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期间晚上喝什么粥减肥(减肥何须饿肚子)

发布日期:2025-01-22 03:06:00     作者:任人辜负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src505765.html     违规举报


陈允斌,食疗养生作家

给大家澄清一个误区,许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应不应该吃补药,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瞎补。有的人比较瘦,就认为自己应该多进补,有的人比较肥胖,就认为自己应该多吃排毒药,不能补,害怕越补越胖。

就拿黄芪做例子,它大补中气,与人参同功,是典型的补药吧?可是它却有减肥的作用,你相信吗?

一位女性朋友,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留着很男性化的短寸头,整个身体完全看不到腰线,面如满月,后脖子上都是赘肉,她说,她前前后后吃了不知道多少种减肥药,有的当时见效了,过后却反弹得更厉害。

仔细观察她的身体状况,我发现她虽然胖,但是肉很松软,还时常拿出纸巾擦汗,就问她:你年轻的时候并不胖吧?后来是不是用过激素药?


她惊讶地说,对对,我以前得过一种很顽固的皮肤病,到处求医问药,好不容易才治好,以后就越来越胖了。

我说,你想瘦下来吗?那你从现在开始,停止吃一切减肥药,改为进补。

她立刻摇头,我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胖得没法看了。

我告诉她,她吃过的那些治皮肤病的药很伤身,使她变成了气虚的体质,由于气虚,身体的运化功能减弱,体内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久而久之就变成赘肉堆积起来了。这种肉都是松松软软的,是典型的虚胖,要想减下去,就得首先匡扶身体的正气,也就是给身体充电,使它的能量充足,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才能打好减肥的基础。我建议她先喝一段时间的黄芪粥,把身体补起来。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女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看着她,有点面熟,可是好像不认识。她看着我茫然的样子,兴奋地说,我是某某呀,你是不是认不出我了。

我仔细一看,真的是她!眼前的她,身形小了一圈,一身黑色的漂亮裙装,长长的褐色卷发,与从前那个男性化的形象判若两人。

她说,那天聊过以后,她买了好多黄芪回家,有时间就熬黄芪粥,没时间就用黄芪水当茶喝。两周以后,效果就出来了,原来特别怕热,一动就出汗,渐渐地出汗减少了,爬楼梯也不那么气喘吁吁了,至于减肥方面,一开始她有点失望,因为她每天称体重,可是体重减得并不多,但有一天,她买衣服的时候,习惯性地要了加大号来试穿,结果穿起来有点大,要穿小一号的衣服才合适。回家量了量身体的尺寸,她才发现自己的腰围还有其他的部位都变小了,原来是身上的肉变得更结实了,所以体重变化不明显,而身材早就不知不觉地变苗条了。


肥人多虚,大多数肥胖的人,都有气虚的表现,对于这些体虚而又肥胖的朋友来说,喝黄芪粥补气再好不过了。

哪些人适合吃黄芪?

作为补药的黄芪,不仅对减肥有帮助,还能治疗气虚型便秘。有的人经常便秘,但大便出来又不成形,软软的,这种人千万不要去喝市面上的排毒通便茶一类的东西,而是要吃补气的药,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肺气不足,造成肠道蠕动缓慢。这样的人,喝些黄芪粥就有通便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否可以吃黄芪也没关系,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摸一摸自己的腹部,有的人肚子老是胀胀的,一摸有点硬,这种人就不能吃黄芪。而有的人肚子看起来鼓鼓的,但是一按就陷下去,很松软,这样的人就是气虚,就很适合吃黄芪。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

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我母亲给家里人吃黄芪之前,必定摸下脉,看看有无浮脉,也就是有没有表邪,再决定是否能吃。不会把脉的朋友,也不用着急,只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感冒的症状就好了,没有感冒症状,就可以喝。

实在搞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朋友,可以去超市买一点荠菜或鱼腥草,吃一两顿,搜搜陈寒,第二天就可以喝黄芪粥了。

怎样做黄芪粥?

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汁加大米煮粥,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动作。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最后再次提醒:黄芪粥是补虚的,实证不宜。体虚、中气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术后、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多吃,阴虚阳亢者、有表邪者则不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中医技术殿堂,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src50576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