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历忌无是什么意思啊(明日开地门癸出三不做)

发布日期:2025-01-22 01:15:06     作者:那仅仅是梦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pkz430147.html     违规举报

七月将至,明日是农历的七月初一,也是“开地门”之日。从七月初一开始,一直到七月晦日“关地门”,期间都是祖先活跃之时。所以农历的七月也被称为“鬼月”,老人说:“明日开地门,癸出三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地门”?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返,白昼开始变长,阳气开始萌动。而夏至则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过了夏至之后,黑夜开始逐渐加长。

所以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也就是冬至当天太阳升起,一阳初生。夏至当天太阳落山,阴气开始萌动。冬至的太阳从东南辰位升起,从西南申位落下,而夏至的太阳则是从东北寅位升起,从西北戌位落下。

也就是冬至太阳从辰位升起,一阳初生,为阴极而生阳。夏至太阳从戌位落下,一阴初生,为阳极而生阴。辰位在东南,戌位在西北,所以《河图括地象》中说:“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因此戌为天门,辰为地门。


辰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而春季则是冬水生春木的过程,到了辰月,春木之气逐渐隐藏,冬水耗尽,火气逐渐显现,因此辰为水库,代表着水尽而火显。戌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是金气隐藏,火气耗尽,水气逐渐显现的月份,所以戌为火库,代表着火尽而水显。

在四季之中,春季属木为少阳,夏季属火为老阳,秋季属金为少阴,冬季属水为老阴。所以火为老阳,水为老阴,那么辰为水库,戌为火库,库也就是五行结束的地方。因此辰就是“阴气”的终点,也就是水的尽头。而戌就是“阳”的终点,也就是火的尽头。

阳气的增强是不断发散和上升的,而阴气的增强则是不断收敛和下沉的,所以戌为天门,天门无上。辰为地户,地户无下。也就是“辰为水尽而无下,戌为火尽而无上”。


为什么七月初一“开地门”?

在数字之中,九为至阳之数,也就是老阳,代表夏季的火气。六为老阴,代表冬季的水气。所以九月九日就是“重阳节”,六月六日就是“重阴节”。而“七”则代表春季的少阳之气,“八”代表秋季的少阴之气。

所以《易经》说:“春其数七,夏其数九,秋其数八,冬其数六”。阳气的增长过程是不断发散和扩大的,阴气的增长是不断收敛和缩小的,因此从七到九,就是阳气的上升过程,从八都六,就是阴气的收敛过程。于是就有了“七上八下”的说法,指的是“气”的上升与下沉。

那么从六到七,就是“阴极”而生阳,也就是老阴生少阳,冬水生春木。从九到八,就是阳极而生阴,也就是老阳生少阴,午火入土而生秋金。所以“七”就是阴生阳的起点,终点为九。“八”就是阴生阳的起点,终点为六。


因为“七”代表着阴生阳的起点,而阴生阳也就是从地下到地上,所以七月就成了祭祖的月份,也就是祖先从地下到了地上,就像放假了一样。所以“七”有复生之意,因此人们在亲人离开之后,每七天要祭拜一次,七七四十九天为“满七”。

既然“七”代表着祖先从地下到了地上,那就必须将“地门”打开才能跑到地上。所以七月初一“开地门”,七月三十“关地门”,期间就是祖先放假的时间,也是最活跃的时候。有家的回家,无家可归的就会四处乱窜。


明日“开地门”,有什么寓意?

所谓“开地门”,也就是开辰门,辰为地门,戌为天门。道家有一句话说:“开天门,闭地户”,其用意就是断其后路,然后再降服。辰门打开之后,跑出来的就是里面的残余的癸水,而天门打开之后,跑出来的就是里面的丁火。

因此七月初一“开地门”,里面的“癸”就出来了,这个字与“鬼”同音。“癸”就是连绵不断的降雨,是秋季的寒凉之气。也就是金气,而金气就是秋季的凉气。辰在东南巽位,巽就是风,那么“地门”打开,金风出现,金风也就是秋季的凉风。

所以七月被称为“鬼月”,并不是说先人出来了,而是连绵不断的阴雨天到来了,癸水来了,秋季的凉气开始出现了,晚上容易有凉风出现。这种凉风和“连阴雨”很容易导致人们感冒和受凉,因此过了七月初一之后,晚上睡觉要将肚子盖住,以免受凉。


古人将一切看不见,但让人害怕的东西都称之为“癸”。明日就是七月初一,所以明日三不做,分别为:不晚归,不下水游泳,晚上不露肚等。明日除了朔日的月亮“强引力”所产生的力量之外,其余的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比如不挂风铃,不拍肩膀,不吹口哨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pkz43014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