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让溥仪上位(慈禧的最后一天)

发布日期:2025-01-22 11:32:45     作者:神阿我戳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rfw517744.html     违规举报

在重男轻女的中国古代社会,女子是很难登上政治和权力的中心,但是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几千年里,却有多位传奇女子打破了性别的偏见,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从汉朝开始,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就开始了垂帘听政,打开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再到唐朝,女帝武则天也真正意义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周朝,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女皇帝。

同样地,近代时期也有一位手握大权的传奇女性慈禧太后,和前面的两位对社稷做过巨大贡献的女性不一样,慈禧太后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女性。


慈禧太后

作为同治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不仅没有一心辅佐自己的儿子,反而还和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了政权,打开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亲王议政的局面。

然而就是这位将同治、光绪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太后,居然在光绪皇帝离奇去世之后不到一天,便含上了夜明珠,离开了人世。

后人再谈起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怀疑光绪皇帝的死亡和慈禧有关,怀疑慈禧太后是因为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才先向光绪皇帝下了手。

那事实真的和大家所猜测的一样吗?


光绪皇帝

步步为营夺实权

咸丰皇帝去世之后,他和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大清的皇帝。由于同治皇帝登基的时候,年龄还很小,所以看到机会的慈禧便开始了对自己亲儿子的操控,把实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1875年同治皇帝驾崩,慈禧太后便把心思放到了她的侄子兼外甥爱新觉罗·载湉的身上,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对于权力可以说是非常着迷的,她连自己的亲儿子同治皇帝都不放过,更别说是一个和她本就不怎么亲近的光绪皇帝了。

光绪皇帝四岁的时候就被慈禧太后命人用轿撵抬进了宫里,小小的孩子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进宫的时候只会哭着喊着叫奶娘,与其说光绪皇帝是一位皇帝,倒不如说他就是慈禧太后用来夺权的工具。


光绪

对于慈禧来说,光绪皇帝更像是一个摆设、一个只需要放着好看的花瓶,所以她也几乎没有怎么参与过光绪的童年生活,对于他的吃穿、起居,她一概都不关心。

但令慈禧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位她眼中的傀儡,居然开始主动和她对抗了起来。

和同治皇帝不同,光绪皇帝是一位非常有上进心的皇帝,在世的时候,他曾多次采用忠臣的意见和慈禧公开作对。

但是由于他并没有掌握实权,所以他的那些改革措施大多都以失败而结尾了,也正因如此,后人对慈禧太后也一直都是多有非议的。


影视剧照

光绪皇帝活着的时候,慈禧太后就没少明里暗里打击他,1908年,他突然去世了,宫里面的人自然也不会忘记慈禧这位头号嫌疑人。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突然暴毙在了自己的寝殿里,这件事情传开之后,瞬间让大清王朝炸开了锅,但是,当天慈禧太后的表现却丝毫不显惊讶,迅速安排起各项事宜,连给太医院检查皇帝死因的机会都不给。

虽然说人们都怀疑光绪皇帝去世的事情和慈禧太后脱不开干系,可是为光绪皇帝办后事这件事情,却还是落在了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手里。


光绪帝葬礼

由于当时慈禧太后在宫内的话语权是极高的,只要她想,她便可以封锁一切她不想让人知道的消息,所以光绪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一直到2008年,北京一家研究院对光绪皇帝的遗体进行理性化分析的时候,才真正解开了这件事情的答案。

专家表示,他们在光绪皇帝的骨骼中发现了大量砒霜的存在,如果说光绪皇帝是属于砒霜的话,那就说明,在光绪皇帝死因这件事情上,慈禧撒了谎。


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明明就是非正常死亡的,慈禧太后为何说他是生病而亡的呢?

这也不禁让后人怀疑了起来,《清史稿》里记载光绪皇帝暴毙死亡之后,原本对光绪皇帝不怎么关心的慈禧太后,却突然热情了起来,她甚至还当着下人的面嚎啕大哭了起来,直呼道光绪皇帝为何会去得那么早?

将慈禧的反常和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之事联系起来,我们便从中嗅到了一丝阴谋,会不会是因为慈禧太后在谋害了光绪皇帝之后,因为担心他人怀疑,才刻意装起了痛苦呢?

不管光绪皇帝究竟是不是慈禧太后害死的,紧接着一件更加令众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慈禧

疑点重重下懿旨

英国人普兰德·拜克豪斯在日记中曾记载,11月14日,慈禧太后处理了一天政务,到了很晚的时候她才回去休息,但是她的身体和气色依旧很好。

光绪皇帝去世之后,慈禧太后起了个大早,把大臣叫了过来和他们一起商议光绪皇帝的后事。

皇帝驾崩可是一件天大的事,史书记载,当天慈禧太后整整忙了一上午,一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才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吃饭的时候,慈禧太后看着满桌的饭菜,怎么也提不起兴趣,于是她便放下了碗筷,回到了房中休息,但是她的不适感并没有因为休息而缓解,到了下午,她的身体更加难受了起来。


慈禧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赶忙让下人把太医找了进来为自己看病。

有着多年行医经验的太医自然清楚,慈禧太后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为了自己的脑袋着想,太医并没有直接告诉慈禧太后,她命不久矣的事情,只是说要她千万注意身体。

不过,看着太医支支吾吾的样子,她心里也有了些数,她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撑不了多久了,为了让自己死的体面,太医前脚离开,慈禧后脚就把大臣叫了进来,和他们开了最后一次会。

在这次会议上,慈禧立下的遗诏,向众人多次强调一定要给自己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其实不用慈禧太后交代那些,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心里也有数。


慈禧

慈禧太后是出了名的奢侈出了名的爱美,早在许久之前,她就已经亲手敲定过自己的下葬地点和墓葬规模了。

很显然,对于爱美的慈禧来说没有什么比她自己更为重要了,商量完后事之后她又把溥仪继位的琐事再交代了一下,在交代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慈禧太后把早就准备好的那颗夜明珠拿了出来,含在了嘴里,静静等待死亡。

当然,除了强调自己墓葬规格之外,临去世之前,慈禧太后还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对权力的转移。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光绪皇帝的死和慈禧太后有关,是因为早在光绪和慈禧去世之前,慈禧便已经开始架空光绪了。


溥仪小时候

慈禧太后74岁生日过后,她突然患上了急性痢疾,那个时候她的身体情况就已经非常不乐观了,可是她却还是撑着病痛的身体下达了三道环环相扣的懿旨,这三条环环相扣的懿旨,就是慈禧太后去世的那一天做出的最为重要的事情。

她在这三道懿旨中明确表明了她离世之后,大清王朝未来的走向,第一,马上把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给接到上书房来读书,让他进入权力的中心。

第二就是把溥仪的父亲载沣封为了摄政王,第三便是把摄政王排在了其他王爷的前面,给予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正是因为他提前完成了权利的转移,所以他去世之后,载沣和儿子溥仪才能安稳的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按理来说,那个时候,光绪皇帝正值壮年,慈禧太后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另立新君的,可是她却一直在为溥仪铺路。


溥仪登基

然而,就在她完成权力转移之后,光绪皇帝就驾崩了,紧接着,在光绪驾崩之后,她就马上把载沣叫到了皇宫,并下达了一道懿旨,让她的儿子溥仪继承大统,成为了大清王朝的下一任皇帝。

在让溥仪做皇帝的同时,她也为这个年幼的小孩做了最为周全的打算,直接下令让摄政王载沣先帮着溥仪监国。

慈禧太后去世之前所下达的这一道道懿旨,可以说是完全决定了大清王朝的命运了,就在她下达完这条指令之后不久,她就迎来了生命的终结。


载沣

机关算尽终成空

正值壮年的光绪皇帝和年迈的慈禧太后,居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相继离世,难道事情真的有这么巧吗?

俗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大部分人都认为,与其说是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驾崩之后,撒手人寰了,离开了人世,倒不如说是慈禧太后预知了自己的死亡,并先一步害死了光绪皇帝。

在宫里面服侍光绪皇帝的太监也表示说,他记得非常清楚,虽说那时光绪皇帝有病,但他的精神头却是很好的,就在他去世前一天,他还躺在床上看大臣送来的奏折呢,他觉得光绪皇帝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可是就在不久后,光绪皇帝的身体却突然出现了异常,太医都无一例外地表示他已经大限将至了。


慈禧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慈禧太后表示出了高度的悲伤,她一边流眼泪,一边对旁边的下人说:“他怎么也变成这个样子了呢?地还没有准备好呢。”

慈禧所说的这个地就是光绪皇帝的陵墓,对啊!正值壮年的光绪皇帝,及他身边的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样一位少年皇帝会在这个时间点驾崩,他们甚至连陵墓都没有给光绪皇帝选过,但是光绪就这么离去了。

溥仪在自己所撰写的那本《我的前半生》中,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也认为,光绪皇帝是被别人害死的,不是正常死亡的。

将这一个又一个的疑点和光绪皇帝的遗骨、衣物里检测出来的砒霜一联系,我们也就基本可以断定光绪皇帝的非正常死因了。


溥仪

可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且慈禧太后在宫内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找到,实质性的慈禧谋害光绪皇帝的证据。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授意的话,别人是很难在这深宫里对一位皇帝动手的。

同样地,末代太监孙耀庭也回忆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前后脚去世之后,宫里面发生了一个非常离奇的事情,那就是慈禧的大太监李莲英,突然连夜跑出了紫禁城。

李莲英离开的时候,曾经向隆裕太后做出过请示,可是无论隆裕太后怎么挽留他都认定了一定要离开。


李莲英

在她去世后没几年,她看好的溥仪也离开了权力的中心,带给她无限荣耀与骂名的大清王朝也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自从慈禧太后掌权之后,她便开始了疯狂的自我满足,为了达到自己独裁的目的,满足自己疯狂的欲望,她做出了许多残害他人的事。

但是去世之后,她所执着的这些东西却都没有留住,不论是令她骄傲的大清王朝、她看中的溥仪、还是她口中的那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都在她去世之后,离开了她。

不知道,如果给慈禧太后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她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参考资料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主编.清史解读 (上册)

王钟翰著.王钟翰说清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周红.中华历史三百名人故事

刘澍:《光绪、慈禧去世时国人心态探析—以晚清日记为切入点》

《历史教学》2019年第2期。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rfw5177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