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习相远和什么有关(如何理解性相近)

发布日期:2024-12-22 11:10:34     作者:画你成瘾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pjz320784.html     违规举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74集06 全文1696字,阅读需5分钟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但是讲起来却不是很容易。孔子讲“性”,在他三千弟子中能够理解的人并不多。颜子“闻一以知十”,对孔老夫子所说的无所不悦、不违如愚,当然对于这个“性”能够理解;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便明白是“忠恕而已矣”,曾子既然能够理解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当然也能够懂得孔子所说的“性”;子贡有自知之明,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既然知道性“不可得而闻也”,这说明子贡对于“性”只能了解一部分,是登堂而未入于室。孔子为什么“罕言性”、为什么很少讲性?那是因为懂得性的人很少,即便讲了,常人也未必听得懂。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尽管古来有很多批注,但是在近代儒学大师李炳南老先生看来,却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孔子之后,儒者研究“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类:一是孟子的“性善说”,见于《孟子·告子》篇,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根于心”;二是荀子的“性恶说”,见于《荀子·性恶》篇,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三是扬雄的“性善恶混之说”,见于《法言·修身》篇,认为人性是善恶混杂的,有善也有恶。修其善,就成为善人;修其恶,就成为恶人。那孔子所讲的“性”到底是善是恶还是善恶相混?其实在《论语》里,孔子只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没有说明“性”是善还是恶。而关于这一章的历代批注,也只有皇侃的《疏》没有用善恶来解释“性”。


跳出以善恶界定“性”的拘囿,实际上孔老夫子所讲的“性”,跟佛家所讲的“性”是一个意思,没有区别。这个“性”就是宇宙的根源,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中生出、变现的。但是后儒讲性却不一样。为什么?事实上,“性”没有两样,只是各人的学问不一样,体悟的层次不一样,理解的深度当然也就不一样。

清朝有大儒曾说“吾学佛而后知儒”。什么意思?就是说,他学了佛学之后,才真正弄懂了儒家义理。明末高僧蕅益大师也是如此,他在通过深入佛门教义大彻大悟后,又重读《论语》,确实读出了很多别人读不出的味道,其所著《论语点睛》,的确有很多点睛之笔,有助于加深后人对《论语》的理解。所以,佛教传到中国,不仅仅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大大地提升了学者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


对于“性”,李炳南老先生援佛释之,他认为孔子所讲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佛家所言之“性”,是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解说的,即万事万物都有本体、现相和作用。

这个“体”就是本体,本体是空无自性、是性空、是真空。佛经里面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譬如《大般若经》里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也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里有的是说“性”,有的是说“相”。


本体它是空无自性的,而这个“相”是梦幻泡影。有什么人看过“性”?一般人都没有看过性,但没有看过并不等于没有。如果说没有,那就是落入了顽空。本性确实有,但是看不到。中医里有《药性赋》,譬如说姜的性是热,我们手握着姜,手不会发热,是不是就能说姜无性了?不能。只要把姜煮熟,吃进肚子,身体就会感觉到热。所以,万法都有本性、都有体,只是看不见而已。但是这个“体”会现起各种形相,“相”就是现相。姜的性热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姜所长的形相我们却看得很清楚,这就叫体空相有。“空”不是没有,“体”也是有,但是看不到、是毕竟空寂。这个“相”也有。

孔子的著述以及佛经都讲善、讲恶,但是这个善和恶并不是就体相而言的,因为“体”是空的,善恶便安不上。那“相”有善有恶吗?譬如,刀是善是恶?子弹是善是恶?都不是。所以“相”也没有善恶。可见,体、相都没有善恶。但有了“相”,就会产生业用。这个“用”就是指作用。等“相”起作用的时候,才生出了善恶。譬如说刀子有作用,可以削水果,可以切菜,也可以伤人。所以我们是从作用上才分出了是善是恶。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pjz32078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