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未来乡村有无限可能(韩长赋未来乡村有无限可能)

发布日期:2024-12-22 06:54:39     作者:率真的说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kcj200885.html     违规举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韩长赋

在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村庄实在是最平凡不过的微观单元。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沿海、从山区到平原,一个个村庄依形就势、自然生发,又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大潮中持守与变迁。它们绝大多数默默无闻,很少被作为记录和书写的主角。

有必要认真看看这些平凡的村庄,以真实的书写为它们立传

今天的村庄和身处其中的人们,正在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单从数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村庄持续减少,有数据统计,本世纪初十年间每年消失的自然村近10万个。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多少年后,也许只能存在于文字影像中了。

同时,伴随新的机遇涌现,不断有新的村庄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往昔“地无三尺平”的落后小山村,今天反而吃上了“生态饭”,富了起来;曾经地处近郊、人均耕地较少的村庄,如今交通便利成为最大的优势;以往气候条件只能种特色小品种,卖不上好价钱,因为有了电商,受人追捧。

人们都说,中国用4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路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拉动着乡村的发展。而乡村内部,也正在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踏着全面振兴的铿锵鼓点,乡村开始了新一轮的奔跑与嬗变。也许再过80年,今天的村庄早已现代化,同时也沧海桑田、让人恍如隔世了吧!所以我以为,有必要在此时,认真看看这些平凡的村庄,以真实的书写为它们立传。这不仅是乡村振兴宏观叙事的必要补充,是一个重要时代切面的写实记录,也是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史的珍贵存照。


《走向振兴的中国村庄》,韩长赋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村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时间的河流带走无数悲欢离合,沉积下的伦理、规范、习俗,在记忆里物化为一片青瓦、一棵古树、一畈农田。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村庄承载的历史像是一本厚重的书,读懂这本书,不仅可以知晓“我们从哪里来”,还能更加明了“我们要往哪里去”。

村庄,是国家现代化的具象标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一方面,因为短板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国现代化程度是由短板标注的、由广大农村标注的。只有乡村富裕富足了、现代化了,才可以说得上是国家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另一方面,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农村不是孤立的,它是广阔的大市场,它是产业转移的蓝海,它是优质劳动力的来源。农村是国家现代化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后方和回旋空间。抓住这个变量,就抓住了我国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关键。

走过了浩荡历史,村庄又迎来一个千年巨变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划时代地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改变村庄就是改变乡村,也由此改变中国。当然,乡村振兴不仅是村里人的事,也是城里人的事,是全社会的事;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不仅要从村里找答案,也要从城里找答案,从城乡融合中找答案。

村庄,是亿万农民生长于斯的家园。“村庄”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糅合了生存与生活、历史与未来、个人与宗族的人文概念。乡村是人的村庄,是安身立命的生存条件,是世代相承的文化赓续,是同宗同源的精神凝聚。所以,乡村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必须尊重农民意愿,而不是想当然地用一套经验、一个模板。也只有这样,村庄才能既齐头并进又各有各的鲜明特色,既享受现代化便利又顺应乡村肌理,既融入现代文明又保有历史痕迹,如此,村庄才能真正成为“小而美”的家园。

未来,乡村有无限可能

当前中国村庄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点上。未来,乡村有无限可能,中国有无限可能。

我学习过《江村经济》,踏着费老当年的足迹访问过今天的开弦弓村,也多年主持推动过农业农村部的年轻人驻村调研,走村串户。因为我认为,这样有助于真正了解国情,把握农情;了解历史,丰富人生。也正是基于此,我对中国村庄的发展与变迁一直关注。

本书里记录的35个村庄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地形地貌上,建村年代、历史成因也各自不同。这里没有什么明星村、网红村,大多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村庄,对他们的讲述也没有溢美或贬低,真实地记录,真诚地讲述,尽力还原村庄的样貌,描写村庄光鲜的一面,也不遮掩其中的困惑和问题。

也许,正是因为平凡而真实,这些村庄所经历的,也是中国大多数村庄正在经历的。记录这些村庄,可以让后来人更为客观地了解当下农村的大致轮廓,更为真实地感知本世纪20年代振兴中的中国村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一个大事件,从中国现代化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一个村庄的创业史、变迁史,具体记录农村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点的模样,呈给今人,留给后人。这便是我编写此书的目的。

(作者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kcj2008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