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百里秦川,讲陕西故事,巡三秦沃土,纪周秦汉唐,《睁眼看西安》已经改名《巡秦纪》敬请关注!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
白鹿塬在西安城东,原名“长寿山”,《太平环宇记》记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之后,原上出现白鹿游弋,故名白鹿原。《关中胜迹图志》记载:白鹿原在咸宁东,东接蓝田县界。尽东西十五里,南接终南,北至灞川。尽南北四十里。白鹿原历史悠久,秦时是京城上林苑之一部分,唐朝时期是皇家狩猎场,唐高祖李渊校猎于此,特在此地修筑了一座“神尧山庄”。现在的白鹿原由长安区、灞桥区、蓝田县三家分而治之。
相传白鹿原下有一条巨鲸,一直与白鹿原朝夕相望,秦始皇要在塬上修建离宫,巨鲸恐负重不起,连夜逃走,留下一条深沟,波光粼粼,故得此名鲸鱼沟。那条鲸鱼跑到哪里去了,有两种说法:一说跑到西郊的昆明池,化作一条石鲸。第二种说法是跑到西郊变成一座村寨,就是现在雁塔区的鱼化寨。
传说只是传说,实际鲸鱼沟是白鹿原中央的一条深沟,名叫“荆峪沟”。沟里面有一条河,上世纪60年代左右,为了备战需要,拦坝蓄水,形成现在绵延3公里左右的水泊,这个水泊站在高处看确实像一条鱼,为了好听“荆峪沟”转音改名为“鲸鱼沟”。鲸鱼沟将白鹿原一份为二,分为南原和北原。南原名“炮里原”,北原名“狄寨原”。据《咸宁县志》记载:狄寨原早名霸陵原,宋朝天圣年间大将狄青曾在此安营扎寨,故而得名“狄寨”。
狄寨街道办隶属西安市灞桥区,下辖有一个“迷鹿村”,原名麋鹿村,简称迷村,东与蓝田孟村乡接壤,南临鲸鱼沟与长安区炮里乡隔沟相望,北与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为邻,水安公路沿村北东西而过,村子不大,有5个队,两千村民。据古书记载:白鹿原上自古多鹿,传言赵高“指鹿为马”的鹿就是捕获于白鹿原。 据《西安通览》载:远在周代,白鹿原上曾栖居着成群的白鹿。白鹿亦称麋鹿,俗称“四不象”。
关于本村村名所来,自然和鹿有关系。一说皇帝在此猎鹿,迷了路。二说唐太宗在此地猎了一只麋鹿。众说纷纷今已不可考究,但是唐代帝王在白鹿原猎鹿却是多有史载。元代重阳宫增修的筠溪道院碑记记载,此村尚称麋村。民国初麋鹿乡公所驻此。清末《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咸宁县设29仓,狄寨仓 在城东南30里,有狄寨镇。全仓居白鹿原。有住户2052户,百姓11255人,统领25村,仓在狄寨镇,本村记做“迷村”。
麋鹿村的于家是清末著名的富户,曾与西安“高家”等并称西安“八大家”。于家是明末清初由商州因洪灾移居到麋鹿村,以经商起家,生意遍及陕、甘、川。村子现在的健身广场,原是一个青石涝池,为嘉庆年间于家出巨资修建而成,当时成方圆一景。清末庚子年间,闹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逃亡西安避难,于家捐出重资,被慈禧太后封为翰林院学士、侍召侍郎,并增“护国世家”大匾。后战火不断,商路闭塞,于家逐步衰败。
民国1931年,杨虎成部曾安排人,在长安、蓝田交界的麋鹿村兴办白鹿原小学,一度成为蓝田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活动据点。白鹿原上鼎鼎大名的张静雯(张景文)就曾在学校任教。说起张静雯听起来有些耳生,但要是说起《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女儿白灵,现在那是人尽皆知。影视剧中白灵的原型就是的张静雯,鹿子霖的儿子鹿兆鹏 原型为白鹿原上安村乡新华村的侯启仁,白鹿原小学原型就是麋鹿村的小学。
【电视剧《白鹿原》百灵海报】
张静雯是白鹿原上安村乡宋家嘴村人,家庭富裕,先到教会学校上学,后到陕西省女子师范深造,接触革命思想,成为西安地区学生中很有威望的领袖。1932年4月,民国教育总长戴季陶来陕,张静雯带头焚烧了戴季陶的汽车。后来到陕甘宁边区,担任妇委会委员长,陕北“信天游”:“婆姨女子放开脚,长头发剪成短毛盖。男当红军女宣传,革命势力大无边。”说的就是张静雯。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