉许重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方”,正当;“眷倚”,宠爱倚重;“能”,和睦;“出”,使……出。

第二句中,“恣”,任意;“布三端”,定语后置,“三端布”;“端”,匹;“见”,被;“奖重”,嘉许重用。

参考译文:

六年,入京任南院枢密使。皇上正宠爱倚重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和睦,皇上发怒,让吴叔达离开京城担任康州刺史,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皇上病重,后来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这便是兴宗。(兴宗)赐张俭为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者德功臣,拜为太师、中书令,又加封尚父,改封为陈王。重熙五年,兴宗皇上亲临礼部贡院以及亲自考试进士,都是张俭提议的。进见时皇上不直呼其名、并且赐诗加以褒奖赞美。张俭只穿粗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济亲朋旧友。……皇上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内府物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出来,因此更加受到嘉许重用。张俭有五个弟弟,皇上想一并赐给他们进士及第出身,张俭坚决推辞。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时山陵未毕,而中官郭镛请选妃以广储。谢迁力言不可,文升主之。御史以纠仪下狱,文升谓“即位之初,不宜辄罪言官”。于是得释,时论伟之。……先是,大学士万安、尹直既劾罢,吉附阿科道,建言当超迁,待以不次之位。升遂上疏言:“应天之实,以人才为先,人才以辅臣为先。初科道以万安、刘吉、尹直为言,安与直以次罢遣,惟吉独存,遂建言超迁科道。自是无复肯言,而群臣靡然附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2)安与直以次罢遣,惟吉独存,遂建言超迁科道。

【答案】

(1)马文升声色俱厉地斥责说:“新天子应当知道耕种和收获(农事劳动)的辛苦,怎么能够用这种靡靡之音来扰乱圣听(皇帝的心思)呢!”

(2)万安和尹直先后被罢官,唯独刘吉得以留任,于是他提出对科道官员可以越级升迁的建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稼穑”,耕种和收获,指农事活动;“渎乱”,扰乱;“宸聪”,皇帝的心思。

(2)“次”,先后顺序;“建言”,提出……的建议;“超迁”,越级升迁。

参考译文:

二月,皇帝亲自耕种籍田已毕,宴饷群臣,教坊进献杂技,在表演中有时竟说出一些轻慢污秽的语言。马文升声色俱厉地斥责说:“新天子应当知道耕种和收获(农事劳动)的辛苦,怎么能够用这种靡靡之音来扰乱圣听(皇帝的心思)呢!”当即把教工、乐伎辞退而去。这时,为宪宗皇帝(朱见深)修造的坟墓尚未完工,而中官郭镛提请选妃,以广后宫。谢迁极力陈述不可这么做的道理,马文升也坚决支持他。御史以违犯仪礼论,要求把郭镛下狱治罪,马文升认为“皇帝刚刚即位,不应该动不动就治罪言官(即谏议官员)”。于是,郭镛才免于被治罪,朝臣们议论此事时,都很推崇马文升,认为他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以前,大学士万安、尹直被弹劾罢官之后,刘吉便阿附科道,他提出科道官员可以超迁,不必按着官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升。张升上疏说:“所谓上应天命,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以选拔人才为先,而选拔人才又以选拔宰辅大臣为最先。当初,科道群臣都纷纷递交奏章,弹劾万安、刘吉、尹直,万安和尹直先后被罢官,唯独刘吉得以留任,于是他提出对科道官员可以越级升迁的建议。从刘吉提出此议之后,科道再无人弹劾刘吉了,而且群臣不分是非,全都同声附和他。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2)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答案】

(1)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国。

(2)所以作为一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怜”,哀怜,同情;“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亲人;“直”,尊重。

(2)“人主”,一国的君主;“广”,扩张;“所以”,……的原因。

参考译文:

周赧王延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准备回到楚国。结果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从小路逃到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他。楚怀王又准备逃往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又被捉住送回秦国。周赧王延十九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国。

臣司马光说:秦国太霸道无理了,不仅害死楚怀王,还威逼其子楚襄王;楚国太软弱无能,也太不争气了,忍受杀父之仇,又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呜呼!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如果能任用贤能的大臣,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作为一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燕太宰慕容恪将兵五万,冠军将军皇甫真将兵万人,共讨之。燕兵至野王,护婴城自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急攻之,以省大费。恪曰:“老贼经变多矣,观其守备,未易猝攻,顷攻黎阳,多杀精锐,卒不能拔,自取困辱,护内无蓄积,外无救援,我深沟高垒,坐而守之,休兵养士,离间其党,于我不劳而贼势日蹙,不过十旬,取之必矣。何为多杀士卒以求旦夕之功乎?”乃筑长围守之。……秋七月,护食尽,果夜悉精锐趋真所部,突围,不得出。太宰恪引兵击之,护众死伤殆尽,弃妻子奔荥阳。恪存抚降民,给其廪食,徙将帅于邺,自余各随所乐。以护参军广平梁琛为中书著作郎。冬十月,吕护复叛,奔燕,燕人赦之,以为广州刺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桓温伐燕》)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我不劳而贼势日蹙,不过十旬,取之必矣。

(2)恪存抚降民,给其廪食,徙将帅于邺,自余各随所乐。

【答案】

(1)对我军来说毫不费力而敌人的形势却日益危急,不超过百天,攻取他是一定的(一定能够攻取他),

(2)慕容恪安抚归降的百姓,供应给他们积蓄的粮食(把积蓄的粮食供应给他们),把将帅都迁徙到邺城,其余的人则随他们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蹙”,急迫,紧迫;“旬”,十日为一旬;“取”,攻取。

(2)“存抚”,安抚,慰抚;“给”,供应;“廪食”,仓储的粮食,指公家供给的粮食;“所乐”,愿意去的地方,乐意去的地方。

参考译文:

三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率领五万精兵,冠军将军皇甫真率领一万精兵,共同讨伐吕护。前燕的军队抵达野王,吕护环城据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求猛攻吕护,以便节省庞大的损耗。慕容恪说;“吕护老贼经历过的变故很多,观察他的守卫情形,不容易发动急攻。之前攻打黎阳,就已经牺牲了许多精锐士卒,最终还是没有攻下该城,反而自取困窘和耻辱,吕护城内没有粮食积蓄,城外没有救援,我军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坐在这里围困他,休整军队保养士兵,离间吕护的党羽,对我军来说毫不费力而敌人的形势却日益危急,不超过百天,攻取他是一定的(一定能够攻取他)。为什么要牺牲士卒来获取眼前的成功呢?”于是筑起了长长的土围子围困吕护。……升平五年秋季七月,吕护的粮食吃完了,果然趁夜色率领全部精锐的士卒直扑皇甫真的军队进行突围,但没有成功。太宰慕容恪率兵进攻,吕护的军队死伤殆尽,于是抛下自己的妻子儿女逃奔荥阳。慕容恪安抚归降的百姓,供应给他们积蓄的粮食(把积蓄的粮食供应给他们),把将帅都迁徙到邺城,其余的人则随他们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去。任命吕护的参军广平人梁琛为中书著作郎。冬季十月,吕护再次叛乱,投奔燕国,燕人赦免了他,让他担任了广州刺史。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dpe31396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4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