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近体诗的贡献(星临万户动)

发布日期:2025-01-22 10:43:32     作者:爱莫能助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ifg377443.html     违规举报

作者 | 瞿长海校对 | Sakura286

什么是应制诗?“凡被命有所述作则谓之应制”。此类诗即是诗人随皇帝游览、宴会时,奉皇帝命令而写的命题诗文,主要功能在于娱帝王、颂升平、美风俗。因为主题都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应制诗往往格调不高,在唐诗中属于不太有价值的一类。但杜甫的《春宿左省》,硬生生将应制诗拔到了它所不该有的高度。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严格来说,此诗并不是纯粹的应制诗,因为并无帝王命题,而是时任左拾遗的杜甫,在左省值夜班时的自发创作。但此诗的主题依然是“娱帝王、颂生平”,因此称其为“应制体”并不算错。

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唐时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每月按序排班,夜间在宫中留宿值夜。这首五律便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诗人在值夜班时有感而发,于是提笔留下这一名篇。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开篇起兴,点名时空背景:暮色将至,垣墙边的花草逐渐隐没于一片苍茫;倦鸟归巢,在空中发出啾啾的鸣叫声。白日里庄严肃穆的左省,到了夜间竟是如此安详宁静,花香鸟鸣,两不相侵,暗示出太平盛世,政务有序。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颔联为千古名句,对仗工整,意境清丽,饱含深意。

暮色四合,夜幕降临,皇宫完全浸入了夜色中。群星闪耀,皇宫的千门万户似乎随之闪动;宫殿耸入九霄,更为靠近月亮,于是也有更多的月光洒落在屋脊上。寥寥数字,将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又具备难得音律美,诵之口齿生寒,唇舌生香。

爱观月景的朋友或有疑问:月朗则星稀,又有繁星又有明月的夜景是不是太过少见?宫殿高耸,又能高出几何,就有更多的月光照耀其上?


须知唐人写诗,并不全是实写,在实景上作一二变幻,亦是常态。看懂了这一二变幻,才懂诗的真意。

为何又有繁星,又有明月?《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后世常以星月相依形容君臣同德,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便是此意。而苏轼是宋人,只用“淡月疏星”;杜甫笔下是大唐气象,非同小可,必要“星临万户”、“月傍九霄”,方显出君臣辅佐、垂拱而治的气魄来。

而宫殿高耸,高出几何,就能分到更多月光?其实月光如水,从天而下,无论高山深谷,都是一般均分,并无多少的区别。但地面上凉亭树木、高桌低凳,必有大大小小的阴影将那月光切碎,并不引人注目;唯有宫殿高耸的屋脊,平坦浩荡,大片的月光倾泻而下,银光流转,令人过目不忘,故有了“多”的错觉。而这一句也因此有了帝居高远、以牧天下的颂圣之意。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写完了花鸟,写完了月亮宫殿,终于写到了人。什么人?百姓父母,宫中小吏。他值夜时睡不着觉,一会儿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难道要上朝了?他一骨碌翻身起来,原来只是错觉。又躺下没多久,却听见风吹檐间铃铎,好像是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

有些朋友对此深有体会,假若第二天要开一个重要的会,或者要陪领导出差,头天晚上便有些睡不好,朦朦胧胧中常会梦到出差错、迟到。千百年前的诗人同样有此困扰。百转千回的幻觉和担忧,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明明是“春宿”,却偏写“不寝”,构思精巧,独出机杼。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诗人如此难眠,只因第二天他有封事要上奏,不容迟到耽搁。几次被幻觉惊醒后,他索性披衣起床,询问仆人:“现在是几更了?”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估计只有三更吧。诗人又在战战兢兢中和衣而卧,今晚或许注定是个不眠夜吧。试想君主如“月傍九霄”,在他的威光普照下,每一个臣子都应该像诗人一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努力做到既尽忠于君主、又无愧于黎民吧。

至此,全诗告终。这位左拾遗明日要上什么封事?君主有没有答应他?他在上朝归来时有没有如释重负、好好补一觉?没人知道。这只是大唐平凡的一夜、杜甫仕途中普通的一班。但因为这首应制诗,我们记住了那一片星辰、一轮皎月、一个勤于国事的小吏,和一场伟大的失眠。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ifg37744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