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百年古寨(重庆掌故永川如龙山寨修于清朝)

发布日期:2024-12-22 06:51:11     作者:总队先锋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qgz300847.html     违规举报

位于永川区金龙镇金鼎村的如龙山寨遗址,三面悬崖峭壁,山寨内是金轮寺遗址所在。

山寨位于一处山峰顶端,其山顶平坦,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百多年前,当地乡民便依山势而修筑寨墙,后来便形成了如龙山寨。

由于历史的变迁,金轮寺遗址大多古老建筑都已经不复存在,只下留些许残桓断壁。但值得欣慰的是,遗址内部分文物保留了下来。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如龙山寨、金轮寺遗址,探寻那些曾经发生在古迹里外的故事。

曾经的寺庙金碧辉煌

在永川至金龙镇的主路上,洞子口村前行约1公里路处,就能看到去如龙山寨的小路,该小路位于公路的左侧,没有路标指引。

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直行上坡,路的尽头,就是如龙山寨、金轮寺遗址所在地。


△金轮寺内的佛像。

类似四合院的建筑方式,金轮寺遗址四面都有房屋,中间是一个信众搭建的简易平房,这里就是寺内二重大殿原址,约有100平米。

房内正中央供奉着三尊佛像,四周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有资料记载,金轮寺遗址修建于清朝嘉庆己巳年,也就是1809年,“金轮”是佛教语,轮”是印度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印度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

“你看嘛,原来的大殿是有几根红色的石柱作为的梁,那个柱子很大,两个人都抱不过来,而大殿顶上和四周,都是由一些佛教的画组成。”周边村民彭光华说,相对于现在的平房,原来的寺庙显得金碧辉煌。

金轮寺修建花了60年

金轮寺开始修建至今,已经过了208年时间了,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已经逝去,只留下一些传说口口相传。

村民彭光华告诉记者,听老一辈人描述,金轮寺的修建耗时很长,花了一个“甲子”的时间,也就是60年。


△佛像的底座建于清朝时期。

而修建的过程也是相当艰辛,那时候用于建筑的石头、木材,都是那时候的和尚从山下抬上来的,现存的佛像也是有手艺的和尚凿出来的。

在村民杨四发的记忆里,金轮寺曾经香火很旺盛,每逢赶集,周边的佛教信众都会来朝拜。

“餐馆、旅店、戏班子,曾经的这里什么都有。”杨四发说,民国时期的他才十几岁,那时候寺庙入口两侧有两幢二层小楼,人们可以站在台上看楼下戏班子唱戏。

村民在原址上建房子

如今的金轮寺遗址内外,住有三户人家。

他们分别是彭光华、杨四发和肖顺模,其中杨四发年龄最大,已经79岁了,他家住在遗址外的一处民房。

在杨四发的印象中,庙里曾经住着三个和尚。

“那个时候我还小,在庙里可以看到和尚们打坐念经,每逢初一十五他们还会敲钟祈福。”杨四发记忆犹新。


△和尚们曾使用的水缸。

随后,杨四发带领记者找到了寺庙内的一口水缸,水井是正方形的,由于长期没有使用,已经残破不堪,上面用一块预制板盖住。

杨四发告诉记者,和尚们通常在山下挑水,倒在水缸中。

水井的旁边,就是曾经和尚们的“厨房”,和尚走了以后,“厨房”就空置了起来,后来逐渐垮塌掉了。

村民们在原址上搭建起了房子,现在那里是村民肖顺模的住所。

山寨大门建于清朝

金轮寺外就是如龙寨遗址,步入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竹林中的高大山门。


△如龙山寨大门。

虽然年代久远,山门有被风化掉的痕迹,但上面很多的字迹和图案依旧清晰可见。

该山门有二重檐,门面纹饰。一重檐正面正中楷书“永镇如龙” 四个大字,上款为“嘉庆己巳年孟夏月”,下款为“閤山僧众仝立”。

一重檐下方左右分别刻有“疎(同‘疏’)云”、“淡月”两字。每重檐均雕刻有人物故事、花草等图案。山门四根石柱上雕刻着两对下山狮,虽然头部或多或少受到了损坏,但其下山的姿态仍活灵活现。进入山门,背面的雕刻更加精美和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山门上的雕塑,除石柱、题刻外,两重檐上刻满了以西游记、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为主题的图案,栩栩如生。

背面一重檐正中“灵鹫风清”四个大字由“重庆府永川县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黄嶰谷”题写。

按清代议叙制度,“正堂”是明清时对知州、知县等地方长官的称呼。纪录和加级是用于议叙即奖赏官员的,有具体政绩才能纪录,有纪录才能加级,有纪录、加级才能加衔。

“加三级纪录五次”是比较高的奖赏了。

曾与土匪战三天三夜

如龙山寨入口,有一块高大的山门,正面正中楷书“永镇如龙”四个大字,上款为“嘉庆己巳年孟夏月”,可见,如同金轮寺一样,山门也是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


△大门上的题刻字迹清晰可见。

当年如龙寨依山而建,南有老寨门,北有新寨门,城墙有一丈高,围着寨子一圈,设炮楼6座,鼎盛时期寨内有住户40余家。

寨内备有一口水缸,一眼水井,以在被围困时使用。而今,山寨大门依然伫立,但炮楼和围墙已经被拆除。

杨四发的住处就在山门的右侧。据他听老一辈人讲述,寨上住户开始增多是从民国初年开始的,那时候的金鼎村,四处匪患猖獗,远近有钱人家纷纷迁居寨上,依靠三面都是悬崖的地形,修建了炮楼和围墙,抵御土匪的劫掠。

但民国十二年即1933年,土匪还是攻了上来,其间土匪攻入寨子,控制了唯一的一口水井,寨内被困者只好避入金轮寺,靠饮排水沟的脏水渡过难关。

寨内的住户与土匪打了三天三夜后,最终解围。

匪患平息后,又有部分人迁下去,直到解放前夕,如龙山寨常年居住最多时只有11户人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念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qgz30084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2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