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假黑糖副作用(毒牛奶假蜂蜜鸦片糖浆)

发布日期:2025-01-22 06:09:40     作者:小羊肖恩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krb433064.html     违规举报


大家好

我是大脸喵

食品安全这件事

应该是大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

现在很多人都选择海外代购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放心

但其实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

那里的食物造假现象

要比我们现在还恐怖得多


01

泔水奶&鸦片糖浆

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人对本国食品掺假最绝望的时候,当时的英国人十分羡慕,靠亲手种植或饲养获得大部分食物的美国人。

但很快,随着美国内战结束,这一切都变了。

美国顺利的从农业社会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大工业带来了发展,但也一起带来了全新的掺假技术

除臭剂、色素、调味剂、硬食品软化剂等各种化学添加剂被加入到食品中,消费者们根本搞不清楚他们究竟吃了些什么。

由于管理宽松,食物掺假造成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世纪50年代的“泔水奶”事件


这种毒牛奶首先出现在纽约市,出于经济需要,女性产后不久就要重新投入工作。

有的母亲会给孩子找个奶妈,但更多的是选择使用牛奶。

牛奶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牛奶厂却为了谋取更多的暴利,开始掺假

他们让奶牛食用酒厂的酒渣,这样每头牛的“伙食标准”就能降的非常低。

挤出牛奶后,要先加入大量的水冲淡,而这加入的水往往是污染水;然后,掺入白垩或熟石膏掩盖牛奶中的蓝色;接下来,加入氧化镁、面粉和淀粉,增加牛奶的粘稠性;最后,再加上少许糖蜜上色,使掺假牛奶呈现出优质牛奶才有的,带有醇厚感的黄色。

如果是在夏天,奶贩子们还会加入名为“Preservitas”或“Arcticanus”的化学制剂,它能使牛奶停止变酸,但它并不能停止牛奶的变质,只是看起来很新鲜而已。

这些“泔水奶”使得当时纽约的婴幼儿死亡率非常的高,从1870年到1900年,5岁以下儿童中每三个人就有一人死亡,这其中有半数都是因为腹泻感染。


更可怕的是,当时儿童能够食用到的掺假产品,不只牛奶一个,就连药品也同样掺假。

1888年,教会杂志上刊登出了一则“温斯洛夫人牌”平顺糖浆的广告,广告中声称产品对孩子们有极大的帮助,但后来这种帮助孩子入睡的产品,被披露出含有鸦片

这彻底激怒了妈妈们,一场纯正食品运动正式展开。

02

纯正食品运动

19世纪80年代,美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女性俱乐部,她们在教堂大厅和演讲厅集会,或是在俱乐部会所或家中碰头,大家互相传授避免买到假货的方法。

由于工厂招工审查十分松散,记者们也纷纷展开卧底行动,进入各类型工厂调查,写出许多令人心惊的报道。

科学家们也努力的试图用研究结果,证明食品中存在安全问题。


当时描绘资本家和官员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的漫画

1884年,在美国西部地区,埃拉·伊顿·凯洛格为密歇根州基督教妇女戒酒联合会举办了一场纯正食品讨论会。在会上,埃拉表示,应该教会女人们吃纯正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而不是急着购买骗子的药剂。

但当时的美国正处在市场高速发展的阶段,支持纯正食品运动的妇女群体、记者和科学家们,被食品制造者们指控为“极端狂热分子、怪人”。

此时,纯正食品运动急需一位领袖人物,他既要懂科学,又要懂商业,于是哈维·华盛顿·威利出现了。

03

哈维·华盛顿·威利

1844年,哈维·华盛顿·威利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的乡下,受父亲的性格影响,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事情,即使面对嘲笑,他都会坚持到底。

美国内战期间,他效力于联邦军队;内战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医学;1874年,他开始在普尔都大学任教,正是在这段时间,他被选为德国化学学会的成员,开始了与掺假食品的斗争。

他一开始检测的对象是——

威利一直对甜食抱有浓厚的兴趣,小时候他就和家人一起,从枫树上采摘枫蜜,用高粱制作高粱糖浆。在检测过程中,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美国可以糖类自给自足。

但无意间,市面上新兴的糖分来源,葡萄糖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通过研究发现,葡萄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糖类制造中,同时也是制造假货时的重要材料。

1881年,威利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列举了蜂蜜的例子。

当时大部分的液态蜂蜜,其实都是经过巧妙伪装的葡萄糖,里面只会加很少量的蜂蜜,为的是让假货闻起来和真的一样。

因为用葡萄糖制造的假蜂蜜,总是清澈的不自然,黑心的商人还会在里面掺入蜜蜂尸体的碎屑。

文章一发表,养蜂人纷纷提出了抗议,认为这是对蜂蜜的诽谤。

于是,威利向印第安纳州卫生局递交了一份检测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各种糖类掺假的现象,并列举了很多证据,说明假蜂蜜对蜂蜜产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看到证据后,养蜂人停止了攻击,甚至有很多人还成了他最忠实的支持者


他的这篇研究报告,不只获得了养蜂人的青睐,也给当时的美国农业专员,乔治·洛林博士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1883年4月,在乔治·洛林博士的推荐下,他成为了美国农业部首席化学家

有了充足的支持,他研究假货的热情更高了。日用品检测报告(1887年)、香料与调味品检测报告(1887年)、发酵类酒精饮品检测报告(1887年)、猪油检测报告(1889年)、烘焙粉检测报告(1889年)......

这一系列的检测报告,使他变得更有影响力,1892年,他当选了美国化学委员会主席


哈维·华盛顿·威利

威利成为主席后不久,爆发了一个巨大的丑闻——“防腐肉”事件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爆发了战争,驻扎在古巴和波多黎各的士兵们,被配发了一种牛肉罐头,这种罐头声称添加了防腐剂,可以长时间保鲜。但士兵们却投诉称牛肉已经腐烂,并伴有刺鼻的恶臭。

这次战争的直接伤亡人数并不高,但却有大批的军人意外死亡,意外死亡的人数甚至比直接伤亡人数还要多,政府成立了调查委员会,结果显示,这很可能是“牛肉罐头”造成的。

于是,防腐剂成了主要的敌人。

但威利和他的助手对这些罐头分析后发现,这些罐头中并没有防腐剂,士兵们的意外死亡,很可能是牛肉变质和食品结构单一造成的。

这次事件虽然和防腐剂无关,但却让威利看到了,揭开防腐剂危害的时机,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找人试毒”!


04

“毒物小组”

威利认为防腐剂是否对人有害,与用量有关,但如何证明这一观点,就必须提出有力的证据,于是他决定做人体实验

他在报纸上刊登了广告,说明了参与实验的风险,告诉大家,面包里可能含有石头粉、明矾甚至木屑,番茄酱里可能有大量的防腐剂,牛油里可能含有剧毒,谁都不确定哪一口会令人丧命。

结果,竟然有几十位勇敢者报名参加,经过筛选,确定了12位年轻健康的男性。


“毒物小组”合影

他们被分为两组,一组吃不含防腐剂的健康食品,一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防腐剂。

自1902年起,连续5年,防腐剂小组的成员们从硼砂开始,试吃了各种防腐剂,在经历过不计其数的腹痛、呕吐、腹泻、发热后,幸运的,没有人因此丧命。

威利也收集到了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大剂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害,并写出了《纯净食品及药物法案》(Pure Food and Drug Act)的草案。


“毒物小组”吃饭场景

1905年,威利和食品安全活动家爱丽丝·莱克丽合作,希望说服罗斯福总统,通过《纯净食品及药品法案》。

罗斯福总统提出,如果收集到足够的公众签名,他就会努力通过这份法案。

于是威利和莱克丽开始四处宣讲,但效果并不如意,这时一部名叫《丛林》的小说横空出世,震动了整个美国,也为《纯净食品及药品法案》的通过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05

小说《丛林》

《丛林》的作者厄普顿·辛克莱是《理论呼声》杂志的作者,1904年芝加哥屠宰业工人大罢工,他受派前往调查写作。

他在屠宰场中卧底七周,大量接触了工人、各级主管、老板,他将这些经历进行整理,第二年出版了《丛林》这部小说,书中的描绘令全美国人民震惊:

香肠的原料根本得不到保证。那些香肠就像古老的欧洲香肠一样,一点也不合格,而且还发霉、腐败。工人们在原料中加入绷砂和丙三醇,扔进储料器做进一步加工,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地上、泥土上、木屑里,肉扔得到处都是,工人们随意踩踏,随口吐痰,不知道有多少肺部细菌。有的房间里有成堆成堆的肉,当屋顶漏雨时,雨水滴落在肉上,老鼠们还会在肉上跑来跑去。这些储藏室光线很暗,但是,工人可以用手将肉堆上干了的老鼠屎拨掉。老鼠很讨厌,因此打包工会用有毒的面包喂它们,老鼠就死了。于是,老鼠、面包和肉一起进入了储料器。这不是谎言,也不是开玩笑。工人们会把肉铲到手推车上,即使看到老鼠,他们也懒得拿出去。香肠里原料丰富,不只有“美味的中毒老鼠”。

辛克莱本来是想勾起大家同情工人阶级的心,却不料击中了大家的胃

罗斯福总统就是其中之一,帮助辛克莱出书的双日出版社给罗斯福寄了一本样书,传说罗斯福总统是边吃早饭边读的,突然他大叫一声“我中毒了!”紧接着,就把吃了一半的香肠扔出了窗外。

《丛林》一书在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让威利和莱克丽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收集到了一百万个签名。

1906年6月30日,《纯净食物及药物法案》正式通过,它要求商家在生产时必须通过安全卫生监测,并需要将食品药品的配料成分标注在包装上,而那些有成瘾性的物质,比如酒精、吗啡等物质,则需要加注剂量和浓度。


《纯净食物及药物法案》

法案通过后,威利率领农业部化学局肩负起了监督的责任。1930年,这个部门被重新命名为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FDA

FDA成立后不久,各国也纷纷成立自己的食品药品管理组织。

如今FDA已经是全世界最权威的食品药物审查部门,被称为健康守护神,从疫苗到药物到食品再到化妆品,为全人类提供了良好保障。

如今,当我们看到包装袋上面的各种配料成分、营养信息、过敏源时,都应该感谢一下威利和他的12人“毒物小组”!


以上

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

来自公众号费米科学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krb43306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