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区历史(有奖征稿第七十一期)

发布日期:2024-12-23 12:13:16     作者:执此的想念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hsg305370.html     违规举报


永远的记忆——沿革千年的“南郑县”

南郑撤县设区啦!具有“千年古县”美誉的“南郑县”这一县制设置即将封尘于历史。


南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古工作者在县境北部的梁山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证实,南郑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即有古人类生息繁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沔水》引《耆旧传》语:“南郑之号始于郑恒公。恒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郑人南奔”而得南郑之名。《史记·秦本记·六国年表》:“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由此可知,早在公元前451年,秦厉么就派左庶长修筑了南郑城。南郑在战国时期置县,除554年西魏废帝时期暂短改名为光义县外,其后一直为南郑县。

然而,彼南郑非此南郑,历史上的南郑城就是当今的汉中城。


(汉中府北门)


(1884年传教士南怀谦笔下的汉中城东门)


(传教士南怀谦拍汉中城池南部一段)

历史上,战国及以后曾置汉中郡,唐时设山南道,辖梁州; 宋时置利州路,辖兴元府;元改为兴元路;明、清时期为汉中府;民国时期为汉中道,后撤销改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无论朝代怎样更迭,行政制置名称怎样变化,其制下均设有南郑县,且南郑城(今汉中城)也一直是州、郡、府、道、县的治署所在地,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南郑县治下区域大致包括除褒河周围地区以外的今汉台区全部,今城固柳林区域,今南郑县冷水、南海、汉山、红庙片区及石拱梁山等一带。


1949原12月,南郑获得解放,原辖区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原城区及郊区划归南郑市,南郑县城迁至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1954年将四川通江县的碑坝划归南郑。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所辖区域并入汉中市(南郑市成立不久就更名为汉中市)。1961年9月又恢复南郑县建制,又将原褒城县的高台、新集、黄官和黎坪中心区划归南郑县,县城为周家坪,随成现今的辖区格局。

“雄名不朽,奕叶而光”。南郑是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重要,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名流大家都被南郑迷人的名胜古迹和秀丽山川价倾倒,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歌咏南郑的名篇佳作。

唐代诗人岑参游览龙岗寺后写有:“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

杜甫《玩月汉中》诗中写到“庭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关山同一照,鸟鹊自多惊”


江滨文化公园杜甫塑像


江滨文化公园陆游塑像

宋代爱国主义诗人在南郑度过了八个月的军旅生活,抒写了大量诗篇,现存30余首。陆游《独酌有怀南郑》一诗:

忆从蹯冢涉南沮,笳鼓声酣醉胆粗。

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秋风逐虎花叱拨,雪夜射熊金仆姑,

白首功名原未晚,笑人四十叹头颅。

晚年的陆游在诗中回忆了在南郑的军旅生活,抒发了一腔忠心报国,驰骋沙场的爱国情怀。他69岁时还写了“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的诗句。由此可知,在南郑的几个月,是他终身的梦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文化的传承,也使偏居一隅的南郑县传扬于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之中。做为生于斯长于斯奔波劳作于斯的南郑人,更应永远的记忆怀念。


南郑县与汉中城一衣带水,一江两岸。撤县设区,这是汉中市“双百城市”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保证,更有利于加快南郑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更有利于切实提高城市化率,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腾飞。我们每一个南郑人都憧憬着这美好的明天。

作者:张仕德

2017.08.22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hsg3053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