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字趣味一谈(说文解字仙)

发布日期:2025-02-02 03:08:20     作者:理想很骨感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jqq151912.html     违规举报

潘朝晖

今天看到友人想修仙,兴之所至,就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对“仙”的学习与思考。

“仙”有两个字:一个“仙”,另一个“僊”(后简化力“仙”)。



今天重点解读一下“僊”。


“僊”=“人” “䙴”,所以我们得弄清“䙴”的本义。

♦“䙴”

在古文中,目前“䙴”(音同“仙”)有三种写法,现在称作异体字。




认真看“䙴”的战国文字,极眼熟,让我想到了“要”。

♦“要”


“要”是“腰”之初文古字,以“女”为底强调了“要”本是专指“女人腰”,后来泛指“人之腰”。




“要”的上半部就是“腰(身中)”,下半部是强调性别“女”。


结论:“䙴”的篆文,它表意的就是“一个人双手托着另一个(女)人的腰向上举升”后来引申为“升高”之意。



♦“僊”

“僊”是“人” “䙴”,意思同“䙴”,只不过强调了一下人而已——“人升高”。

“僊”字在先秦典籍里就已经出现了,但却是一个很少用的字眼。最早出现“僊”字的地方是《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节选):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

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

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

曰既醉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这诗描写的是宴会场景,其中的关键词是“醉”字——未醉时,宾客恪守礼法,彬彬有礼,秩序井然;既醉后,挣脱束缚,解放拘谨,尽享酣畅——“屡舞仙仙”。

由此可见,“僊”与舞蹈是有极大渊源的,应该最早就是用于形容舞蹈中的“托举升高”。


♦总结

随着道教的兴盛,“人”隐居“山”林修道——即为修“仙”;“人”得道羽化升天(“䙴”)——即为成“僊”。

“仙”与“僊”本为不同两个字,但都被道家所用,后来简化成了同一个字——“仙”。

纯属娱乐中学习

(图片均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渣渣灰飞)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jqq1519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5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