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范荷芳(紫韵芬芳扬家风)

发布日期:2024-12-22 09:14:45     作者:你给的忖量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syr259909.html     违规举报

紫韵芬芳扬家风

——访紫砂世家曹婉芬、范建军母子

文/南沙


曹婉芬艺术简历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导读:

吴越地处太湖流域,孕育了中国灿烂的吴文化,其发达的农业和悠久的陶瓷业二者所产生的文化传播是它的主要成就。宜兴地理属天目山余脉,境内山峦起伏,荆溪纵横、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源,制陶史迄今已有7000余年。自明代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泡茶的紫砂壶应运而生。时朋的儿子时大彬,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

清代紫砂茶具制作进一步繁荣,出现了一大批名彪青史的大家,陈鸣远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所制的紫砂壶,造型生动,做工细腻,刻画讲究,富有哲理。文房雅玩,千姿百态。至清中叶,紫砂壶制作的文人化倾向越来越甚,从设计款式到壶面装饰的书法金石,使紫砂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清代陈鸿寿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曼生十八式成为一种的时尚,其影响直至当今,陈鸿寿亲自撰写并刻绘铭文诗画,他在紫砂壶的形制和陶刻装饰上开创了一代新风,为紫砂注入了新的文化精神,使壶型、铭文、画面的内容、布局及镌刻技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陶器文化延续了辉煌。


曹婉芬紫砂艺术馆展厅

悠悠五千载中华文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唐诗与宋词,更有那一把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紫砂壶,蕴含着传统与文化的艺术特质。在宜兴,书写着这样一个紫砂世家传承中华艺术的传奇历程。这个紫砂世家就是2016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曹婉芬家庭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怒放壶 曹婉芬紫砂艺术馆展厅

大匠之门 家风典范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是中央文明委为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而开展的,从全国范围评选了300户文明家庭。曹婉芬家庭是无锡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曹婉芬家庭生活在丁蜀镇丁山社区,是有口皆碑的紫砂世家。他们在用心制壶的同时用爱处世,积极参与救灾、助教、助残等公益慈善事业。曹婉芬一家创办了紫砂艺术传习班,悉心授徒,培养了众多青年才俊,同时还长期资助多名贫困学生。每年社区组织募捐,曹婉芬一家都积极参与。此前,曹婉芬家庭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江苏最美家庭、无锡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曹婉芬与儿子范建军在工作室

曹婉芬家庭堪称是当地紫砂人家的典型范例,她本人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丈夫范岳林能写能画,邻里人家都尊称其为范先生。家庭中三代老少同堂,同住一幢房,同吃一锅饭,婆媳如母女,翁婿似父子,其乐融融、和谐幸福。整个家庭充满着正气、和谐的氛围。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在紫砂厂和居委社区都有口皆碑。由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历年来,曹婉芬、范岳林家庭多次获得社会荣誉和地方政府表彰,如:丁蜀镇《十佳文明市民》、宜兴市《巾帼创业标兵》、宜兴市《优秀社会妈妈》、丁蜀镇《五好文明家庭》、丁蜀镇《十佳女陶艺工作者》、无锡市《2007-2009年度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他们生活上恩爱情深、互爱互让,为构建和谐家庭而怀礼待之美德。儿子范建军,他好学上进,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待人宽厚。在继承传统的制壶和陶刻的基础上,认真刻苦地在书画上狠下功夫,研究甲骨文精髓。不仅如此,范建军还携同妻子费寅媛互帮互助,为构建幸福和谐大家庭作出了努力。在事业上夫妻俩艰苦创业,革新传艺,为传承紫砂艺术而作出贡献,得到了各界的好评,曾先后获得“高级技术职称”,“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和“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等殊荣。女儿范建华虽已婚嫁生子,但夫妻俩为承母技艺始终没有离开大家庭,两人既对双方老人照顾入微,又积极创业为幸福和谐的大家庭添加了不可多得的亲情氛围。他们是事业上的闯将,大胆创业,于2011年创办了“范林阁紫砂艺术培训班”,坚定意志要把自己学到的紫砂传统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承给新一代。通过培训,解决了一部分青年的就业问题,又使紫砂的新一代艺人有了更高的思想素质和艺术理念。孙辈们在德艺双馨的良好家庭环境中抚育成长,他们排除优越,勤奋向上,也都学业有成。孙范逸斐,外孙陆超飞分别毕业于南航、苏大两所高等学府,为继承紫砂事业,外孙就读清华美院的研究生,立志从业紫砂艺术。孙儿南航研究生,已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曹婉芬家庭把对社会及弱势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奉献和关爱看作是回报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该担当的责任。历年来全家对慈善、救灾、助教、助残等公益事业积极参与:1999年雪灾,同年台湾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家每次都倾囊支援灾区等。


曹婉芬家庭一家八口,一位国大师、三位省大师、两位研究员级高工、两位高工,千年陶火生生不息。曹婉芬家庭还是“爱心之家”。曹婉芬古稀之年无偿无私地收授一名残疾失志青年为徒,手把手地教出了一名自强不息的青年陶艺家;长期用爱为贫困学生插上求学的翅膀,从宜兴绵及陕西;每年社区组织的慈善募捐,她们一家更是先行官。曹婉芬家庭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2006年5月20日,在全国第十六个助残日,在紫砂厂内,宜兴市残联及有关领导为曹婉芬举办了一个收徒仪式。这个徒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他名叫葛知,因车祸造成伤残,高位截瘫,终身必须在轮椅上生活。严重的痛苦和心理精神压力使他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念头。为了激发弱势群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曹婉芬大师毅然决定不辞辛苦,在古稀之年无偿无私地收授这个徒弟。她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全家齐动手为他制作紫砂成型的各种专用工具30多件。连续五年来,不论炎暑寒冬,曹大师都耐心细致地坐在葛知身边手把手教授,历经五年,如今的葛知不但能独立完成紫砂作品的制作,在经济上也能为家庭挑起大梁。把一个已失去生活信心的残疾青年,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自强不息的有志青年,对曹婉芬家庭来说,无疑是内心极大的宽慰,这一壮举,更是在紫砂业内尤其是大师们的心目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在收徒仪式上就激动地说“关心帮助残疾的弱势群体,是创造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大事。曹婉芬师妹为我们紫砂界开了一个好头,作出了榜样。今后大家也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一个大爱的人。”

 


 

历年来曹婉芬家庭对社会作出了诸多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的事迹,2007年江苏省博爱助残基金会授予曹婉芬“德艺双馨”之殊荣,同年还被丁蜀镇人民政府评为“慈善捐赠先进个人”;2009年更被宜兴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扶残助残之星”;2016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曹婉芬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互帮互助。曹婉芬家庭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不仅仅是紫砂世家,更是家风建设的典范。

艺术人生 紫韵流芳

曹婉芬,1940年出生于蜀山镇陶业世家。曹婉芬这位土生土长的宜兴人,是继蒋蓉之后又一位紫砂女大师。她自15岁至今,一直与紫砂陪伴。她从清贫中走来,六十多年来为了紫砂艺术操守、信念与泥巴不离不弃。她是一位心态年轻的创作者,植根于生活的200多件作品中,件件求新、立意。承载了弘扬传统艺术文化的梦想,在她的紫砂艺术世界里,传统文化依然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她的作品婉婉大度,秀丽飘逸。她的人品、艺德芬芳四射。


记得1955年的那个冬天,仅15岁的曹婉芬踏入紫砂厂的大门,从此开启了与紫砂为伴的岁月。一进厂的她便有幸跟随朱可心先生学习技艺,打下扎实的全手工制壶基础。寒来暑往,曹婉芬的紫砂技艺愈发娴熟,紫砂厂里的前辈们都看好她,是个做壶的好苗子,将来会有成就。紫砂前辈顾景舟也很是欣赏她,叹息没能将她收入门下,还曾打趣说:“我一直想收你来我这的哇,没有要到你哇,你么是被朱辅导夺去的哇。”1958年,她跟随蒋蓉老师带班,讲授紫砂技艺,培养了一批紫砂青年艺徒。“传炉壶”“汉扁壶”的全手工技法正是那阶段顾景舟辅导亲身传授的,当时的顾景舟借给她一根“的棒”(制作壶钮的工具),她至今保存的完好,常以此为勉励自己。曹婉芬告诉笔者:“做壶如做人,人品好,壶品就会好。做人一定要正,在经济冲击下不要因为金钱迷失了自己。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传统就是根基,不能丢。急功近利的事情不会长久。”


古老神奇的“五色土”,书写了东方的神话,养育了众多紫砂名家,曹婉芬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工艺设计师哥拉塔来到紫砂厂参观,观看了各种品类的紫砂壶后,用几根简单的线条画了一幅草图给曹婉芬。为了将草图线条能够完美的运用到立体壶身上,曹婉芬为尽可能完美的诠释那几根线条,与哥拉塔坐在泥凳前整日的讨论,经过数月的不断调整各道工序,“怒放壶”从纸上的数根平面线条,蜕变成立体的紫砂壶。让外国友人对宜兴紫砂竖起了大拇指,让中国传统紫砂艺术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这是紫砂界艺术创新实践的生动表达,也是曹婉芬经年岁月积淀的高超技艺的展现。在古稀之年曹婉芬依然勤奋好学、著书立说,一本20万字,图文并茂的《宜兴紫砂传统手工艺技法》由广陵书社出版发行。



2020年11月1日,迎来曹婉芬紫砂艺术生涯中的高光时刻,曹婉芬紫砂艺术馆隆重开馆。开馆仪式当天各界领导和嘉宾济济一堂,为80岁的紫砂大师曹婉芬表达了美好祝愿。艺术馆名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题写。走进艺术馆,整个展厅布局精致,格调高雅。管内收藏了涵盖曹婉芬老师辈、曹婉芬大师自己及其弟子等老中青三代艺人的紫砂艺术作品,件件精美,富有艺术品位。在紫砂艺术大师曹婉芬的带领下,从陈设的作品中明显感受到了传承有序,紫砂文脉及技艺的薪火相传。在采访中曹婉芬说:“紫砂离不开传统,离开了传统,紫砂就不能称之为紫砂了。创新也离不开传统,脱离传统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要创新,首先要熟练掌握传统的技艺,才能有创新的基础。”


曹婉芬从艺60多年来,桃李芬芳满天下,紫砂艺术硕果累累。她是伴随着新中国一路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中国,在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芳华,更是谱写了紫砂艺术的时代篇章。


2016年南沙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合影


范建军与母亲曹婉芬合影

范建军:师出名门 大家气象

文/南沙

吾与范君建军相识,已八个年头。初见范建军,其貌精气神俱佳,谈吐间,知其肚里墨华滋,再观其作品,大家气象也。


范建军,生于陶都宜兴,岁在壬寅生肖虎年。自小耳濡目染,受家学熏陶,上世纪八零年代,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其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学习紫砂技艺,师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

岁月沧桑,紫砂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据《宜兴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1504年-1521年),陶都匠师供春,其从金沙寺僧学制壶技艺。因此,金沙寺僧和供春被尊为紫砂陶创始者,时人称之“陶壶鼻祖”。宜兴紫砂壶炼制名窑前墅古龙窑,历经千年,保存较好,窑火生生不熄,见证中华文明之传承与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范建军勤于紫砂技艺,善工外之功夫,常读书,写诗词,习绘画,攻书法,研甲骨文,亦擅壶之刻画,俱全而迸发,求工亦求艺境,乃紫砂界首屈一指。

紫砂艺人,匠心独运,双手灵巧,用火与土创造文明。观范建军紫砂作品,善配泥,造型功力深厚,刀法娴熟,书画并用。所至茗壶,泥质上等,壶身或方或圆,或端庄肃穆,或秀逸大气,刚柔并济,工致浑朴,格调高雅。将其擅长书法、绘画镌刻于壶身,意境为上,与紫砂之素,相得益彰。其制紫砂壶,有别于工匠,将诗书画金石篆刻才情与精神熔铸于紫砂艺术,富有文人壶之气。


铁骨冰姿套壶 范建军

品读其不同作品,又感其技艺精湛,于静中隐动,于简中见高节,于朴素中显高贵。文人翰墨之风雅,传统经典与现代生活气息之融合,亦现其创新之风。

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色泽润透,因而,闻龙在《茶笺》有云:“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紫砂乃世界非遗,扬名海外,是国家文化对外输出之典范。


东篱采菊茶具 范建军

悠悠千载时光,一壶一茶一世界,一念天地宽。壶中岁月长,杯里乾坤大。范氏建军乃紫砂世家,凭己才华,名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正如《孟子·万章下》记:“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南沙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建军合影


范建军艺术简历

范建军,字一明、奕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协陶瓷设计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陶协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无锡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兼职教授、政协无锡市委员会第十三、十四届委员。


本文作者南沙(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与紫砂大师曹婉芬、范建军母子在交流


整理发布:何媒矩阵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syr25990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