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甜称承受无法承受的痛苦(景甜自曝坏毛病)

发布日期:2025-01-22 02:59:26     作者:孤独变酒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nne456322.html     违规举报


作者 | 木人

前阵子,在综艺《姐妹们的奇幻沙龙》中,独立艺人莫寒,表示在三十岁之际,想要转型创业,即使过程艰难,但是在低谷期,她选择和姐妹痛哭,也不会对父母倾诉。

莫寒表示,自己是“报喜不报忧”的人,如果跟父母说了,他们帮不到自己,只会徒增他们的担心,希望事情做成之后再告诉父母。

关于自己的创业计划,没有跟父母沟通过,是因为害怕他们提意见。


景甜则表示,父亲做生意,母亲是法官,有这样的父母,想创业更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

她自曝说:“我以前也有这个坏毛病,敷衍了事,工作忙起来,他们打电话过来,就‘知道了知道了’‘忙着呢’‘好,挂了啊’”。


“报喜不报忧,并不应该成为我们回避与父母沟通的借口和说辞,其实父母才是最懂你生活中那些忧虑的人。”

话题一出,微博上引起热烈讨论。

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就是这样。



原来,我们都“同病相怜”。

想起之前看过的新闻:一个孩子误吞哨子后,就因为怕父母骂,整整隐瞒了20年!太让人心疼了。

那些报喜不报忧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害怕父母过度担心,有的是害怕父母训斥苛责。

尹建莉老师说,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那个习惯报喜不报忧的孩子,其实心里比谁都苦。

01

那个遇事习惯自己扛的孩子,心里有多苦?

没有人喜欢所有事自己扛,只不过因为日积月累的无奈,习惯使然。

当不堪重负,便选了下下策。

《我在他乡挺好的》中金婧饰演的胡晶晶,在生日当天跳楼了。

为什么跳楼?当好朋友抽丝剥茧之后,发现她失业、失恋,还身患抑郁症,为此背上高额债务。

没人知道,她乘坐地铁去参加生日宴的路上,被小女孩弄脏漂亮衣服,走出地铁,把衣服扔进垃圾桶,走上一处高台时在想什么?

此时,得知胡晶晶欠钱的妈妈,从家乡打来电话,劈头盖脸一顿指责:

“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欠了那么多钱?”

“你怎么就不能让妈省省心呢?我要是早知道你这样的话,我就不应该让你去北京。”


之后,胡晶晶毫不犹豫纵身一跃。

发现女儿的经济问题,不关心女儿,给予安慰,只会简单粗暴先吼再骂,实在令人心寒。

孩子还未好好开口,就被堵住了倾诉的嘴,只好欲言又止,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原本以为父母会是最后的安慰,没想到却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家庭本该是温暖的港湾,父母却成了冰冷的象征。

时间长了,孩子痛了,病了,伤了,累了,再也无心开口,习惯了自我消化。

没有人喜欢把所有的痛自己扛,只是苦于无人分担罢了。


02

因为开口之后更苦,所以不敢开口

孩子受伤之后为什么不愿、不敢向父母开口?因为开口意味着二次伤害,心里更苦。

育儿专家杨樾说:很多中国家庭有一种奇怪的逻辑,孩子在外被欺负了,家长总是先数落自己的孩子。

批判型:“为什么别人不被欺负,就欺负你?”

马后炮型:“告诉你,你不听,活该。”

孩子受伤后求助父母,求的是安慰、温暖,得到的却是训斥打骂,那么孩子何必自讨没趣、扩大伤口呢?

家庭治疗师李松蔚曾讲过自己的事:

小学时因为用眼姿势不正确,导致看不清黑板,可是他害怕父母打骂,就没有告诉父母。

上课看不清黑板,就听声音,借其他同学的笔记。

每次检查视力时,为了蒙混过关,他甚至提前背视力表。

为什么不愿意告诉父母眼睛近视?

后来他反思,可能是觉得自己犯了错。而每次犯错之后,父母总是一味责备,对他毫不理解。

比痛苦更痛的是,最爱的父母火上浇油。


孩子犯了错、遇到困惑和问题,正是需要爱、需要帮助的时候。

如果父母习惯责骂抑或是冷嘲热讽,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慢慢地,孩子就缺少了对父母的信任,隐藏了自己的倾诉欲望。亲子间,也就失去了更多沟通的可能。


03

父母做好这3点,给孩子“报忧”的底气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遇事不愿意给父母说,那个不想吐露心声的孩子,就像是父母眼里撬不开的锁。

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给足孩子报忧、求助的底气了吗?

我们又该如何给足孩子这种底气呢?

用心看见孩子的需求

《理想之城》中,孙俪饰演的苏筱进入集团后,遭遇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困境,她打电话向父亲求助:“爸,如果有一天,我很成功,但变成你讨厌的人,这能叫成功吗?”

父亲告诉她:“筱筱,无论你变成什么样,爸爸都不会讨厌你的,你都是爸爸最爱的女儿。”


困惑时求助父亲,这样的“父女情”让人羡慕,背后离不开父亲一次次用心看见女儿的需求。

在苏筱面临失业时、遭遇失恋时,窝在家里处于失联的状态,父亲打不通电话,第二天就飞到上海去看她,给她准备喜欢的饭菜,安慰她。

看见孩子的需求,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看见,才会给予父母信任和信赖。

在孩子求助之时,给于鼓励和引导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中写过一件事。

杰里克放学回家,跟父母说:“我有个朋友很想去看一部电影,可是电影里有一些不太好的情节,但是他说,只要到了不该看的时候把眼睛闭上就可以了,你们觉得他这么做对吗?”

他父母没有说“你不要再跟他做朋友”之类的,而是主动听他讲了原委,因为父母知道那个所谓的朋友就是儿子自己,是他想要想去看这电影,于是给出了良好的建议。

当孩子求助时,读取到孩子背后的小心思,给予鼓励和引导,既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也打开了孩子未来“求助”和“报忧”的大门。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郑渊洁的《智齿》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女孩梁新在学校被冤枉偷东西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告诉我的父母,我要让父母来证明我的清白,洗刷我的冤屈。

这让老师很惊讶,也让很多孩子心生羡慕。

而事实上,孩子的这种底气来源于父母的无条件信任。后来,父母赶到学校,不仅给予了女儿信任,还通过努力洗刷了女儿的冤屈。

信任是相互的,父母先给予,孩子才会回馈以信任。

信任是温暖的,就像南风。当孩子接收到南风释放的温暖,自然愿意报喜也敢于报忧。


04

说到底,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拥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前提,是孕育一切美好的开始。

乐于报喜的孩子是积极的,敢于报忧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相信背后始终有接纳他的怀抱。

愿我们每个父母都能敞开怀抱,随时迎接向我们飞奔而来的孩子。

也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时、悲伤时,愿意选择奔向父母的怀抱。

—— End ——


作者:木人,家居小主妈一枚。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nne45632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