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有智慧(为什么你知道得很多)

发布日期:2024-12-23 12:31:40     作者:那悲伤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lnw312900.html     违规举报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丨郭茵 · 主播丨苏木


信息、知识,在这个时代越来越易得。

当你不了解某个知识,上网百度或者知识付费,分分钟“涨知识”;

当你没有时间读书学习,听书、读书平台任你选,“碎片”时间也能增值。

然而,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带来的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内心的焦虑——因为它毁掉了人的主动搜索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那么,当我们知道得越来越多,是否也获得了同样多的智慧呢?


内观己心

知识有不同的层次

庄子根据知识的本质,将知识归纳为大知与小知两大类:

大知闲闲,大言炎炎——大知识综观全局,广博通达,看似无用却“无所不能”。比如关于天、道的知识。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小知间间,小言詹詹——而小知识分门别类,精细琐碎,喋喋不休,废话连篇。如诸子百家的学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这些知识都是彼此区分,且是受时空束缚,是相对的,暂时的。

正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庄子·齐物论》)

大多数人拥有的都只是“小知”。如盲人摸象,摸到了一根大腿上的毛,却误以为认识了整头大象(大知),还不知天高地厚地扩大其“功效”,结果不仅蔽于一枝,而且徒增口舌和纷扰。

外察世界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叔本华


如果一个图书馆的规模很大,但没有按书架号分类,全部书籍都堆放在一起,那么它可能还不如一个井然有序的小书店。

独立思考就像书籍的索引号一样,能够将吸收的内容消化掉,把它们进行分类,以供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可是很少有人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单纯阅读上。

只而有通过独立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被我们理解和确证,并且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由此逐步增进了智慧。

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支离破碎的,他们的观点不统一,在这一个问题上是一个价值标准,在另一个问题又是另一个标准。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作为核心支撑的观点,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成系统。


启迪多元思维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人是认知的吝啬鬼,当找到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时,就会停止寻找更深层的原因,以节省自己的认知能力。

在《民主与教育》一书里,杜威指出反省性思维的另一层含义:只是思考,但不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不是充分的思考行为。

我们需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别人充分了解。这时候,思想的力量和缺陷才会显露出来。“一个孤独存在的人很难或不能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省,也不可能从中总结出清楚明了的意义来。”

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有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还有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

这个原则叫做“721原则”。

碎片化学习对于10%的信息接收非常有用,而剩下独处练习的70%和讨论的20%,则需要留出大量时间来系统学习。

正心正举

打破壁垒,方得智慧

只有将人文与科学的“任督二脉”打通,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而打通二脉的关键是哲学,在东方文化中,亦称之为“道”。

易学称之为——不易

佛学称之为——空性

道家称之为——无极

儒学称之为——空空如也

西方哲学称之为——本体

数学称之为——零

物理称之为——波粒二相性

……

万物互联,万法归一,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都在讲世界的本源问题!

扩大格局,精进人生

首先,要保持“提升认知的意识”,对认知这个世界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信息;

其次,扩大提升认知的范围,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把心扉对着全世界、甚至全宇宙打开,这样就有了大眼界和大格局;

想象着自己的心是对着整个宇宙开放的,尽管眺望自己人生的远方甚至终点,来想想看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

从“知道”到“知行”

无论是圣人也好,凡人也罢,懂得道理再多,不去实践,不去尝试,永远只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永远是不切实际的。而不能在实践中得以验证的道理,便不是真正的智慧。

对于基督的教诲、释迦牟尼的教诲、希腊哲学、中国孔孟之道等等人生哲学,很多人都学了不只一种,作为知识,大都能够理解其中的义理。但是,对于圣贤的教诲,对于种种人生道理,如果只是作为知识掌握,并没有什么价值。

必须用这些教诲来告诫和勉励自己,不仅用理性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且要不懈努力,将哲学渗入自己的理性之中,从内心真正接受、认同,使之成为自己的血肉。


拨迷见智

在文盲被逐渐扫除的今后,取而代之的恐怕会是普遍的“智盲”。

开启自在之门

知道,是由简至繁;智慧,是由繁入简。

检验一个人有没有智慧,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拐弯抹角的揣测,只需要看他有没有做到:

健康、快乐、幸福;

乐观、积极、向上。

那么,你人生的智慧是什么呢?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本文由正心正举研究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lnw31290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0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