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周王室现状(周王室和战国七雄之间关系有多密切)

发布日期:2024-12-22 10:05:19     作者:千堆雪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osx173985.html     违规举报

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你知道是谁吗?

给个提示,这个王朝存在79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共有国君37人。这个王朝是继夏朝、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说到这里,我想各位都明白了,这个朝代就是周朝!


其实不少人都以为周朝只包括西周和东周,但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一直都是存在的,直到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亡了西周公国,不久后周赧王病逝,这才正式宣告周朝灭亡。

周朝一共经历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周王室风光也仅是风光西周、东周这两个时期,余下的春秋战国这几百年间,周王室一直被它自己分封的诸侯们压得抬不起头。

最后被秦国灭亡之时,周王室的封国内仅有人口3万,封地仅为7个县,末代国君周赧王姬延更是落魄不已!周赧王欠了别人钱还不上,被债主逼得躲上了高台,留下了债台高筑这个著名的成语典故!


周王室自己落魄不已,但它还是有着一群关系密切的“富亲戚”!这群“富亲戚”之中最强的七者合称为战国七雄,他们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

秦国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商朝时期就由于镇守边境有功,颇受商王室的重视。

后来到了周朝时期,秦非子(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因为养马有功,周孝王将秦地赏赐给了他,并赐姓嬴。但此时的秦国还只是周王室的一个附庸国,直到周平王时期,秦襄公因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册封诸侯,此时的秦国才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


齐国

齐国是春秋四大国之一,他的始封国君是周武王的军师太公望,即姜子牙。太公望先后辅佐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为灭商建周立下了赫赫战功。

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受封东方齐地营丘,建立齐国。周王室赏赐姜子牙的同时也希望借此稳定此地区。

楚国

周成王(周武王姬发的儿子)时期,周成王册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并建立楚国。

熊绎的曾祖父鬻熊侍奉周文王,熊绎的祖父熊丽、父亲熊狂亦侍奉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等到周成王继位后,念及熊绎父辈有恩,于是将熊绎分封到了楚地。

当时的楚地是一片不毛之地,熊绎给周天子的贡品也只是桃木弓、枣木箭(桃弧棘矢)。还有个典故叫做鄀国盗牛,又叫做楚人偷牛,相传熊绎建立楚国之时连祭祀用的牲口都没有,于是身为国君的熊绎只得去邻国鄀国偷了一只牛回来。


熊绎

从这个典故中足以看出,楚国建立伊始有多贫困了!

赵国

赵国的始封国君为造父,嬴姓,造父祖先大费(伯益)为白帝少昊裔孙。

相传造父为助周穆王平徐偃王乱,驭八匹千里马载周穆王日行千里奔回。因为这份功绩,造父受封于赵城,这即为赵国之始。

“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之忘归。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而为赵氏。”——《史记·赵世家》

后来赵氏一族不满周幽王昏庸,于是就前去投靠晋国,并在晋国渐渐发展成一个大家族。

后来在公元前406年,发生了著名的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事件),赵氏一族也分了一杯羹。

后来赵氏得到了周王室的册封,赵国正式建立!


魏国

相传魏国的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后受封于毕地,随后以姓为名建立了毕国。

后来毕国被外来入侵的西戎(少数民族)所灭,于是毕氏后裔毕万就举家投奔了晋国。

毕万在晋国担任士大夫,曾多次跟随晋献公出征作战。这期间毕万立下赫赫战功,于是晋献公就将毕万分封到了魏地,毕万的后代改为魏氏。

与赵氏一样,三家分晋时期,魏氏一族也参与其中。

后来魏氏也得到了周王室的册封,魏国建立!


韩国

韩国的先人是晋国的韩氏,韩氏一族中的韩武子曾经在晋国担任大夫一职,后来在上文有提到的三家分晋时期,韩家也参与了其中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

最后,周威烈王册封韩、魏、赵三家为诸侯,韩国也是在这一时期正式建立。

燕国

最北方的燕国始封君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姬奭(shì)。

周武王灭商之后将他的弟弟姬奭分封与蓟地(今北京)并建立燕国,是为燕召公。

除了这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之外,当时还存在着非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其中还有不少是周王室宗亲,但面对日益衰败的周王室不但没有胜出援助之手,反而还想着法子羞辱周王室。

周桓王时期,郑国(姬姓诸侯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最后祝聃也仅仅只是派人前去慰问一番了事。


通过此事我们也能看到,周天子的权威已经是衰弱不已了,无论是大诸侯还是小诸侯几乎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追溯祖上,周王室和诸侯们关系是非常密切,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些关系早已被时间冲淡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osx1739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