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楼台赏尽西湖景(清明上巳西湖好)

发布日期:2025-01-22 01:18:25     作者:喜欢骗自己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iiu452750.html     违规举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022年清明节气的时间是公历2022年4月5日凌晨3时20分。星期二,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五。虽然说每年公历4月5日是清明节,但每年交节时间上都不固定,如2021年清明时间是在4月4日晚上21时34分。


清明节气,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传统大节。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英语是:Ching Ming Festival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中将清明节翻译成:Pure Brightness。清明就是纯亮度。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慎终追远、祭祀先人的节日,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古时寒食节和上巳节等春季节日的融合。

在古代,相传寒食节农历三月初四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设立的,也是举家老少扫墓、踏青、野餐的节日;而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巳(si)节则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又增加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寒食节和上巳节合而为一,清明节也被赋予更丰富的意涵——新生与希望。


宋朝诗人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整首词通过朱轮钿车争道、游人簪花而归的特写镜头,形象描绘了一幅颍州西湖清明上巳时期的风情画。借清明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好。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满目繁华”是全词的核心。满目繁华的特点,体现在对游人的描写上,这也是作品表现的重点。

一是游人多。“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写了两种不同的游人,一种是乘车者,一种是徒步者。车多才会引起人们的争相指点;人多也才可能出现争道的景状,展示出了一个毂击肩摩的游览盛况。又用“喧哗”一词,从音响的角度突出了游人众多,以西湖这样的敝廓之地,都出现人声鼎沸之感,行人熙来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


二是游人欢。从行人“争道谁家”的描写中,已传出一片欢快活跃的气氛,接着写游人日暮归返时,用“醒醉”二字,更是道尽了游人各各相异的欢喜神态。他们有的是专意游览,饱享春景;有的是就景欢饮,一醉方休,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纵情游乐,尽兴而归。总之,游人云集,笑语连天。


三是收尾的“直到城头总是花”,更是将美丽的景色和游人兴高采烈的状态展现。花——既指从西湖到颍州城下的路边鲜花盛开,又当指一路上游人皆头上簪花而归。唐宋时,人们有采花簪头之俗,无论男女。如杜牧《九日齐安登高》中即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说道:“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可见,“直到城头总是花”,写的是人们春游而归,头上簪花络绎回城,与路边盛开的鲜花交相辉映的情景。犹如苏轼的《吉祥寺赏牡丹》记述簪花醉归的情景:“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1045年北宋宋仁宗赵祯庆历五年,庆历新政终止,九月,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州任知州,1048年庆历八年正月,欧阳修调任扬州任知州。1049年宋仁宗皇佑元年二月,欧阳修调任颍州今安徽阜阳任知州,这年欧阳修43岁。欧阳修在颍州的任职时间一年零五个月,1050年皇祐二年7月下旬改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知州。

古代的颍州西湖是当时的游览名胜,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而得名,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


刚从扬州移知颍州的欧阳修,就被那里的旖旎风光陶醉了,一月有余,宋仁宗皇佑元年四月,欧阳修写《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扬州的瘦西湖不可谓不美,二十四桥也不可谓不名,杜牧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更有徐凝的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已将扬州美景名满天下。欧阳修在诗中对颍州西湖还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但扬州人用一个“瘦”字来表达自知之明。不知道你喜欢哪个西湖。


果然,欧阳修将颍州选为晚年居住之所,多次来往其地,并一连写下十首《采桑子》吟咏西湖胜景。这十首词意境优美,风采各异。这首《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是其中的一篇。

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定为天下西湖之冠。南宋开始黄河改道,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的美景,已不复存在。


清明节,读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清明节一日》: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这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产生的一首特殊的节令诗。1646年清顺治三年七月,清军攻占金华,“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36岁的李渔目睹了这场灾难,充满了悲愤之情。第二年的清明节来临,诗中春光、花柳、习俗,经过一个逃难者眼光的过滤,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影,气氛凄惨,反映战乱中人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彷徨哀伤的情绪。


无论怎样,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最为沉重。

2022年清明节,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为强盛的祖国点赞!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iiu45275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