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初中物理中考考点梳理)

发布日期:2024-12-22 08:28:24     作者:小时候很帅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ldk261234.html     违规举报

考点一、常见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

1.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示意图


注: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是放热过程。

2.“白气”现象的辨识:“白气”不是气态,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具体形成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如冬天口中哈出“白气”、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白气”;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如冰棒周围冒“白气”、深秋湖面出现“白气”。

应 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D.夏天冰棒冒的“白气”,这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3、 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4、夏天,剥开冰棍纸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这种现象属于( )

A.升华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5、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考点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如:烘干机烘干湿衣服;

2.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如:吹风机吹头发;

3.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如:晒粮食、衣服时将其摊开。

应 用:1.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3、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考点三、熔化、凝固图像的理解

1、晶体

(1)举例

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2)熔化

①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②图像


③图像解读

AB段:温度升高,为固态;

BC段: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态,熔点为T1; CD段:温度升高,为液态

B点:开始熔化;C点:完全熔化

(3)凝固

①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②图像


③图像解读

DC段:温度降低,为液态;

CB段: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态,凝固点为T2; BA段:温度降低,为固态;

C点:开始凝固;B点:完全凝固

2、非晶体

(1)举例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2)熔化

①条件

吸收热量

②图像


③图像解读

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3)凝固

①条件

放出热量

②图像


③图像解读

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应 用:1、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

A. 水全部结成冰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ldk26123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