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从哪三方面来写藏戏(藏戏不应止步于)

发布日期:2025-02-08 08:02:01     作者:崩牙姐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mmg118903.html     违规举报

中国西藏网讯 8月12日,2018年雪顿节藏戏表演暨第七届西藏自治区藏戏展演迎来了第二个演出日,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一如既往吸引了一大批喜爱藏戏的群众。


图为宗角禄康公园内进行的藏戏表演

藏戏作为拉萨雪顿节期间最精彩、最受观众欢迎的表演,一般从雪顿节第二天开始,在罗布林卡、宗角禄康公园进行演出,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一直唱到暮色降临。因此,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雪顿节在热爱藏戏的百姓看来,有点像是“藏戏节”。人山人海的看戏群众,以中老年观众居多。如何保护、传承藏戏,让年轻人对藏戏更加感兴趣?这似乎成为藏戏工作者们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图为嘎东藏戏队老师扎西旺堆正在演出

“到现在我已经演了近67年。”今年79岁高龄的嘎东藏戏队老师扎西旺堆正在拉萨宗角禄康进行西藏八大藏戏之一《曲杰诺桑》的演出,他身姿矫健、动作灵活,如果不是从藏戏面具后面漏出了几缕飞舞的银丝,丝毫看不出他已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他说,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自己平生所学的所有藏戏曲目做一个汇总后出一本书或录一个系列视频,尽其所能为藏戏传承做一份贡献。在年轻人中深入推广藏戏,使之得以传承,不仅是扎西旺堆的心愿,很多藏族年轻人对藏戏文化的传承也有过思考。

“大部分这种藏戏,我们第一次听只能听懂60%左右。”正在上大二的普布扎西看着人群中间聚精会神看藏戏的父亲,满脸无奈的说道。普布扎西的问题,也正是许多藏族年轻人看上去并不那么热爱藏戏的原因。

据了解,在西藏的八大传统藏戏中,真正出自西藏民间故事和正史的只有三部,分别是《朗萨雯蚌》、《卓娃桑姆》、《文成公主》,其他都是取材于佛教经典和历史传说,是以传记形式记录剧情的,没有一定文字功底的演员,很难解读剧情,一般观众更是只能看个大概。而且,藏戏表演也存在一部分民间藏戏剧团所演剧情不完整,唱腔台词不规范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对于传统故事和佛教经典不是那么熟悉的藏族年轻一代,对藏戏才缺少了“共鸣”。


图为八大藏戏之一的《朗萨雯蚌》完成舞台化、数字化之后的演出效果

近几年来,西藏自治区开始尝试不断改善和优化传统藏戏的演出内容及演出形式,并完成了对八大传统藏戏的系统性编写。

据报道,2016年9月,西藏首次完成了对传统八大藏戏剧本的首次编写。对藏戏剧目中角色的身段、唱腔、剧情以及人物在不同场景的情绪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2017年,西藏自治区相关文化单位开始对藏戏进行规范性的改变,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看习惯。随着八大藏戏”之一的《朗萨雯蚌》完成舞台化、数字化后,“八大藏戏”中已有半数完成改编,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表示,2020年八大藏戏将完成全部改编工作。“这些完善和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原来的故事。”

相信随着藏戏发展的不断完善,藏族年轻一代中会有越来越多人喜爱藏戏。只有这样才能让藏戏真正“活”起来,在年轻人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正如班典旺久所说,要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止步于“保存”,更应不断提升、优化、完善艺术。(中国西藏网 记者/索朗加措)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mmg11890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