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日子还能过下去吗(你是不是在混日子)

发布日期:2024-12-31 07:03:26     作者:対岸婲落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nyk305338.html     违规举报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请问你,什么是对职场人的最高评价?

除了“专业”,另一个,我想应该是“没有混日子”。

360 创始人周鸿祎的一篇旧文,文章里说,你只要是白手打天下,最后都会发现,这个社会越来越公正,在公司混日子的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世界正在加速惩罚混日子的人。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是混日子?

我的答案是:如果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说明你在混日子。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是在八年前。

那年,还没有微信和抖音,微博上满是口水,纸媒还火得一塌糊涂。

不少报社的记者,月薪轻松过万元,报社的年广告收入,动辄数亿。

但有一个纸媒同行,毫不犹豫选择辞职,去做当时不被看好的新媒体。旁人都不解,我也偷偷问他,为什么要离开。

他的答案,让我惊讶。

他说,虽然我是资深记者,但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见到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我不会被淘汰,不会被超越,也看不到更大的世界。

“如果再这样呆下去,就只能是在混日子了。”

八年前,我还是刚毕业不久的职场小白,不大明白这位前辈的回答。

现在再来想,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说明你在混日子,这大概是关于职场状态最形象的描述了。


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说明你可以被替代

一个人靠什么才能在公司立足,不被同事轻易取代?

最核心的要素,无非是以下两点:

稀缺的个人价值,和自觉快速成长的能力。

简单说,你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看起来就特立独行、牛逼哄哄。

你虽然优秀,每天却做着差不多的工作,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你 80 后,大学毕业后,工作 10 年了,月薪 7K到8K,偶尔请假,没有强烈的上进心,你并不觉得羞愧,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这样活着。

你 90 后,来公司 4 年了,你没有什么一技专长,下班后热衷于聚会,和同事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日子安稳又安逸。

但这真的不是稳定,而是你的工作状态非常平庸,你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本事,也没有主动成长的意识,当更优秀的人到来,你随时可能被取代。

这不是混日子,是什么?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说明你在一个“弱圈子”里

网络上,有段话很戳心,一个三本高校里的学术大牛,一个小城市里呼风唤雨的土豪,他们总是很容易狂妄自大。

为什么会是这样?

因为在一个巴掌大的圈子里,他们看到的,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所以轻易就称王称霸。

但如果把他们放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他们的优越感就会迅速消失。

一个公司,也就是一个圈子,日日相处的同事,也就是我们的强关系好友。

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表明的,其实是你所在的圈子非常弱,你的同事,并没有比你优秀太多,他们难以激发起你奔跑,和追赶的欲望。

圈子,有时候,决定着我们的格局和命运。

你在没有危机感的圈子里,自然只能混日子。


总见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还表明你的公司暮气沉沉

曾经采访过一个倒闭公司的员工,他的回答,至今仍记忆深刻。

他说,在公司关张的前一年里,每天见到的,都是没有变化的同事。

同事和你谈的,要么是不见起色的生活,要么是乏味的伴侣,要么是对公司前途的忧心忡忡。

他们分享的,没有关于未来的惊喜,无法点燃你内心的火。

一个稳定成长的公司,会有着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有着完善的晋升路径,还有员工成长的众多渠道和机会。

企业有着奔头,员工每天自带激情与鸡血。

相反,一个暮气沉沉的公司,配套机制不齐全,整体士气不振,员工难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这是一个负循环,公司在混着员工的工作,你在混着日子,也顺带着混了公司的明天。


前几天出差,和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聚会。

一聊才知道,半年前,他已经辞去了小公司的副总,以34岁的高龄,应聘成一家行业内顶尖企业的中层。

他周末还在复习英语,准备报考中山大学的硕士。

他说,感觉自己的人生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突然有些感慨,我们辛辛苦苦去工作,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实现理想,如果什么都没得到,却在混日子,那么太可惜了。

所以,如果你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需要继续加油,不断精进。

如果你总是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混日子,需要改变。

能够心安理得混日子的人,当然也有,但那是在职场,早已打下江山的人,他们功成名就。

你还年轻,还没有资格。你的人生,还可以再抢救一把。


原标题:《你是不是在混日子?看这一点就够了》

作者简介:王耳朵先生,新闻学硕士,青年作家,知名媒体前首席记者,关注于职场和个人成长,多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超过千万。王耳朵先生(lD:huangezishiba)。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nyk30533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