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沟通中获得他人的信任(沟通高手是如何快速取得别人信任的)

发布日期:2025-01-22 03:56:51     作者:泪水升温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phx223966.html     违规举报

经常听到刚入职的人抱怨,自己的同事太难相处。不管怎样找话题,对方就是爱理不理。

对方不理你,是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建立起信任,没有信任为基础,沟通自然很难继续下去,关系也会原地踏步。


在经典的教科书式沟通宝典《沟通的艺术》中,两位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分享了一个让关系更进一步的小技巧——自我坦露,它指的是我们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给对方,从而建立信任,让关系更进一步。

《沟通的艺术》中除了介绍自我坦露技巧外,还从自我,他人和人与人三个角度分析了沟通中要注意的地方和对应的技巧。三个角度分别对应书中的“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


“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这本书首版后已经再版15次,中文译本的销量也是数十万。

自我坦露要告诉对方哪些信息,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呢?咱们下面来聊一聊。

01.我们可以坦露哪些信息?

前面我们说过,自我坦露是有意告诉对方信息,从而和对方建立信任。也就是说,这些信息是有要求的。

在《沟通的艺术》中,作者用乔哈里视窗的方式介绍了要告诉对方的信息种类。

关于我们的全部事情可以分为4种:自己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他人知道的和他人不知道的。分别对应开放区、盲视区、隐藏区和未知区域。


对于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我们说了无法引起对方兴趣。比如你是新来的实习生这种信息。

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信息我们没有意识到,并且对方已经知道,我们也不用表达出来。比如,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性格。

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我们也无法告诉对方。因为这些信息我们自己也不是很清晰,比如,我们未来另一半的性格。

以上三种信息都不适合或者无法坦露,那么只剩下一种——他人不知道,我们自己知道的信息。这部分内容对方不知道,我们坦露后能引起对方兴趣,加深对方的了解,甚至还能引起对方的坦露,让彼此关系升级。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和刚认识的某个人很投缘,特别有共同话题,越聊感情越深。其实是在聊天时,我们的坦露引发了对方的坦露,在彼此之间因为共同的爱好或者经历而觉得亲切。

比如团建时,你和一个同事聊到毕业学校。对方说:“啊,原来你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呀,我也是!”于是你们回忆起在校期间的历史,彼此也从普通同事上升到了校友关系。

富兰克林在竞选议员期间,有一个重要人物总是对他充满敌意。他打听到对方家里有一套珍稀书籍,于是写信告诉对方:自己喜欢看这本书,希望能借阅。不可思议的是,对方竟然借给了他,此后也不再针对他,他们成为了相伴一生的好朋友。

正是因为富兰克林的坦露,让对方认识到了他的真诚,他们之间建立起了共同话题,所以他们的关系才能更近一步。

自我有意的坦露,相对于让对方知道了你的“秘密”,只会让对方觉得你信任他,对你产生好感,促进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02.自我坦露要注意的3个规则

虽然自我坦露可以让双方更有话题,从而建立起信任,但坦露还是有一定风险。

我们告诉对方的是小秘密,尤其是越聊越投机时,我们忍不住告诉对方更多秘密。这么做,默认的前提是对方可以保守秘密,但如果对方是个大嘴巴,或者别有用心,就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你刚向一个同事透露了这次出单的秘诀,结果下一秒对方说你是不正当竞争,并联合其他同事一起向领导打小报告。

这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让同事觉得你不能保守秘密,让领导觉得你不会搞好同事关系。古人也经常说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

但自我坦露的确能帮我们快速建立起信任。两位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提出了自我坦露的指导原则,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坦露,要坦露多少内容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谈论的对象是否重要。

有的人为了融入同事圈,总爱到处说自己的秘密。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积极向上,有的人负面情绪太多,有的人则爱到处散布八卦。跟着后面的人,我们会不知不觉受其影响,甚至影响和其他同事的关系。

在坦露之前,我们可以先观察对方和其他同事的相处模式,再做出是否坦露的决定。


其次,坦露的量与方式合适吗?

很多人经常犯的毛病是透露太多信息。我们坦露是为了建立信任,拉近彼此关系,并不是情感的宣泄。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聊天时一高兴,会管不住嘴巴,不知不觉透露太多信息。这样容易被误解成其他信息,甚至于弄巧成拙。

比如,你们本来是在讨论公司的某项政策,但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吐槽领导,刚好还被人透露给了领导。这样即使领导大度,你面临对方时也会觉得尴尬。

在决定坦露之前,我们最好明确坦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不要什么都告诉对方。比如,在你们关系还不密切时,不要背后评价其他同事。


最后,要确定坦露内容的风险是否合理。

每个人都有心理底线,如果我们在坦露时没注意这点,频繁触及对方底线,就会令其产生不快,影响关系。

自我坦露时要小心求证对方的心理底线,不要故意说心里底线以下的内容,即使以开玩笑的方式也不可以。

比如,对方对同事间的八卦不感兴趣,我们就不要说太多同事之间的话题,以免对方认为你八婆,爱搬弄是非。

自我坦露不仅能帮我们快速融入新集体,在其他想要提升关系密切度的场合,我们也可以适当运用,增进彼此的关系,注意好分寸即可。一个小方法,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烦恼,赶快试一试吧。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phx22396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