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给予是人生中的大智慧)

发布日期:2024-12-22 10:00:27     作者:唱着情歌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qbe414574.html     违规举报

《予学》是许劭的经典著作。《予学》这一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给予和舍得是全文的重点的话题。

人生本就是在得与失的平衡之间周旋的过程。给予是人生之中的大智慧,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学会给予、懂得舍得,有助于人生旅程一路顺风顺水。人生有舍才有得,这是世间亘古不变的真理。

《予学》全文一共写了七个方面,分别是得失、顺逆、尊卑、休戚、荣辱、成败、兴亡。看起来是七卷七个部分,实际上都是相差无几,都代表人生中重要的境况和时期。


一、得失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人生之中总有得失,这是自然的变化规律。人生能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没有能过超过死亡的。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就不算是真正失去什么,还有得到的可能。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生命,与性命相比,什么都不值一提。

人生之中的患得和患失,都来自于自身的不舍得,也就是悭吝的表现。放不下才会自增烦恼,舍得才是大智慧的表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学会给予,在面对人生之中的得失问题时,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给予并不会让自己失去什么,得到的也只是一时的欢喜。长远看来,世间一切的得失都是平衡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的得失不过一念之间,学会给予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顺逆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

人生有顺境就有逆境,而这一切也与自己的心态和行事有关。想要一生一帆风顺的生活,只是平庸之人的痴心妄想,生活总会荡起波澜,人生总有跌宕起伏。正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与人方便,心存给予之人,常常就会顺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方便,自己也会方便。而心存自私之人,常令别人不如意,往往自己也会走向逆境。这是不变的道理,宇宙之间的磁场法则。

心存给予之心,便容易走向顺境;心存悭吝之心,便容易走向逆境。


三、尊卑

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

自古人便有尊卑之分,无私奉献给予之人,往往得到大众的尊敬。地位尊贵之人,都是别人自愿给予的。如果没有别人的支持,名声就变得卑微了。

真正的名誉不是争取来的,是不断给予、无私奉献,自然而然得来的。只有这样的名誉,才是名副其实的。这是长期给予的,水到渠成的结果。

四、休戚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人在贫苦之时,总能一起共患难;人在富贵之时,却很难一起共享福。这便是人性的自私,这便是不予的体现。

人生之中最快乐的事情,其实就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本来就是生命最崇高的意义。人生之中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亏欠别人,这样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会有所遗憾、心存愧疚。

给予他人才能更好地相处,做到休戚与共。


五、荣辱

予人荣者,自荣也;予人辱者,自辱也。

人生的荣辱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曾立下远大理想,为的就是取得人生的荣誉,不在人生之中立下耻辱的事迹。

把荣耀留给别人的人,自己也会得到荣耀。把耻辱强加于别人的人,自己也会受到相应的耻辱。这是天地之间不变的道理。

荣誉到了顶峰,就会走向下坡路,正所谓物极必反。自身要具备好的德行,才能一直保持住。

人生的荣辱与自身的形式息息相关,只有不断给予和奉献,才能守住荣誉。

六、成败

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人生之中总以成败论英雄。自古以来,成者称王,败者为寇,这是不争的事实。

自古以来,成功没有固定理论和模式。如果能够做到利人和利己,那就一定会取到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失败也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只想着损人不利己,那一定是诸事不顺的下场。

给予是成功的关键,给予能够使敌人化干戈为玉帛;给予能够使朋友一直结交下去;给予能够使亲人关系永固。这便是给予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便能够在人生之中扭转乾坤。


七、兴亡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

自古有生便有死,有兴必有亡。人自己的种种行为,会导致自己的一生的兴盛衰败,这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并不是天命如此。

能够出人头地的人,靠得是走正路努力地奋斗;而一事无成的人,是因为总想投机取巧,偷奸耍滑,不知上进。

做人要光明磊落,多行善事,多给予助人,自然会走向兴盛。在人生之中,自然会有出头之日,终有绽放光芒的一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予学》告诫我们要学会给予,明白舍得的道理。人生之中,多行善事也是为了自己更好地前行,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但也不能一味地给予,面对特殊的情况也要做到不予,这才是大智慧的体现。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qbe41457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