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锚定)

发布日期:2025-01-22 08:07:48     作者:为秂贤夫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nth116845.html     违规举报


今年,按规划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和科创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之年。大江东工作室发现,关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建成,最近有了一个标志性的印证:7月11日,在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前三强,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以上海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航运中心,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加速“东移”。

从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今年初调研洋山港时的表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还有更高追求:深化推动航运制度创新,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软环境。要主动靠前、积极作为,推动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各扬所长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开放合作中的整体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上海城市发展与航运带来的全球化密不可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从“基本建成”迈入“全面建成”的历史新阶段,已呼之欲出。


会场外,第16个中国航海日活动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举行。上午9时许,上海港所有船舶挂满旗并持续鸣笛1分钟,悠远的汽笛声响彻黄浦江上空。启动仪式后,明星舰船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以及 “海巡01”轮、“东海救204”轮、“海巡166”轮停靠国客码头,供市民免费参观,听专业人员讲解舰船历史和船舶知识,传播航海文化。黄浦江上,15艘帆船绕标巡游,以表演赛形式弘扬拼搏进取的航海精神……


2020年中国航海日活动,黄浦江上举行帆船展示活动。王雨青摄

一手牵长江、另一手牵世界,航运枢纽功能国际领先

首次跻身全球三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力从何而来?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国际航运市场主要运输方式,船舶大型化、经营联盟化、运输干线网络化渐成趋势,给国际航运市场和世界港口布局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东北亚地区港口之间围绕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十分激烈。

从黄浦江沿岸12个装卸作业区,到长江口的外高桥港区,再到东海上的洋山深水港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上海港完成了由河港向海港的“三级跳”。

为解决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上海研究建设吃水15米以上的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经过6年比较论证,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开工;2005年12月建成投产。从此,上海港拥有了7万吨至10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紧随其后,洋山深水港区二、三、四期工程相继建成并运行。而汇聚众多先进科技的四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正在运营的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为中国工程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洋山深水港区选址论证‘三管齐下’,是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为上海港发展赢得关键的10年战略机遇期。”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表示。

“假如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不上马,外高桥港区就会因为缺乏深水航道得不到有效发展,上海港在本世纪初就不可能以1000万标箱的水平跻身全球大港;假如洋山深水港项目不上马,那上海港只能止步于2000万标箱水平。”张林深为庆幸当年的“三管齐下”。

随着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向上游延伸,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长江港口体系逐步形成。南京以下“河港变海港”,长江中上游江海联运能力大幅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焕发新活力。

2017年,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的港口,2019年达4330.3万标箱,连续10年蝉联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一手牵长江,一手牵世界,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直达全球近300个港口。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

空港也比翼双飞。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成为我国客运量最大的航空枢纽,全球排名第四;货运量全球领先,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列全球第三。2019年,上海机场通航全球50个国家,通航点总数达314个。两机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两机场旅客吞吐量首超1.2亿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405.7万吨。智慧服务、自助服务设施更加普及,货运电子运单快速推广,旅客出行体验和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

“无人码头”不知疲倦连续作业,打造全球智慧港口新标杆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有一张走向世界的响亮名片——全球正运行的数十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汇聚众多先进科技的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堪称“集大成之作”。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控制系统总集成,中国企业都发挥着核心作用。


洋山四期码头全景。

今年前两月,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作业量不降反升。疫情之下,自动化码头作业优势明显。整个集装箱从船舶到堆场再到集卡均为无人化作业。相较传统码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整个集装箱装卸工艺无人化、智能化,避免了工人、内集卡车辆不足,也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码头作业能力基本未受影响。不知疲倦的“无人码头”,昼夜作业,完美跑完第一棒,高效完成特殊时期的各项装卸任务。

历时3年,洋山四期2017年12月10日开港试生产。作为自动化码头新标杆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标志着我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助推上海港巩固世界强港地位、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为了释放新产能,当时上港集团有两种发展途径,一种是先建传统码头,5-10年后再进行自动化改造,另一种是直接建自动化码头,逐步积累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经验。”严俊说,上港集团将科技创新视为重要核心竞争力,发展全自动化码头成为必然选择。

“洋山四期采用世界首创61吨双20英尺吊具的自动化轨道吊,与传统41吨轨道吊相比,效率高、循环能耗低,还可以在陆侧交互区实现自动化着箱,减少远程操作人员。”振华重工副总裁张健介绍。洋山四期的锂电池驱动AGV采用前沿技术,除了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还支持自我故障诊断、自我电量监控。


洋山四期自动导引车作业场景。

自动化码头有序高效运作,更需要软件系统全面配合。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设备控制系统(ECS),构成洋山四期码头的“大脑”与“神经”。

“随着运营规模提升,码头调度系统复杂程度呈几何指数增加。”严俊说,采用自主开发模式是个巨大挑战。一些国外软件供应商对参与洋山四期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但考虑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码头自动化改造对系统开发的兼容性、便利性,上港集团决心掌握自动化码头运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以“智慧、绿色、科技、效率”四个现代化港口建设关键词为主线,上海港口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近年来,仅上港集团就相继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14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百余项。集卡预约平台、受理中心平台、长江支线服务平台及全面实现集装箱业务无纸化操作……科技创新,让上海港智慧港口建设走在行业前列。

集聚产业要素,航运“巨舰”锚定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航运“软实力”也取得重要突破,供应链节点地位与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加速融合。2019年,上海的海事律所合伙人数量达629人,位居全球第四,接近一半的世界百强集装箱公司选择在上海设分支机构,上海航运保险业务规模首次超越老牌保险中心香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在“航运”。依托有170多年港航产业发展史的北外滩,在虹口区注册的航运企业从2007年的1600余家增长到2019年年底的4700余家;以陆家嘴地区为重点,浦东新区注册航运企业数近8000家。

2016年2月,由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重组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集团)在上海宣告成立,拥有船队综合运力、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油轮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4项“世界第一”,提高了我国国际航运竞争力,巩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这艘‘巨舰’扬帆启航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集团发展壮大搭建了广阔平台,为我们破浪前行提供巨大推动力。”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表示,集团的集装箱运输、能源运输、航运金融、装备制造、港口等专业公司总部相继落户上海。

得益于经济、金融、贸易等大环境优化提升,上海正吸引越来越多全球百强航运企业和国际航运组织,海事法律与仲裁、航运融资与保险、海事教育与研发、航运咨询与信息等服务能级进一步提高。

我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自1996年应运而生后,首创“一门式”通关服务平台,搭建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首发国际集装箱运价指数,填补国际空白,并逐步打造21大类涵盖各主要运输市场及船员薪酬、“一带一路”、船舶价格等主要指标在内的“上海航运指数(SHSI)”品牌……20多年来,上海航运交易所书写了中国航运业的诸多“第一”。


在北外滩白玉兰广场举办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果展。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改革推进下,与航运服务相关的多种业务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百花齐放,更繁荣更高端。

2019年上海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总量达43.7亿元,在全国占比23.5%,已成为国内航运保险市场中心,国际市场份额也名列前茅。

在上海,航运融资服务逐步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为航运金融租赁提供发展契机。多家在沪注册的金融租赁公司已获得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资格。截至2019年年底,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累计设立融资租赁母公司1400余家,SPV(特殊目的实体)项目公司近400家。

在船舶检验方面,目前全球主要船级社中,14家机构在沪设立区域总部。“随着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贸易量增加以及航运产业集聚,我们在上海与很多航运公司、船厂、金融机构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DNV GL船级社高级副总裁兼海事部大中国区总经理科莱,对上海的机会信心十足。

翻开《向海而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亲历者说》一书,阅读这座追求卓越的城市,为联通世界、海纳百川在不懈努力。书中,原上海市市长杨雄认为,综合来看,应该理直气壮地宣布:上海已经是国际航运中心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果展》,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nth11684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