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一生(蚂蚁的智慧)

发布日期:2025-02-23 03:11:33     作者:她会走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lnl320769.html     违规举报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会有蚂蚁的踪迹。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没少跟它们打交道。仔细观察过蚂蚁,发现它们有六只脚,两根触角,其中脚呈放射状支撑一边各有三只脚支点集中在胸部与其生着大颚的头部非常接近。


因为它们长相接近丑陋,加之又极为弱小所以小时候从不将它们放眼里,经常会玩弄它们于股掌之间。直到有一次正巧碰上一只蚂蚁觅食改变了我的看法。只见它拖着一块食物奋力前挪,而这块食物足足要比它身体大好几倍,但坚忍顽强的蚂蚁毫不泄气,攻坚克难,终是完成任务,凯旋而去。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连绵,蚂蚁虽小,耐力着实惊人,不可小觑。

不可小觑的又何止是蚂蚁的耐力,它们齐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团队精神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著名的生物学家威尔逊在描写蚂蚁与马蜂的斗争时,曾做过这样深情的描述:

一只肥大的马蜂悠闲地停在一个角落里休息。忽然,来了一只小蚂蚁,它发现了这只马蜂,便爬上去,咬住马蜂的翅膀,拼命想把马蜂拖走。可是,体形巨大的马蜂一点也不把这只小蚂蚁放在眼里,马蜂快速地抖了抖翅膀,一下子把蚂蚁弹得老远。于是,那只小蚂蚁只好悻悻离去。


可是一会儿,那只小蚂蚁又回来了,身后还有一大群黑压压的蚂蚁风尘仆仆地赶来,把马蜂围得插翅难飞。马蜂顿时慌了手脚,拼命晃动翅膀,准备逃跑,但蚂蚁们一拥而上,紧紧咬住马蜂,和它扭作一团。渐渐,蚂蚁越来越多,爬得马蜂满身都是。最后马蜂只好束手就擒,被蚂蚁活活地抬走了。

除此外,蚂蚁还具有精确的计算能力。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马斯顿博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分成三段,第二段是第一段重量的两倍,第三段又是第二段的两倍。他把三段蚱蜢分别放在蚁穴的不同地方。当蚂蚁发现了这些食物后,分别返回洞中告之同伴来搬运食物。大约40分钟以后,各部分蚂蚁都来到了现场,马斯顿分别记录了每一块炸蜢上的蚂蚁数,三段分别有28、44、89只蚂蚁。很明显,报信的工蚁对每段食物的重量和体积进行了估算,搬运食物的蚂蚁数与每段食物的重量成正比。可见,蚂蚁本领的高明实在令人惊诧震撼。


蚂蚁拥有坚忍的耐力,团结的精神以及精准的计算能力,无疑这些都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然而,它们还具有生存以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感情,道义。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后,可以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拿回家供给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分享:一只蚂蚁如果不幸在外面丧生,另一只蚂蚁看到后绝不会让自己的兄弟姐妹抛尸荒野。那种如战友,似兄弟姐妹般深情厚意的流露,让我们人类看后,也是自叹弗如。

可见,在蚂蚁的身上,确实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人类好好学习与借鉴。

这些优点可以说是一门深厚的生存哲学,它里面蕴藏着无比丰富,卓越的智慧。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智慧,细如尘埃的蚂蚁,承受了恐龙灭绝的灾祸,历经了无数个古生物绝种的年代,却依然世代繁衍,在地球上顽强。地生存1.2亿年,成为地球上生存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

生命的顽强塑造了一支日益壮大的队伍,蚂蚁的群体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阡陌纵横处,小溪山涧旁,野草花丛中,冷僻山坳里,随处可见它们忙碌,乍隐即现的踪影。

望着它们渺小而不可忽视的身影,不禁想起古书《旧约圣经》中的这么一句话:“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可以得到智慧。”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lnl32076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