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玄武湖公园旅游攻略(南京灵谷寺萤火虫)

发布日期:2024-12-22 12:28:24     作者:违心爱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szo181605.html     违规举报


每年七月开始,又到了萤火虫繁殖的季节,南京紫金山下的灵谷寺里,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萤火盛会。


夜幕降临,沿着灵谷寺绿道慢慢往上走,在长达千米的静谧小道中,数以万计的萤火虫飞出草丛,如四散的流光,落在路边座椅上、院墙脚下、桥头、溪水边……那些从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古迹,在微光点点的灵动萤光下,也变得如仙境般,如梦似幻。


萤火虫美景的形成,与萤火虫生长繁殖的特点密不可分。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属鞘翅目萤科,广东话称其为“打火虫”。因其尾部发荧光,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萤火虫约2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它们通常生活在水边或温暖潮湿的环境,在夜间活动,是肉食性昆虫,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在我国发现的萤火虫大约有100种,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


萤火虫发光的秘密是因为体内有萤火酶和萤火素两种化学物质,前者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后者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高能化合物ATP, ATP在萤火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荧光不含红外线和紫外线,温度在0.001℃以下,所以被称为“冷光”。萤火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达到求偶目的的作用。


我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先秦时期的《诗经》就这样描述萤火虫:“……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译成如今的白话,即:房田的空地成为野兽出没的场所,萤火虫在夜间闪烁。这荒凉的景象不可怕啊,仍然思念自己的故乡。


古代诗人也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梁简文帝萧纲的《咏萤》:“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通过“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一连四个比喻,把萤火虫表现得活灵活现。


唐朝诗人李白的《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为人称道。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更是千古绝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灵谷寺的缘起就在南朝,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天监十三年(514年)始建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初名开善寺。


明太祖朱元璋时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赐“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的对联。


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


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南京的夏日,紫金山下潮湿温润的谷地,给萤火虫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恰当的生存环境,点点萤火和古色古香的寺庙建筑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风韵。


从卵—蛹—成虫的过程,水生萤火虫要4个月,陆生萤火虫需要1年的时间。而大多数种类的萤火虫,成虫只有3-7天的寿命。


古人常常感叹蜉蝣生命的短暂,蜉蝣成虫只有一个夜晚的生命,如昙花一现。与之相比,萤火虫也只是寿命略长一点的昙花而已。所以,每年夏天维持一个多月的萤火虫美景,是由成千上万短暂的小生命筑成的。


前几年,灵谷寺的“萤火虫路”被广泛报道后,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可是同时涌现的,是各种车灯、手电、照相机闪光灯,甚至有人拿瓶子大量捕捉萤火虫,并把萤火虫栖息的草丛踩得一塌糊涂。美景的走红给萤火虫带来的却是生存危机,当时萤火虫的数量一年就减少了一半。


光源、噪音、捕捉,都会对它们造成伤害,尤其是当光污染产生时,萤火虫便无法发现异性,无法进行闪光交流,很快就会死亡。


所以,前往灵谷寺观看萤火虫盛会时,一定要尽量把手中的光源关掉,带上好心情,安静地与这群自然界的生灵不期而遇,才是观赏的正确姿势。萤火虫是益虫、是一种生态指标性生物,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一旦植被被破坏、水质被污染、空气变污浊,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把灵谷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留住萤火虫,留住这迷人的夏日风物。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杂志推荐


【2019年1月期刊《阳江专辑》】https://m.tb.cn/h.eTJltBV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咑閞;或復·制这段描述¥R51TYTXgIsJ¥后到淘♂寳♀

复制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szo18160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