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文化产品供给(以文化浇灌助双减)

发布日期:2025-01-22 09:21:56     作者:彼岸相守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srn464501.html     违规举报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编者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始终是国家大计,民生大事。为革除功利性教育弊病,推动教育回归本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一经发布,即得到多方响应,从学校探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路径,到校外培训机构积极探索转型升级,再到家庭重新谋划安排学生突然“闲下来”的课余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教育资源需求激增,教育端和市场端的文化需求倒逼供给端深化思考、优化实践。鉴于此,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对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在此背景下,满足青少年儿童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新需求的对策建议。

“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文博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成为学生们度过假期的优先选择,各地顶流博物馆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各类文化市场主体也在转变定位。例如,2021年,苏州博物馆设立国内首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学校,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展陈项目,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温馨、易于接受。

“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到古建筑名人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比很多网课效果都显著。”不少家长表示,博物馆学校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的教育模式,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养,体现了“双减”政策带来的社会教育理念与行动的变化。


安徽省黄山市程大位博物馆内,孩子们在制作算盘。杜宇摄/光明图片

文化产品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校外非学科类素质教育需求激增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让教育回归本质,因“双减”而卸下繁重课业负担的学生也有了不少富余时间。如何让教育发挥涵养精神、启迪心灵、激发自主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本质功能,如何有效充实青少年儿童的课余时间,成为“双减”落地中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面对的话题。

相关报道显示,在“双减”后的首个开学周末,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图书大厦青少年课外读物类图书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一些民营书店也做出调整,主打课后书香阅读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公益讲座,开发习惯养成、传统佳节、红色文化等文化涵育课程,优化公共阅读空间,为孩子们提供充满“书香”的课后时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有赖于素质教育资源的长期优质供给,而文化产业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产品供给,正是构建这一教育体系的主要路径。

文化素质涵育需“从娃娃抓起”

诵读诗书古籍、“打卡”文博场馆、听学传统戏剧、参与非遗体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穿汉服、读红色经典、看国风动漫在中小学生中日渐流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内心。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让“双减”政策的价值意涵落到实处。

文化产品成为家庭教育功能重塑的抓手

长久以来,教育竞争导致家庭教育错位和越位,引发了在社会大众中蔓延的焦虑情绪。“双减”政策不仅“清空”了青少年儿童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的额外负担,也倒逼家庭重新思考自身教育功能的定位。

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不少家长积极适应教育环境和模式的新变化,主动回归亲子陪伴、言传身教和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本源,但也有部分家长对于如何真正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缺乏正确认知,甚至“病急乱投医”。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基石,也是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丰富、优质且适合中国青少年儿童自身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够帮助家庭立足于孩子一生的成长目标,科学有效地组织、利用教育资源,从而成为促成家庭教育功能转向的重要抓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家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表演非遗项目“下箬马灯”。许斌华摄/光明图片

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日益多元和规模化

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嵌入式”的公益文化内容

“双减”后,一些文博场馆联合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博物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例如,从“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到“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校园”,再到利用数字科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研发“博悟博学课程”,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为1300余名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课后博物服务项目,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增进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刻认知。

当前,以公共图书馆、文博场馆、美术馆等为主要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思维、拓展服务边界、丰富服务内容,聚焦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审美需求,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嵌入式”公益文化活动,提升了青少年儿童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

文化产业各门类提供“立体化”的优质内容供给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寓教于乐中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动画片——《故宫里的大怪兽》上线,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该剧原书作者常怡表示,“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童话故事,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美国找寻”。

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儿童图书出版发展日益规模化、精品化和科学化,并逐渐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舞台剧、话剧等演艺作品层出不穷,各类剧场院团纷纷开设儿童专属的剧场和艺术节展。

科技赋能提供“全场景”沉浸式文化体验

数字科技加速了文化资源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的更新,“文化 ”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日益多元和场景丰富的文化服务体验。借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针对青少年儿童研发设计的红色基地探访、考古寻宝、夜宿动物园、博物馆之旅等文旅研学项目不断升级,开放的教育环境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增加了教育的趣味性和满足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类文化供给主体积极破圈,纷纷向线上迁移,提供丰富多彩的“云文化”体验,各类艺术机构和博物馆的“云展览”、跨越时空的“线上音乐会”、碎片化播放的“凯叔讲故事”App等,为孩子们提供了具有现场感的云端体验。5G、AR/VR、AI、全息投影、多通道投影等数字技术融合文化创意,让原本静止和具有时空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更具趣味性和亲和力。例如,“双减”后,湖南省博物馆推出“千年窑望”长沙窑MR(混合现实)数字体验活动,使青少年对于文化的感知和学习更具故事感、角色化与交互性。

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

供给缺乏:适龄化的本土原创文化产品供给薄弱

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的供给规模日渐扩大、供给种类日益增多,但覆盖领域相对单一,同质化产品多,国外精品引进多,本土优秀原创作品严重匮乏。以童书产业为例,当当网“2021年十大畅销童书”中,国外翻译作品占6本,这一比例也是近年来童书畅销榜的常态。再以演出市场为例,大麦网“儿童亲子”类演出剧目中,美国百老汇经典剧、日本奥特曼系列剧、英国经典绘本剧等国外剧目,无论是关注度还是推荐度均高居榜首,占该分类作品近80%。由于缺乏原创动力,市场逐利心切,很多儿童文艺作品通过照抄、模仿甚至山寨的方式进行模式化生产,制作理念落后、叙事结构失衡、人物扁平苍白、故事缺乏新意,只能通过刻意堆砌情节和制造噱头吸引儿童注意,被贴上了“粗制滥造”“小儿科”等标签。

此外,主题鲜明的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薄弱,尤其缺少传播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适龄文化产品。近年来,国产动漫电影呈井喷之势,《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高票房国漫电影都是基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但其受众群体以成年人为主,表达和呈现的主题价值观也多为成人视角。如何以独特的中国风格表达儿童的世界和价值观,以充沛的想象呈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创作出适配青少年儿童的优秀作品,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供需错配:警惕低质低俗产品挤占文化市场空间

我国儿童文化市场存在着旺盛的需求,文化产品供给种类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劣质产品挤占优质产品空间的隐患。今年6月,有关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事件”引发了网络热议,一些低俗、媚俗甚至迎合恶俗趣味的儿童读物被曝光。除了出版物,音视频、动漫和网络游戏的“问题内容”更不容小觑。由于传播广泛、直观、更具吸引力,一些网站播放平台审核不严格,加之我国缺乏明确的分级制度等原因,恐怖、暴力、荒诞、庸俗等内容更容易出现在视听文化产品中。相反,部分优秀经典原创作品却因缺乏市场关注,宣传效果不够理想,难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儿童群体。在信息加速流通的数字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往往令家长们眼花缭乱、选择盲目。

此外,我国儿童文化产品供给缺乏适合青少年儿童心理和理解能力的优质原创作品,一些作品徒有“热闹”和“好看”的外表,却很难抵达小受众的内心。部分国产畅销动画作品频频被评价为“说教简单粗暴”“缺乏审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但社会效益值得商榷,叫座未必叫好。儿童文化产品不能一味迎合市场,必须强调儿童本位意识,尊重儿童本来的样子。《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经典国产动画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正是因为抓住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在温馨故事中蕴藏了很多知识和道理。


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带着孩子走进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侯崇慧摄/光明图片

供需错位: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出现“内卷化”倾向

通常情况下,家长是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的购买决策者,“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影响深远,致使不少家长仍然处于对教育目标左右犹疑的矛盾之中。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品的多样化供给,市场逐利性导致文化产品供给尚未完全朝着“应试”靠拢的“惯性趋势”扭转,一些市场营销的错误引导,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观念的功利性,将“应试”导向的供需错位推向“内卷化”旋涡之中。

供需错位的“内卷化”不仅易于带偏儿童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向,难以满足青少年儿童的真正消费需求,也会致使青少年儿童的快乐向学湮没在功利性追求的汪洋之中。各类“神乎其神”的应试、教辅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甚至经典文化作品也需附加“考试必读”的标签,才能获得市场青睐。

各类图书电商平台上,“一本书让孩子轻松通晓五千年中国史”“小学生写作秘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吸引眼球的功利性字眼比比皆是。


广西钦州的学生在参加坭兴陶艺创作比赛。刘新武摄/光明图片

多措并举实现精准供给

强化垂直整合发展策略,畅通市场精准供给

积极响应“双减”落地,调整供给方向,优化供给结构。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引领和引导家庭文化产品需求,倒逼文化市场优化供给,形成有序、优质和精准的文化供需循环;鼓励学校通过社会采买、校社合作等方式丰富教育资源,反向引导市场供给提质升级;文化企业需坚持正确生产导向,以提升青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主要目标,以完善人格和教育教化功能为主线,以丰富精神世界和提高审美趣味为主要内容,展现中国风格。

重视多样化文化需求,提高产品供给匹配度。以青少年儿童为中心,研判其文化需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广领域、全平台文化产业不断探索青少年儿童需求的垂直细分领域,鼓励图书出版、影视演艺、文旅等全门类与中小学教育渗透融合,实现多样态供给;推动视听影音、人工智能、AR/VR、沉浸式体验等技术融入儿童文化生产,适配“网生一代”文化需求。

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供给市场环境。加强青少年儿童文化市场治理,营造健康安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加快制定儿童文化产业行业标准,严格儿童文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设立青少年儿童产品专项资金和基金,发挥原创优质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给予相关产品和服务政策倾斜,提高儿童文化产品在惠民文化消费季中的供给比重,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原创经典文化作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


小朋友们在合肥市科技馆体验科普设备。陈三虎摄/光明图片

倡导公益教育理念,融通社会多元供给

搭建多样化课后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建设指导意见,确保服务提质增效有据可依;鼓励通过购买服务、外聘文化专家、广邀文化志愿者、走进文化企业等方式,提高课后服务针对性、专业性和个性化;拓展线上课堂,鼓励课后服务“下课不停课”,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等建设艺术慕课,将美育、智育融入网络生活。

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活动空间,丰富儿童课外文化实践。鼓励社区开辟儿童课外空间,开展以传统民俗、剪纸、劳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加快建设儿童健身器材、户外游乐场、儿童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儿童课外活动提供空间保障;建立儿童社会公益组织和服务清单,鼓励学校与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高效联动,开展符合学生特征的多样化文化教育活动。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弥补供给缺口。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积极发挥青少年儿童文博教育主阵地功能,全方位提升儿童友好型服务效能,提供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的儿童文化服务。打造青少年儿童服务专区,提升儿童文化内容和服务比例,完善儿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双向联动合作,提高教育资源和方式匹配度,形成长效良性循环;与文化企业联动,开发儿童文博产品,拓展文博IP价值,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借力数字互联势能,贯通文化资源供给

整合多方文化资源,建设青少年儿童文化资源池。规划和实施青少年儿童文化数字化工程,统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存量,打造青少年儿童数字文化资源池。不断健全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统一采购更多优秀的课程资源,面向适龄儿童免费提供;用信息化手段链接社会各界资源,适应本土教育需求、突出教育资源特色;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数字文化资源的全面覆盖,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文化教育差距。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科技馆参观。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链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共享。依托全国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开辟和建设青少年儿童用户数字服务专区,分级数字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儿童“云展览”“云阅读”和“云体验”,免费开放数字资源,缩小城乡儿童数字鸿沟;建设儿童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鼓励开展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数实结合”文化活动,动态更新和丰富数字服务供给。

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强化青少年儿童用户连接,建立专属文化消费行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不断完善智能终端产品的个性化推荐,引导青少年儿童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构建覆盖旅游、演艺、阅读、音乐等文化全门类的儿童智能App系统,鼓励文化企业增设或专设儿童专区,基于行为数据,逐步研发适配不同年龄和身份的文化产品分级系统。(调研组成员:田卉、高紫晴、房钊辉)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2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srn4645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