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人脸识别智能门锁本地模式(最具性价比人脸识别门锁)

发布日期:2024-12-31 09:12:43     作者:我诅咒迩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lfo319331.html     违规举报

目前,对于智能门锁来讲,人脸识别是可以做到无感开锁的最理想捷径。

众多解锁方式中,指纹需要按上手指、NFC要贴近NFC标签或者手机、手环,密码则需要一位一位输入,只有人脸识别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站在门前就可以自动解锁,然后直接开门即可。


今天要讲的,就是小米刚刚推出的高性价比人脸识别智能门锁。

首先来看一下外观和做工。


门锁的造型整体为简约、大气设计,整体感很强,前面板顶部是3D结构光传感器模组,具有简单的屏幕和键盘。



当然还有门铃。


把手内部是指纹传感器,下部有应急供电口(USB Type-C)和喇叭。


后面板把手有开门按钮,上部打开有电池仓(安装10节5号电池)、设置键、重置孔等。


下方有应急开门旋钮和童锁。


门锁整体手感不错,质感十足。

说到人脸识别这个功能,本身是很棒的,但是如果人脸识别速度慢了,就非常容易尴尬。这也是这只门锁所致力解决的地方。

它采用10nm制程的NPU芯片来实现人脸识别。NPU芯片是2017年被用在华为手机上作为专门处理视频、人像的芯片,大家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这种芯片擅长处理图像,因此放在门锁上可以深度处理人像,大大降低功耗,实现快速精准识别且功耗很低,所以这只门锁达到了1秒即开的识别速度,是目前行业人脸锁解锁速度最快的解锁速度,这也是这只锁最显著的特性。1秒解锁,带来的感觉就是对于录入了人脸的用户,只要站在门前拉门即可,就像门没锁一样,带来的体验是非常棒的。

当然,人脸识别就不能不提安全。

这只小米人脸识别门锁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装备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采用3d活体检测技术,也就是说,就算是化妆或者发型改变了,也不会影响识别,这一点爱美的女性朋友可以放心了。同时它通过BTCT金融级认证,可以保证人脸识别的安全性。硬件方面,这只锁采用安全监测电子锁体,可以检测多种门锁状态,例如:门未关,门虚掩,门被撬,门锁被破坏,多次密码或者指纹错误等,且可以第一时间发送给用户,后面会降到,这些都可以作为联动条件。


机械方面,锁的离合内置、主控后置,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即使锁的前面板被破坏,也是一把完整的智能门锁,也无法被打开。同时还支持关门自动上锁,安全性更高。

当然,这只人脸识别智能门锁还保留了指纹、密码、蓝牙开锁方式,同时依然支持直插式C级锁芯,依然有钥匙作为应急开锁手段。

对于人脸识别,功耗这事不能不提。

因为人脸识别的传感信息量大,运算需求比指纹解锁高许多,所以续航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人脸识别智能门锁X使用两个锂电池的形式来保证续航。但是这款人脸识别智能门锁新品因为NPU的采用,加上所提的低功耗,让续航大大增加,可使用6个月。


小米体系内的产品,联动是必须的。这只小米人脸识别智能门锁支持wifi和蓝牙两种协议,在米家APP中管理,界面如上图。蓝牙可以实现低功耗,通过蓝牙网关实现和其他设备的联动,有蓝牙网关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即可。在没有蓝牙网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wifi来联动,当然,wifi的功耗比较大,笔者更建议使用蓝牙,毕竟现在用小米的,家里大概率会有多台蓝牙网关产品。

就联动来讲,其实智能门锁是入口型产品,因为可以提供人员身份,且关系到智能家居中最为重要的人员存在状态信息。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家中有人无人、具体是谁,这个信息对于智能家居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基础性的,而智能门锁则是提供此信息的重要组件。


上图为联动条件,可见小米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的联动功能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的动作都可以作为联动条件,应该是目前联动方式最为全面的智能锁之一。当然,基于安全性的考虑,这只门锁不支持联动开锁。


从功能角度看,新款人脸识别智能门锁不支持NFC 解锁,并且没有 AMOLED 屏幕与摄像头监控、实时对讲等功能。一定程度上,其实NFC解锁就无所谓了,反正不如人脸识别方便,且如果对摄像头监控和实时对讲有刚需,笔者建议增加智能猫眼。

如果总结一下的话,总体来看,这只小米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的价格优势明显,性价比足够强大,值得选购。最后附上优缺点。

优点:

识别开锁速度超快,1秒解锁,目前最强,无感开锁的体验非常棒。独立NPU处理器,低功耗锁体,6个月长续航。联动条件丰富。

缺点:

不支持NFC解锁。不带摄像头,无法实现智能猫眼功能和实时对讲。,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lfo31933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40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