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哪些地方寒冷(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

发布日期:2024-12-22 04:55:43     作者:爱情场空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snb204139.html     违规举报

根据《自然》期刊,科学家们已经连续3年预测到了“拉尼娜现象”,这也让今年冬天,有超过70%的概率它会卷土重来,对北半球的影响仍然会很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哪些地方寒冷?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哪些地方寒冷

根据《自然》期刊,科学家们已经连续3年预测到了“拉尼娜现象”,这也让今年冬天,有超过70%的概率它会卷土重来,对北半球的影响仍然会很大。

据悉,在历史上,上一次“拉尼娜”连续3年出现,还是在1998年到2001年的事情,过去的20年时间里,由于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变暖,事实上原本是“厄尔尼诺现象”要更常见,但是因为气候异常,从2020年开始,“拉尼娜”竟然出现后就迟迟不肯离开。

那么,“拉尼娜”出现的时候,会带来哪些影响?

和“厄尔尼诺现象”不同,当“拉尼娜”出现的时候,会让太平洋的海水明显冰冷,一般它都是和厄尔尼诺交替出现的,研究认为,这也是地球一种气候调节现象。

和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出现的时候,它的威力也要更大,因为它会让热的地方更热,冷的地方更冷,同时,也会让降雨多的地方雨水更充沛,干旱的地方变得更加少雨。

所以,民间也常说“拉尼娜”会带来冷冬热夏,近年来的夏季极端高温,以及北半球冬季的暴风雪等,也都与它有着一定的关系。

比方说在2020年它刚出现的时候,我国就是一个冷冬,紧跟着2021年的冬季也是如此,甚至很多地方4-5月份还降温下雪,也都是受到了“拉尼娜”的影响。

因此,由于今年夏季特别热,接下来的2022年冬季,我国大概率也是躲不过一个冷冬了,而且因为“拉尼娜”会让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的冷空气更容易出现、威力更强、更容易入侵我国,所以,这个冬天也还是要多加防范的。

那么,“拉尼娜”连续出现,是在缓解温室效应吗?

当它出现的时候,的确可以为地球带来降温的效果,但是在如今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却也是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相反的,不少研究者都担心,如果它频繁出现,那么,有可能会让地球的气候变得更加反常。

比方说,地球一共有15个气候临界点,现在人类已经激活了9个,分别是格陵兰冰盖、北极海冰、永久冻土、北方针叶林、西南极冰盖、东南极部分地区、亚马逊雨林、暖水珊瑚和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因为它们的临界点都已经被打破,所以,近年来地球的气候系统也开始逐渐失衡,气候已经进入到了难以逆转的状态,如果剩下的6个临界点也被激活,对于人类来说,也就意味着文明的崩溃和终结。

因此,虽然可以将“拉尼娜”看作地球在自救,但是人类却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例如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在去年全球碳排放量又一次再创新高,再一次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到大气层中,所以,只靠地球自己,是很难让气候恢复如初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说白了到最后还应该是人类想办法消除自己引发的一系列恶果。

那么,地球气候急剧恶化,都有哪些影响?

大家都听过“蝴蝶效应”,也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说法,现在地球气候变化就是如此,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将稳定的地球气候系统,看作是一副摆好的多米诺骨牌,如果没有人去碰它,它就不会倒塌,但如果推倒了第一个牌,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对于人类而言,这意味着极端天气常态化、农作物大量减产、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森林山火更易发生,洪涝干旱也会频繁出现,最终让地球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一直到生态系统也被打破,人类也被大自然淘汰掉。

所以,这一次“拉尼娜”连续3年登场,本身就是很不寻常的一件事,它也可以看作是地球对人类再一次发出的警告,提醒人类如果继续破坏地球,那么,没有最热,只有更热,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现如今,其实很多人都会发现,地球上的一年四季早就变得不明显了,这其实就是因为气候异常,让春天和秋天的时间,都不断缩短。所以,有可能在未来地球上就只有夏季和冬季,半年极端高温,半年极端低温,让人类永陷气候异常之中。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当地球所有的临界点都被打破,没有人知道它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的,而在地球历史上,事实上地球早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气候大灭绝,人类不会是幸运的那一个,也不会是最后的那一个,你说呢?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snb2041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