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为什么不杀柴荣(为北宋打下基础)

发布日期:2024-12-23 03:08:55     作者:要有多刻骨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kmg101500.html     违规举报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提起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若说起赵匡胤人生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周世宗柴荣,可能一些人会有些陌生。

本文就来谈论一下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周世宗在位期间推行的系列改革措施,这为以后代后周而立的北宋实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 周世宗改革的背景

自唐朝灭亡以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分裂时期,史称五代十国。

这一时期,原唐朝的藩镇大都割据自立,在象征统一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的境况下,哪家割据政权将成为新的统一中国的角色,都是未知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个靠武装出政权的时代,即谁手中握有军权,割据自立的概率就越大,哪个政权的军事、经济等实力越强,最终完成统一的几率就越大。


当然,在这个换皇帝、改朝代频繁的时代,统一的时机何时才能出现,当局之人怕是无人敢给出定论。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这是一位拥有丰富民间、军旅经历的君主。

在即位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确地知晓国家所处的弊病,并有坚定的决心革除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在有生之年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

即位后的周世宗面临的社会大环境如下:处于分裂割据下的百姓,由于各个割据政权制度不一,相互对立,百姓的经济等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

各政权间持续的战争活动,使百姓深受其苦,他们的生产活动很难稳定进行,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难以生存;繁重不合理的赋役征收,使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这使各政权下的百姓都渴望统一国家的建立。


在国内纷乱的情况下,北部强大的契丹政权逐渐强盛起来。

自从石敬瑭为了反叛成功而将燕云十六州送与契丹后,以游牧为主的契丹势力获得了封建经济发达的地区,加速了其自身封建化的进程。

而中原地区失去了北部的屏障,契丹可长驱直入侵掠,百姓不时地受其所害,这就需要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来抵御外来侵扰。

而占据中原经济发达地区的后周政权,在周太祖的系列改革后,已经有所发展。

如周太祖因出身贫寒,极力提倡节俭,废除前朝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之策,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在政治上重用有智谋的文臣治国,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等。这些措施都为后来的周世宗改革奠定了基础和发展方向。

二、 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篇

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操盘手是极其重要的,皇帝扮演的便是操盘手的角色。

而皇帝的政府班子便是操纵室,他们的作用便是辅佐皇帝更好地运转国家机器,与一个政权的兴亡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周世宗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革新政治。


首先,周世宗本人以身作则,继承周太祖的作风,厉行节俭。

据史料记载,他下令裁减后宫中多余的闲人,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拿一份俸禄就要贡献一份力量;

“停诸司不急之务”,集中当前的力量去做更重要的事;责令地方禁止进贡甘鲜食物;后宫的嫔妃们不得奢侈浪费,使“殿庭绝珠玉之珍”。

宫中带头节俭,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风向。

其次,周世宗注重改善吏治,倡导招纳贤士,对于贪官污吏严惩不贷,营造良好的政治风气。

如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世宗曾下诏鼓励当朝大臣积极举荐贤才,哪怕与被推举者为“姻族近亲”也无妨。

但在“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若被荐人任官期间贪污受贿、处置政务不当,根据情状惩罚,推举人要连坐。这就使朝廷能较大限度地选出贤才任职。


再次,周世宗鼓励直言纳谏的良好政风。作为一名英明的君主,他清楚地知道君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任何事都考虑得周全,必有不完善之处,这就需要官员指出。

同时君主可以通过臣子的言行,更好地了解臣子的能力,以提拔优秀的官员,贬黜庸碌之才,更好地治理国家。

因此,世宗下诏鼓励朝廷内外的官员积极将今后的所见所闻上章论谏。

比如皇帝有不当之处、朝政之弊、官员的优劣、天下百姓的情状等都可以直言极谏。

为防群臣有后顾之忧,世宗在诏中直接指出“辞有谬误者,固当舍短,言涉伤忤者,必与留中,所冀尽情,免至多虑。”

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良好政风的构建,有利于世宗更好地治理国家。


此外,针对五代时期武人掌军权,轻易篡夺政权的情况,周世宗对此采取了防治措施。

他重用文人执掌机要,如任用文人李谷、范质为相,不许武人任相职,限制武人在朝政方面的权力,五代时期武人操纵朝政的局面至此基本结束。

此外他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重新划分权限,将地方要职判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通过以上措施,周世宗达到了整顿吏治,革新政治的效果,使其在经济、法律等方面制定的措施也能够有效地得到执行。

有贤才出谋划策,直言纳谏,可以推动国家在正轨上更快地发展。对于军将的限制,很好地促进了政权的稳定,为后来的北宋处理文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三、 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篇

经济的发展关乎百姓的生存和国家的危亡,是历代统治者都必须重视的。

周世宗早年曾跟随他人外出经商,切身体味过民间疾苦,其即位后便十分重视农业等的发展,颁行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来改善民生,减轻政府对百姓的经济压迫。

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招集流亡,奖励耕垦。劳动力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当时战乱不断,流民现象并不罕见,大量的劳动力脱离人口,不仅不利于社会经济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威胁政府统治。

世宗将无主荒地分配给流民耕种,将其牵附于土地上;同时制定措施安置回来的逃户,减少农户间的摩擦。此举不仅促进经济恢复,增加政府收入,还利于社会稳定。

其次,均赋役、废苛敛。五代十国时期,为了解决军需、满足当政者的奢欲,大都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

比如赋税方面,除了田赋等正税外,还有农具税、过桥税等名目繁多的税收项目,百姓难以生存,世宗对此是十分了解的。

他下令停罢一切杂税,并且派人对土地进行清查丈量,括出隐漏田地,确定田赋。此举使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甚得民心。


再次,限制佛教的发展。当时寺院经济势力很大,对于战乱时期,需要有经济支撑的政权而言,定是不能允许此种现象肆意发展。

周世宗下令除了保留两千余所寺院外,其余一律废毁,寺院财物收归中央,融毁佛像来铸钱,同时还勒令僧尼还俗,投入社会生产当中,增加劳动人口。此举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此外,世宗还兴修水利,治理运河等等,他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使后周的国力大大增强,为其后来推进统一全国的战略进程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百姓是政权存亡的基础,世宗很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系列措施使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获得了民心,维持了政权的稳固。

四、 周世宗改革的结果

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世宗在军事方面也做了改善。比如在战争中看到大将逃脱,战后严整军纪,将临阵脱逃者全部处死,并且重申军令;

为了使军队在对辽作战中更具优势,世宗下令裁汰老弱,招募精壮充实禁军,使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在改革取得显著效果的情况下,周世宗便着手实施王朴提出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

自显德二年起,世宗派遣大将攻蜀,拦截其北进之路;三次亲征南唐,占据长江以北地区,不仅扩大了版图,也增加了财政收入。

待南方诸国俯首称臣后,又趁机北上伐辽,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不幸因病去世。世宗的成果被禁军将领赵匡胤篡夺。

结语:

周世宗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君主,在治理国家、带军作战等方面都体现出其杰出的能力。他持有拓天下、养百姓、致太平的雄心壮志,却“降年不永,美志不就”,着实令人惋惜。

但是世宗的系列改革和征战成果,为后来的北宋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朝能够摆脱短命的命运,与世宗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周世宗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kmg10150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