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特点及打法(灯谜基础知识篇)

发布日期:2025-01-22 03:32:14     作者:热感来电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nhu440212.html     违规举报

灯谜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表现在其千变万化的性质,因此猜法也比较多,这里稍加整理,争取能条理性和系统性地介绍一下灯谜的具体猜法,使大家在这项文化游戏中做到有条不紊。

在这之前先说一下灯谜的两个忌讳。

第一,谜底和谜面不能雷同,也就是说谜面上出现过的字,在谜底中不允许出现,谜目中的字不在此限。如果谜底和谜面中有雷同的字,在灯谜专业术语中称为“露春”,是违法灯谜规则的。

但这个规则有时候也能暗示破谜的思路,比如这条灯谜:“悬崖勒缰,国家名一”,乍一看好像没有头绪,仔细看就发现制谜人故意在成语“悬崖勒马”中,将“马”字换成了“缰”字,会不会谜底中有一个“马”字呢?按这个思路稍作联想,得出谜底“危地马拉”。

第二,必须利用字义的别解,不能一问一答。比如有人曾经出过这样一个谜面:“金星,成语一”,谜底是“度日如年”,懂天文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因自转轴跟其他行星不同,金星上的一天等于其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确实是度日如年。这个灯谜的误区就是采取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属于失败的灯谜。


熟悉以上两个忌讳后,我们来介绍灯谜的猜法种类,共有四类,分别是:字义分析类、字形分析类,形义综合类、特殊分析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种类,下面结合灯谜实例来介绍。

一.字义分析类,这里介绍解析法、归纳法、喻义法、反扣法、问答法、承启法六个方法,下面结合实例介绍。

1.解析法,谜面比较简短,谜底对谜面做解析。例如:

积食 (口语一),正面解析,积食就是消化不良,吃的东西不能消化,谜底便是“吃不消”。

服 (唐诗一句),谜面既可当做服装,也可当做吃的意思,如口服。于是谜底就是“身上衣裳口中食”。

2.归纳法,归纳概括谜面所示各条件和概念,即可得出谜底。例如:

酸甜苦辣咸 (中药材一),归纳谜面所示的概念,是五种味道,于是谜底就是“五味子”。

桃李迎春 (酒名一),谜面当做桃花、李子花、迎春花解释,归纳为三种花,谜底为“三花酒”。

3.喻义法,此类谜面往往有现成的含义,猜谜时要避开本意,按其比喻的意思来思考。例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人物一),谜底是“史可法”。

4.反扣法,以上都是正面意义相扣,本法则是反面相扣,谜底中一般含有谜面的反义词。例如:

严把质量关 (成语一) 谜底是“不可造次”。

5.问答法,此法以谜面提问,谜底回答的形式,生动有趣。例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 (成语一)谜底是“对答如流”

6.承启法,也就是承上启下法,此法跟问答法有些接近。例如:

桃花泉水深千尺 (成语一) 谜底是“无与伦比”,借汪伦中的伦字承上启下。


二.字形分析类,这里介绍组合法、分解法、增字法、减字法四个方法。

1.组合法,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偏方部首或整字组合到一起得出谜底的方法。例如:

破格选人才 (字一),谜底是“财”,其中“破格”理解为方格下面破开,再将“人”字和“才”字组合进去。

先乘除 (字一) ,谜底为“垢”,谜面含义为先乘除后加减,加号和减号组合成土字旁,跟“后”字组合一起。

2.分解法,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偏方部首分解开来得出谜底的方法。例如:

杂 (五字俗语一),谜面分解,得出谜底“八九不离十”。

一笔俩字 (植物一) 谜底为“毛竹”。

3.增字法,以谜面上的字适当增加字或偏旁。例如:

冈 (原材料一),谜底是“合金钢”,“冈”字加一个金字旁。

4.减字法,以谜面上的字适当减去字或偏旁。例如:

拆去一点 (银行词汇一),谜底是“存折”。

三.形义综合类,既看字义,兼看字形,为前两大类的综合。例如:

龙 (成语一),谜底是“充耳不闻”,谜面的“龙”字下面加一个“耳”字,便是“聋”字。

有了儿子,便是老子 (食品一),谜底是“木耳”。“木”字加“子”字,是“李”字。李耳是我国古代道家创始人,称“老子”。

四.特殊分析法。根据谜面字的笔画特征或其他特征猜出谜底。例如:

听着像爸爸,看着像妈妈(字一),谜底是“妇”。“妇”字读音像“父”,含义却是女性。

组织计划,不可小看(口语一),谜底是“十六大”。谜面里的“组织计划”,理解称计算“组织”二字的笔画,共十六画,不可小看就是“大”。


最后要说的是,灯谜的谜面不会提示猜法,所以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猜法,全面掌握、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才能提高灯谜水平,同时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

最后祝愿各位利用灯谜这个趣味性游戏,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nhu4402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