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当代著名音乐家(那位终结了电影的伊朗大师)

发布日期:2024-12-23 12:12:10     作者:心会慌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seq472259.html     违规举报

主页君按:今早刚刚得知的消息,伊朗大导演阿巴斯因癌症去世,享年76岁。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电影大师,镜头美好而深邃。看完阿巴斯的电影,就会明白,戈达尔为什么要说“电影止于阿巴斯”。他最新的作品应该是之前要去杭州拍的《杭州之恋》,可惜我们无缘得见了。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上映日期: 1987

片长: 83 分钟 / Argentina: 87 分钟

影片简介

小学生木汗德屡次没有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老师威胁道:如果再犯,就被开除。可是当天放学后,阿穆得却发现自己不小心把同桌木汗德的作业本带回了家。想起老师的恐吓,阿穆得决定马上归还本子。在大人都拒绝帮忙的情况下,阿穆得只好独自踏上了艰苦漫长的寻找之路。他带着作业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同学的家,却最终没有找到人。孩子只好带着本子回家,替朋友做了作业。次日,老师检查作业,阿穆得及时把写好作业的本子交上。由此化解了迫在眉睫的惩罚,两个孩子也得到了珍贵的友谊。

推荐理由

导演阿巴斯在此之前拍过将近16部长短不一的片子,直到《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推出,才让他在国际电影界初露头角。此片获1987年德黑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等。故事没有惊世骇俗的情节,却让人难以忘怀。孩童世界第一次如此引人注目地展现在成人面前,伊朗儿童片由此发轫。孩子的纯真,过滤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这不是一时取巧,在伊朗森严的电影审查制度以及宗教管制下,政治以及妇女都是属于敏感话题,许多导演纷纷转向比较不容易“触规”的儿童片领域。可以说,这是阿巴斯“带着镣铐跳舞”、探寻儿童世界多年产生的结晶。非职业演员,质朴记录片式的朴质,成功的表述,预示着阿巴斯个人的电影风格开始成型。

《生生长流》


上映日期: 1991

片长: 95分钟 / 102分钟(阿根廷) / 108分钟(加拿大) / 91分钟(台湾)

影片简介

电影《生生长流》是导演阿巴斯于1990年伊朗西北部大地震后5个月着手拍摄的电影。故事以一位导演寻找家住地震中心的小演员的经历为蓝本,描写沿途所见到的居民的生活,由此引发的思索和领悟。影片获得1992年法国戛纳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

推荐理由

该片记录了前往灾区一路上的见闻,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对人生的感悟从寻找的足迹一层层剥离出来,彷佛跟阿巴斯一起进行了一次远行,时间随着形形色色的风景在平静中不易觉察地缓慢流逝。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这句评论是否太过此处不予界定,但从这部片子里,阿巴斯的从容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确实够得上大师的封号,对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永不休止的询问以及创作灵感的来源。此片中有一些场面,会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重现,更体现了电影是“造梦”的说法。

《橄榄树下的情人》


上映日期: 1994-12-02

片长: 103 分钟

影片简介

地震过后,一支摄制组来到某个山村准备拍摄影片,导演(默罕默德·阿里·科沙瓦兹 Mohamad Ali Keshavarz 饰)决定一如既往启用非职业演员。巧合的是,饰演男主角的侯赛因(Hossein Rezai 饰)暗恋女主角塔赫莉(Tahereh Ladanian 饰 )良久。侯赛因出身贫寒,孑然一身;塔赫莉则家境优渥,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彼此间的巨大差别,侯赛因的爱情始终未能开花结果。不过,地震摧毁了塔赫莉的一切,她的家境和侯赛因相差无几。借着拍戏的机会,侯赛因向爱人展开大胆的追求……

推荐理由

该部影片有着复杂的套层结构,阿巴斯有意模糊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在这样一部“戏中戏”里,观众已经在阿巴斯的镜头里深深迷惑,分不清看到的每一幕到底是片中拍摄的电影情节还是真实发生的爱情。令影迷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长达4分钟的大远景长镜头,阿巴斯用一种暧昧不清又充满诗意的方式交待了主人公的命运,留下了无尽的意味和悬念。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及《生生长流》组成“村庄三部曲”。

《樱桃的滋味》


上映日期: 1997-05(戛纳电影节)片长: 95 分钟

片长: 95 分钟

影片简介

巴迪(Homayoun Ershadi 饰)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遍布工地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行驶,他搭载了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和他讲述当年从军的经历,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出钱要新兵掩埋自己自杀后的尸体,新兵惊慌失措,跑掉了。巴迪继续寻找埋尸人,可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全部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Abdolrahman Bagheri 饰)登上了巴迪的车,巴格里曾经自杀,但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巴格里为了治疗儿子的病,应承下了巴迪的请托。巴迪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

推荐理由

影片通篇讲述一个人准备结束生命的活动,略显单调,相比于导演阿巴斯从前的作品更为抽象,但这部作品洋溢着诗歌情怀和哲学思考。影片虽以自杀为主线,却并不是为了表现厌世,而是以死亡作切口,更深入地体察生命的意义。片中每一个拒绝巴迪的人都代表着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随风而逝》


上映日期: 1997-05(戛纳电影节)

伊朗库尔德斯坦省的一个小村子里来了一群工程师。村民们对这群突然来到的外来人议论纷纷,好奇他们来此地的目的。虽然感到陌生,但是村民对客人还是表现出友好的欢迎。其中一个工程师,对村里的一切都饶有兴趣。他每天跟随着村里的小孩到处查看,注意到有个生病的老太太,于是不停地打听老太太的病情。因为需要用无线电话和总部联络,而村里的信号不好,所以工程师每次都要跑到山上的墓地去接听。在山上,他发现有个村民总是在独自挖着坑,觉得好奇的他经常上前与这个村民聊天。突然有一天,如风般顺畅的日子发生了变化。山上村民挖的坑塌陷了,活埋了村民,医生前去奋力抢救村民,顺道发现那个老太太也在病危中。面对生命的逝去,工程师惆怅万分。

推荐理由

英文片名为《The Wind Will Carry Us》,来自一首探索生与死的诗词,这又是阿巴斯提出问题的一部作品。生死有命,远非人力所能控制。影片以一位外乡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原始的村落,带着一种猎奇与偷窥的感觉。极其单纯的影像,仿佛只是实打实地记录工程师在村庄的衣食住行,实际上,影片遍布象征符号,比如在山上艰难爬行的山龟,必须到山上接听的电话,在坑低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村民,都暗示了一种交流的艰难。在艰难的状态里,生命依然美好,其中工程师到黑暗的地窖买牛奶这一段落简直就是一首诗:穿着红色衣服不肯露面的女孩在微弱的灯光下宛如油画,工程师有感而发为其念诗,淡淡的温馨在地窖里弥漫,堪称最不着痕迹的华彩段落。看似简约的纪录式画面暗藏心机,可以说,是“刻意”地保持记录风格,所以,镜头多采用中远景拍摄,观众们被强制成纯旁观者的身份,也扮演了一回偷窥的角色。

《特写》


上映日期: 1990

片长: 98 分钟

影片简介

德黑兰,记者法拉兹曼德前去报道年轻人霍塞·萨布齐恩因诈骗被捕的事件。原来,失业的油漆工萨布齐恩是一个影迷,他自称是著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取得阔绰的阿汉卡赫一家信任,向他们借钱拍片。事发后,萨布齐恩被抓。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似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以及萨布齐恩本人。

推荐理由

《特写》据说是阿巴斯本人最喜欢的作品,它获得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魁北克影评人奖。阿巴斯把视线指向了伊朗的草根阶层,片中有一个趣味点:闯祸者虽然以诈骗罪被抓,但却从冒充导演一事中获得短暂的自信心满足,这是下层人民渴望被尊重的隐约写照。从拍摄手法上,乍一看很难界定《特写》是一部剧情片还是一部记录片,真实与虚构两种风格交接在一起,让人真伪难辨。创作贵在自成一家,从此,阿巴斯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得心应手的创作风格,从《特写》开始,他以后的片子基本都沿用了这个原则,记录片包含着剧情片的观赏性趣味性,而剧情片则以记录的框架作为外壳,记录与剧情之间消失了界限。

《希林公主》


上映日期: 2008-08-28

片长: 91分钟

影片简介

这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艺术电影,我们只可以听到这个故事中的对白和声响,却没有任何这个故事的画面出现,女演员的头发被稀薄的丝纱掩盖着,观看着眼前的影片。她们为眼前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和爱情所牵挂。她们的倾听,她们的反应,都以一个接一个的特写镜头显示在屏幕上,只在偶尔有两个一起或者三个一起的时候。但是,这并非一部纪录片,而女演员们也不是真的在看电影,她们只是盯着一片黑幕,倾听着古诗。基亚罗斯塔米在他的起居室里拍摄了整部电影,只用三把椅子作为全部布景。她们用手势、表情、皱眉和眼神,来表露她们发现被人观察的尴尬情绪的程度。

推荐理由

阿巴斯已经抛弃了当下电影普遍的叙述方式,反而以一种冒险的实验性的电影语言作为代替。而且,导演一直关注的观众则成了影片主角。总之,该片没有考虑商业风险的打算。这是引人深思的一部电影,但不会是电影院中所能见到的大众电影。阿巴斯将12世纪波斯古诗《希林(Shirin)和考斯洛(Khosrow)》的历史传奇搬上大屏幕。特殊的是,人物只可以听到这个故事中的对白和声响,却没有任何这个故事的画面出现,甚至没有放映大屏幕的镜头闪现。只有阿巴斯邀请的 114名女演员,其中朱丽叶·比诺什有幸参与了该片的拍摄。这部92分钟的电影,即使对于导演最忠实的粉丝来说也似乎有点过长,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美妙的基亚罗斯塔米式的亮点——美丽而明亮的女人的眼睛和一些很熟悉的伊朗电影中的演员。她们表情的镇定沉着,传达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面孔,而是一扇灵魂的窗。

《原样复制》


主演: 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 让-克劳德·卡瑞尔

上映日期: 2010-05-18(戛纳电影节) / 2010-05-19(法国) / 2010-05-21(意大利)

片长: 106分钟

影片简介

艾拉(朱丽叶·比诺什饰)是一个生活在托斯卡纳的小城镇的法国人,她经营着一家有着很高的鉴赏品味的画廊,一天,她参加了一个由英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姆·西梅尔饰)主持的演讲,深刻地探讨了与艺术有关的真实性和不可避免的矫揉造作。艾拉似乎对詹姆斯就文学展现出来的激情特别地着迷,她随后邀请他共游周边的美丽风景。当艾拉和詹姆斯被人错认成了夫妻之后,两个人突然玩兴大起,他们真的假扮成了一对知心的爱人,用了一整个下午去讨论爱情、生活和艺术。他们看起来确实很像是一对共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夫老妻,艾拉也发现自己似乎愈发地迷恋上了这个稍微上点年纪的小说家。不过他们毕竟是一时兴起才决定扮成夫妻关系的,如果照着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变成一段真正的爱情,因为艾拉和詹姆斯都渐渐地意识到,他们貌似真的是很适合对方。在他们共同挖掘爱、婚姻和艺术的天性与本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扩充着其中的可能性,原来伪装出来的感情,同样可以像真实存在过一样拥有着深远的意义。

推荐理由

阿巴斯表示,该片的灵感其实来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观点:“重要的不是事物本身如何,而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一句波斯语的诗歌:“模仿是最好的原创”。阿巴斯透露,《原样复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才是价值,“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你从何种角度看待它。如果你从某种角度去欣赏一件摹本,你会发现它其实也是一件原创作品。”不知这样的观点是不是阿巴斯在为自己“偷师”做辩护。不过相对而言,《原样复制》少了几分睿智,多了几分高深。

《如沐爱河》


主演: 奥野匡 / 高梨临 / 加濑亮 / 绪方义博 / 森礼子

上映日期: 2012-05-21(戛纳电影节) / 2012-09-15(日本)

片长: 109分钟

影片简介

光怪陆离的国际大都会,日本东京。灯影暧昧的酒吧内,人们窃声交谈,笑语欢歌。酒吧一隅,穿着打扮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明子(高梨临 饰)面带焦虑。她是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学费而在声色场所出卖笑靥。此时此刻她正与多疑的男友(加濑亮 饰)在电话里纠缠。是日祖母突然来访,但明子犹豫不决是否该去车站看看老人。本就心情烦躁,加上店长(点点 饰)的工作安排更让她情绪失控。夜幕降临,失意的明子最终来至客人的住地。那是一位84岁的退休大学教授(奥野匡 饰),也许因为明子与亡妻容貌相似才让老人将女孩召唤至此。疲惫的女孩无暇享受老教授精心准备的美酒佳肴,简单交谈后便沉沉睡去,一夜无话。

推荐理由

该片滑稽而高雅,演员在其中玩尽爱情的坑蒙拐骗。该片将角色扮演进行到底,少了些浮夸风,多了些文青范儿。整部影片各处散落着小津安二郎作品的痕迹,尽管该片在理性与感情层面都并非完美,但仍给观众带来了一次质朴的观影经历。阿巴斯优雅的镜头与自信的剪辑手法都让影片增色不少。片中主演在车中穿越整个东京的长镜头浮华而美丽,东京街头熟悉的霓虹灯映在人物的脸上显得浓墨重彩。矶见俊裕精心设计的场景布置呈现虚幻的大麦色调,而摄影师柳岛克己更是将黑暗与讽刺轻松融入了轻快而活泼的镜头中。

《过客》


上映日期: 1974

片长: USA: 83 分钟

影片简介

《过客》是阿巴斯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是当时为伊朗的儿童机构Kanoon(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 Young Adults)电影部门所拍摄的作品。内容叙述一个十岁的问题男孩Qassem,梦想着到德黑兰看一场伊朗国家足球队的重要比赛。为此他可以不计一切铤而走险,诈骗朋友跟父母的钱,展开一段长达400哩的冒险旅程。

推荐理由

在阿巴斯1970年所完成的第一部剧情短片《面包与小巷》(Bread and Alley)中,已经呈现他往后作品的个人印记:非职业演员的运用、纪录片形式般地贴近真实生活的写照,以及偏好画外音的运用来呈现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过客》里,许多事件的发生皆在画面之外。阿巴斯曾在日后的访问中提及,他相信如此能带给观众更强烈的冲击,以及更大的想像空间。《过客》拍摄之时,年仅34岁的阿巴斯,却展现了他跟儿童演员合作的过人之处。没有过度夸张孩子的童真与无谓的同情,镜头下精确地呈现了剧中小主角的内心世界。由Hassan Darabi所饰演的问题男孩Qassem令人惊叹,他在老家所透露出的锐利坚毅眼神,到了德黑兰便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他如孩童般好奇的期待眼神。全片以黑白拍摄,未经雕琢的朴实面貌下,可以看出他日后视频如《橄榄树下的情人》等片的雏形。阿巴斯近年重看本片,因此曾在访问中提及,虽然经过了三十年,本片仍是深受他自己喜爱的作品之一。

本期编辑 | 李唐

发现日常生活的细节

欢 迎 关 注

楚尘文化


下面这些内容,喜欢就戳: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seq47225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2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