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三月节、祭祖节、行清节等。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一番好风好雨过后,一派"天清地明"之象。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它融合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上巳节、寒食节等节日元素。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唐代的上巳节,具有与寒食清明相似的活动内容——踏青,并与后者呈初步融合之势。到了宋代,上巳节就与寒食清明一块过了。
寒食节被定为清明节前一日,在这一天,人们要禁烟火,吃冷食。
青团/ 图片来源:Pixabay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争议由来已久,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重耳返回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却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避官。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下令放火烧山,谁知介子推生性倔强,最终被火焚而死。后人为纪念介子推,便有了禁火之举,每年的这一天不举火烧食。
还有一种说法,寒食节的起源沿袭了“禁火”“改火”制度,在万物生长的春天,遵循不事杀伐的自然规律,亦称“禁烟节”“冷节”。
青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寒食”就是可以储存多日的“冷藏食品”,种类很多,不受限制。糕团可以说是寒食节的主角,青团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饧大麦粥就是“糖粥”,后来又渐渐演变成了青团。
人们以艾叶取其汁,和糯米粉做成团子,用来荐先、祭祖,又因其色青而被叫做“青团”。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再包裹进豆沙、莲蓉或者现在流行的蛋黄肉松,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如今,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成了清明的节令食品。
山西代县面塑寒燕/ 吴怡 摄
在以面食为主的黄河流域,清明寒食最有特色的是“寒燕”,又叫“子推燕”。宋代《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当时的“子推燕”用面与枣一同捏成,以柳条串起来,插在门楣上,用来纪念介子推。如今,捏寒燕仍是晋陕蒙地区的传统。
春燕凌空时正是万物新生的季节,乡村巧妇感自然之变,借柔软的面团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鲜灵活物。特别是山西代县一带所作的寒燕,天飞地走、水生土长,目中所见、心中所想,自然万物无一不在塑造之列。
山西代县面塑寒燕/ 吴怡 摄
这些面塑设色浓艳,精巧别致,是民间表达希望的一种手段。在寒冬过去,暖春来临的清明时节,希望它像南归的燕子一样,给人们带来万物复苏的喜讯。将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燕子、老虎、猴子、兔子、桃子等等,蒸熟后着色,用柳条或棉线串起悬挂于室内墙壁,或送亲朋好友,昭示着春天的到来,一片盎然生机。
山西代县面塑寒燕/ 吴怡 摄
清明是思念的日子,也是滋润生命、激发能量的节日。尽管因为与寒食习俗的融合,营造了一些深沉神秘的气氛,但还是一个希望之节,包含了对春日回归的祝福和对万物兴旺的祈盼。
在这一年中最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从慎终追远到催护新生,亲近自然,播种希望······
策划:知乐
设计:小垂
编辑:知乐
跟着非遗过春天 | 纸鸢飞舞,纵享春日浪漫
非遗岁时记 | 春分·喜放风筝到九天,莫负好春光
非遗岁时记 | 惊蛰·听春雷阵阵,看世间百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