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棋王对决(剥玉米考听力下象棋)

发布日期:2024-12-22 10:56:15     作者:乖吥哭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gkl178135.html     违规举报


文丨卿心君悦

这是近年来我见过的,最有创意的接亲仪式之一。

在贵州的一个接亲现场,当新郎带着众伴郎信心满满地去接新娘的时候,本来伴郎团已经为“拦门酒”的环节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怎知,拦门酒没见到,却看到了一堆玉米摆在新娘家的门前。


原来,新娘与伴娘们考虑到喝酒容易耽误婚礼的进程,便突发奇想将拦门酒换成了剥玉米,看着十几个大汉每人抱着一筐玉米,剥得热火朝天的样子,着实让人忍俊不禁,真是绝了。

这样的创意接亲环节真是头一次见,不过少了拦门酒,热闹与氛围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而且这种方式不仅文明,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得不为新娘的机智点赞!


恶俗“婚闹”

看到这条视频,让我想起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一些不文明的“婚闹”行为。

有的是闹新人,把新人绑在柱子上泼面粉、扔鸡蛋,或是强吻新娘;有的是闹伴娘,一群伴郎围着伴娘做出一些无底线的“猥琐行为”;也有的是闹新人的父母,让其扮丑,或是让公公取闹新娘……

各种奇葩的婚闹,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就在前不久,四川的一场婚礼上,就又出现了新郎戴红帽,穿“红裤衩”的游街婚闹行为,引发了一众群众围观。


这样的婚闹,真的是为了给新郎新娘送祝福吗?

显然不是。

在个人看来,这种无下线的婚闹,不过是一些人打着婚闹的幌子,做着龌龊之事,以满足自己恶俗的低趣味与猥琐的内心。

婚闹的初衷,是为了祝福以及增添喜气。可类似的行为,早已背离了婚闹的初衷,最后闹得新人不愉快,双方亲友也不愉快,甚至有的新人因过分的婚闹而离婚,原本大喜的日子,成了新人“吃苦受罪”的折磨日,开心的却是那群毫无底线的“闹事者”。


变了味的婚闹不可取,更该完全地摒弃与抵制,至于那些借着婚闹发泄私欲恶趣味的“闹事者”,也请收起你们冠冕堂皇的借口,这种嘴脸太丑。

“恶搞”也可以很高级

相对于那些恶俗婚闹,视频中的贵州的这场“剥玉米”接亲环节,明显文明得多,且同样营造了接亲该有的热闹场面,值得称赞。

就像一些网友对此的评论:“这个创意好,喝酒伤身,剥玉米比较文明还属于劳动”,“这个不错,比那些低俗婚闹好太多了”,“这才是最合适的婚闹”……

其实,随着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恶俗婚闹,已经逐渐地被各种类似“剥玉米”的创意环节所取代。


比如我今天还刷到了另一条“接亲被考雅思听力”的视频,伴郎们手拿纸笔,一个个一脸认真地听着一旁播放的听力题,这种创意“恶搞”,是真的文明且高级,让我不禁感慨,我以后可能连当伴郎的资格都没有了。

除了“剥玉米”、“考雅思听力”,还有人发明了“跳绳闯关”、“对弈象棋残局”等等即有趣味性,又不恶俗,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婚礼喜庆氛围的文明婚闹,而这些才是值得我们提倡与支持的。


“恶搞”不一定就要低俗,婚闹同样可以很高级。

遇到恶俗婚闹怎么办?

总有人将婚礼中的“恶搞”理解为恶俗,以至于恶俗的婚闹层出不穷,婚闹是一些地方的风俗,初衷确实是好的,之所以一些婚闹变的恶俗,是因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捏了大喜的日子,新人双方都不会计较的心理,大行不耻之事。


如何避免,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两个新人提前沟通商量,达成一致,共同抵制粗鄙、令人厌恶的婚闹行为。同时,与各自的伴娘、伴郎传达好你们的决定与看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男女双方伴郎伴娘团做出提出出格的要求,或是过分的行为。

二是,真的遇到个别人闹得太过分,也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与氛围无底线的退让,因为我们的退让与默许,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种变相的鼓励,况且,一些人压根就不是为了喜气的氛围,而且他们就是喜庆氛围的破坏者,我们又何必一再的放纵呢?及时制止,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担心因此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那只能说,这样的朋友,其实不要也罢。


写在最后的话:

婚礼接亲,是新郎向新娘表达爱意与承诺,决心与真心的仪式。婚闹可以有,“刁难”却不要过度,文明与祝福一定是个大前提,在文明的基础上,发明有趣的游戏与环节,保留接亲的热闹与喜庆,才是婚闹该有的状态。

而恶俗的婚闹不仅不利于婚礼的喜庆氛围,还可能让一个让大喜的日子,变成一场令人反感闹剧现场,必须坚决抵制。#新郎接亲拦门酒改剥玉米#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gkl17813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