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在妈妈(孩子有窝里横外面怂)

发布日期:2025-01-22 07:40:17     作者:我是烟火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kau100441.html     违规举报

文丨饭饭妈

最近,通过一件事情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两面性,比如在家里对长辈大吼大叫,但是出门去的时候,对外人总是唯唯诺诺,甚至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我亲戚家的孩子在我班上读书,这孩子平日里在学校看起来非常乖巧,为人也很谦逊。

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永远不会和别人发生争执的人,但是后来的一通电话却是让我对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观。


宝妈:“豆豆平日里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和别的同学吵架什么的。”

老师:“没有啊,他是一个很乖的女孩子啊,你们平时一定教育得很好。”

宝妈:“他很乖?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回到家就像个‘老佛爷’一样,不仅对他爷爷奶奶大吼大叫。

而且任性至极,我就是担心他在学校里也是这样子,才想说来问问他的具体情况。”

老师:“他在家里怎么和在学校里表现得完全不一样?”

宝妈:“唉,我也不知道,我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发愁呢!应该好好管教一下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家里谁也不敢惹,在外面却连话都不敢说,甚至可能怂的连遇到熟人都要绕道而行,事事都要父母帮忙,回到家中反而还凶父母,对父母大吼大叫。

而这些行为在家长看来,这可能是胆小,可能只是任性,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样两面派的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过来,对他们日后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就算以后他们在外界的评价一贯很好,但是若是别人了解到他对家人是这样没有礼貌的态度,由于这样巨大的落差,想必身边的人都会离他远去。

可是说到这里是不是孩子本身就自愿变成这幅“窝里横,出门怂”的样子呢?谁不想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呢?

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孩子会刻意去让父母难过伤心,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嘛。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孩子变成现在这样呢?可能和家庭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01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变成“窝里横,出门怂”的两面派呢?

1)由于父母的溺爱,没有原则才造就了现在的孩子

之前去拜访一位朋友的时候,听说他家孩子很喜欢玩玩具,他们家是双胞胎,两个儿子。

于是我就一人给他们买了一个不一样的玩具,本来是想着对谁都公平一些,就事先想好了哪个礼物是属于谁的,想着他们收到礼物肯定会很开心,结果事情却远远偏离了我理想的轨道。

我给哥哥买了一个赛车,给弟弟买的是一个变形金刚,结果他们两个打开礼物过后,弟弟发现哥哥是个赛车,马上就把变形金刚扔在地上,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我都觉得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哭啊?不喜欢变形金刚吗?”

“为什么哥哥是赛车,可以遥控,我就是个变形金刚,我也要和哥哥一样的玩具。”

哥哥也算是比较懂事,提出了和弟弟交换,结果他并不领情,哭着要父母再给自己买一个新的。

“我现在就要,现在就要。”

如果是我看见自己的孩子这么无理取闹,我此时一定是狠狠教训了一番,现在不好好管教一下,长大了不得上天啊?

但是他爸妈却急忙说:“好好,别哭了,爸爸马上给你买。”说完就立马出门买玩具去了,而这时,这孩子突然也不哭了,开开心心地玩起了变形金刚。

这孩子长大了甚至可以得“奥斯卡”了啊!虽然孩子的任性让人有些无语,但是我却明白,让孩子变成这副模样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其父母。

很多“窝里横”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明事理,没有原则,只会宠你孩子的父母。

朋友这对夫妻,面对孩子这般的无理要求,不仅没有一点责备的意思,反而还是一副“都是爸爸妈妈的错”的感觉,在我这个外人看来是这样,更别说孩子了。

这样做只会暂时平息孩子的哭闹,也许看似是在解决问题,实则却是在激发矛盾。


只要父母有了一次纵容,孩子就会看准这一点,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同样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撒泼”,父母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所以说,父母过分的溺爱,过分的放纵,才是造成孩子变成现在这样的根本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亲子咨询师杨杰教授说:“父母的一味妥协,不会让孩子学到别的,只会让孩子学会两样东西,一是发脾气,二是明白只要自己发脾气,父母就会答应自己的要求。”

孩子为什么会在家里这么放肆,其实就是父母的爱表达得太过明显,他们看到这一幕,就会想“原来父母这样爱自己”,于是,他们就会无理取闹,随意放肆。

毕竟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本质,那就是趋利避害,对自己越亲近的人,处在越安全的环境中,反而变得更容易吐露本性。


2)造成孩子“窝里怂”的原因,是父母的越俎代庖

什么叫父母越俎代庖呢?其实就是父母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替孩子做决定,总是事事包办,而忽略孩子本身的想法。

上次带班去游乐园春游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画面,游乐园里有一个跷跷板,一个小女孩看样子非常想玩。

但是跷跷板刚好已经有另外两个小朋友玩了,小女孩也懂得什么叫下来后到,本来已经打算放弃了,可是这个时候小女孩的爸爸却站出来,对那两个孩子说:

“你们可以让这个小妹妹玩一下吗,她比你们年纪小。”

其实在平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家长替孩子出头的场景,孩子胆小怕事,问题可能是出在父母身上。

父母不想着怎么帮助孩子试着跨出这一步,总想着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从别处获得利益。

虽然孩子坐上了跷跷板,变得开心了,仿佛事情很完美地解决了,实则却是剥夺了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真正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的人格。”

父母多次“伸出援手”,只会让孩子面对外界越来越“怂”,父母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与外界相处,让他们学习怎么解决困难,怎么照顾别人的情绪。


3)由于出门在外,没有安全感所造成的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主人公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他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在他小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是一个在家里大哭大闹,要父母满足自己要求,出门在外就是一个爱哭鬼的孩子,而且他小时候特别喜欢撒娇,因为他知道这样父母就会满足自己。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在家里得到了太多的爱,导致他一离开家就会全身不适应,没有安全感,甚至要妈妈陪着自己去上学,因为他要随时看得到妈妈,自己的心里才能安心,所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交到新朋友。

有些时候给孩子太多的爱不是好事情,当孩子在家里被无限的爱包围的时候,会让他们在离开这样的环境之后,变得不知所措,在他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害怕。

因此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去接触不一样的人,没有必要过于保护孩子,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必须要学会自己去面外面的世界,当他们在家里和外面达到平衡的时候,“窝里横,出门怂”的这种情况我相信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02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应该找到“病因”,以上,我已经讲述了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原因,现在家长就需要根据其原因,做出相应的政策。

①家长可以首先在家里建立一个明确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变成如今这幅模样,大部分都是因为父母的溺爱,没有底线造成的。

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举个例子,如果父母今天规定孩子只能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但是到了时间孩子还是死活不愿意关电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家长选择一味放纵孩子,面对孩子的哭闹和恳求,一次次心软,其实就意味着“孩子只能看半个小时电视”这句话是作废了的。

长期如此,家长说过的话都没有了威信,孩子还能乖乖听话才让人觉得奇怪。

所以,面对孩子想要延长看电视时间的这个请求,家长必须要严厉拒绝,拒绝一次不行,就拒绝两次三次,知道让孩子认为他们的撒娇,哭闹没有用为止。

只是指定规矩不行,必须还要严格遵守执行,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原来我这样做没有用,妈妈会生气。”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敦促。”

所以,还在无条件放任孩子的父母,应该坐下来仔细想想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行为方式,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在评判孩子不尊重长辈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想想是谁让他们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②教会孩子正确发泄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窝里横”的孩子如果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第一反应就是大哭大闹,因为他们除了这个方法就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其实有些时候,不是孩子的要求太过分父母不愿意满足,而是因为他们请求的方式太过于极端,谁听见绵延不绝的哭声,还能够保持镇静呢?

此时,父母如果能够教育孩子,让他们能够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态度,让他们能够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一些别人的心情。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让自己妥协,应该试着和孩子达成一个平等的共识,试着让他们把情绪冷静一下,之后再温柔地告诉他们自己的错到底在哪。

久而久之,我相信孩子会明白,大哭大闹不是他们的“杀手锏”,就算自己大哭大闹也没有办法达到目的。


③多让孩子接触一下外面的人或者事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孩子“出门怂”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长期窝在家里,社交能力不足所造成的。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小区的娱乐设施玩,那里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宝宝社交的习惯,以后出门上学了也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避免以后看见外人就“怂”。

其实,孩子“窝里横,出门怂”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父母做到有底线有原则,不溺爱,多带孩子出门走走,就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

03写在最后:

孩子出现类似的问题,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思考是否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因为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就成为了一个“坏孩子”,一定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用错了。

如果各位父母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就不要过于保护孩子,不要太过于溺爱孩子,给他们建立起规则,让他们多多和外界联系,这才是让他们健康成长最好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kau1004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