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嘴子和保定府(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发布日期:2024-12-22 08:08:27     作者:世味煮成茶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mrc308193.html     违规举报

明末清初时,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叫“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北京、天津、保定三地人的不同性格。

“京油子”,这难道不是说北京人油腔滑调,会抖机灵吗?

“卫嘴子”,这难道不是说天津人嘴皮子好使,口若悬河吗?

“保定府的狗腿子”,这难道不是说保定人喜欢在官府衙门当差吗?


其实,这种理解是大错特错的。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剪除鳌拜,悄悄地在内廷设立了一支善扑营。善扑营从八旗亲贵中选拔一群身强力壮的少年组成,在宫内陪同皇帝练习“布库”。“布库”是蒙古语,就是汉语中“摔跤”的意思。1669年5月,正是这群鳌拜根本看不上眼的少年,在武英殿内将鳌拜拿下。


善扑营立下了大功,得到了丰厚的奖励。此后,善扑营成为了皇帝的贴身侍卫,并经常为皇帝表演摔跤。他们的待遇也非常好。善扑营存在了200多年,一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才被解散。

善扑营的规模不大,只有300多人,但是里面都是摔跤高手。善扑营解散后,这些摔跤高手流落到了全国各地。当时,北京、天津、保定,是北方最大的三座城市,因而有许多摔跤高手来到这三座城市谋生。他们在当地落脚后,会招收弟子,传授摔跤技术。

于是,从宫廷里流出来的摔跤技术就在北京、天津、保定三座城市落地生根。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天津、保定三座城市的摔跤选手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摔跤风格。

善扑营流落到北京的摔跤高手最多,他们不但身强力壮,而且摔跤水平很高,身体灵活、油滑。寻常人等,与北京摔跤选手进行比赛时,一碰到他们的身体就被滑走。

长此以往,人们就送了这些北京摔跤选手一个外号“京油子”。


天津离北京很近,从善扑营流落到天津的摔跤高手也有很多。外地人与天津人摔跤时发现,天津人在摔跤之前,会用嘴舔一舔指甲。外地人不解其故,于是“卫嘴子”的说法就不胫而走。

事实上,用嘴舔一舔指甲,是为了保护指甲,防止在摔跤时将指甲给劈了。这跟拳击比赛时,运动员会戴上牙套保护牙齿是一个道理。


从善扑营流落到保定的摔跤高手并不多,可是,保定摔跤风气很浓厚,有悠久的摔跤历史,本地有很多民间摔跤高手,摔跤技术最为巧妙。在比赛时,两位选手敏捷地靠近,手一搭上就立即摔倒,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保定摔跤讲究速度,要求快捷干脆,以快打快,瞬间结束战斗,因此被称为“保定快跤”。

“保定快跤”有一种技巧,叫“勾腿”。这技巧使出来,能迅速将对手放倒在地,取得胜利。就这样,人们称赞为“保定府的勾腿子”,与“京油子”和“卫嘴子”并称为摔跤界的三大流派。可是,当“保定府的勾腿子”传出去后,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传变了样,变成了“保定府的狗腿子”。


当然,不管是北京、天津,还是保定,他们的摔跤流派,都是中国武术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百年来,北京、天津、保定三座城市都走出了许多杰出的摔跤高手,如北京的沈友三、熊德山、单士俊、满宝珍等人,天津的李瑞东、穆祥魁、刘少增、卜恩富等人,保定的平敬一、马蔚然、张风岩、常东升等人。其中,常东升曾经在1982 年组织世界摔跤协会并任会长,被尊为“世界摔跤之父”。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mrc3081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