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的基本知识(子线到底该用多长)

发布日期:2024-12-22 05:02:38     作者:坠入黑暗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ldp480946.html     违规举报

关于子线到底应该用多长的问题经常会在一些钓鱼人的社交媒体看到,也有不少钓友会热心回答并且都回答得还不错蓑笠哥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关于子线长度的内容,觉得自己经验还不够丰富,驾驭不了这个充满变数的课题:问题很简单,但是答案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子线的基本知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子线的基本知识

关于子线到底应该用多长的问题经常会在一些钓鱼人的社交媒体看到,也有不少钓友会热心回答并且都回答得还不错。蓑笠哥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关于子线长度的内容,觉得自己经验还不够丰富,驾驭不了这个充满变数的课题:问题很简单,但是答案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

子线长度需要灵活调整

但是现在觉得至少应该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一下,谁又敢说能完全吾透呢?不过需要说在前面的是:这只是蓑笠哥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并不一定正确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有不同见解的钓友,我们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讨论一下。

首先子线的长度要跟根据鱼儿的个体大小决定

不少攻略里面都说钓鲫鱼应该用多长子线,钓鲤鱼应该使用多长子线。其实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后面的内容会具体讲到,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数:相同品种的鱼个体相差挺大!就拿鲤鱼来说,一两斤的很多,几十斤的也有不少,如果一概而论肯定是不行。总的原则就是:个体越大,使用的子线可以越长。下面分情况介绍一下:

小杂鱼;对折后10CM以内吧,比如鳑鲏、白条、马口等等,长一点也没有太大关系,反正它们吃口猛。

1斤以内的鱼;对折后15CM以内没有问题,比如大板鲫、小鲤鱼、罗非。短一点的子线出口清晰一点,这样我们抓口就会及时一点。

1斤-5斤左右的鱼;对折后20CM左右,还需要根据鱼品种不同灵活调整,后面内容会讲到。

5斤以上的鱼;这种个体比较大的鱼其实纠结子线长短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只要不是太短的话对它影响不大。对折后30CM-100CM都是可以的,根据后面讲到的品种和水深灵活调整。

不同的鱼子线不同

调漂方法不同子线长度不同

这里只分析两种情况:调灵和调钝。原则上来讲,调钝的子线应该要比调灵的子线用得短,大约短50%左右就行。比如钓大板鲫调灵对折后用15CM长的子线,那么调钝的话8CM左右就可以。这是因为调钝太长的子线会让吃口的动作很难反应到浮漂上,只能等它吃死口之后才知道中鱼,尤其是子线卷了之后。

调漂也影响子线长短

鱼的品种不同子线长度不同

这一个也要结合鱼儿的大小来定,但是我们可以假定一个理想状态,因为我们设定目标鱼之后没办法控制上钩的目标鱼个体大小。不过有一个方法就是:上了五六条鱼之后,评估一下平均大小,然后再选用合适长度的子线。再或者你对目标钓点比较了解,可以提前绑好。

鲫鱼对折后15CM左右;

鲤鱼对折后25CM左右;

草鱼对折后40CM左右;

罗非鱼对折后15CM左右;

鲮鱼对折后12CM左右,梅州钓法4CM左右;

目标鱼不同子线不同

根据水深调整子线长度

蓑笠哥之前看过不少教程,基本都是说越深子线应该越长。这一点是可能和大家有一点不同的看法:越深子线越长越容易缠线,最后导致子线打结卷曲。其实只要我们对象鱼没有变,深浅对子线的长度变化要求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水里面的线越长,鱼儿吃口反应到浮漂上面会越慢、越不清晰,如果还把子线加长的话会更甚!

一般情况下,蓑笠哥不会根据水深调整子线的长度,对最终渔获没有帮助而且可能还会有缠线的麻烦。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还会缩短子线的长度,比如没看到口就中鱼(调灵前提下)。

水深对子线长短影响不大

关于其他子线的灵活运用

跨水层子线;有时候我们在鱼儿水层不明朗的时候,需要跨水层搜索鱼层。这个时候就需要跨水层子线了。听起来很高端,其实挺简单:就是两个钩距拉大很多!比如钓草鱼的时候有不确定是到底还是半水的时候,双钩的距离可以加长到50CM甚至是一米,这样两个钩子所在的就不是一个水层。钓鲢鳙的时候也可以在搜索鱼层的时候把双沟的距离拉大到30CM-50CM左右,这样会更快速地找到鱼儿所在的水层。

铅皮上拉增加子线;有时候会发现子线短了,这个时候没有必要换,将铅皮像上拉,锁高一点其实效果差不多的。

钓大物最好不用子线;也就是说直接用通线,钓过大物的老钓鱼人应该都懂。如果主线子线分离会多增加几个结,我们都知道线的结节拉力不好,少一个结少一半跑鱼概率。

最后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分享给其他钓友看看哦。如果你也喜欢钓鱼,欢迎关注蓑笠哥——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人。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ldp48094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