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多断路器怎么连接(家用配电箱断路器的接法)

发布日期:2024-12-23 12:24:21     作者:春的相守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tov532582.html     违规举报

更换断路器,是继换灯泡之后遇到最多的电路维修工程。自此告别保险丝之后,断路器损坏几乎成了最常见的家庭供电端最常见的故障。但断路器坏了怎么办呢?莫非更换断路器这种工作也需要外出请电工吗?

写在前面:在更换断路器时,一定要确保总开关无故障且处于断电状态,在施工前必须用试电笔测试,确认没电后才可施工。若是需要更换总开关,必须断开楼道电表箱内的开关,且派专人看守,直至施工结束。

断路器小知识——

断路器常说的1P,2P是什么意思?

家庭中能见到的断路器,一般只有1P和2P的,1P,2P又叫做1级2级,每一级都对应上下两个接线柱,每一级的宽度是17.5毫米(例如,2P断路器的宽度为17.5*2=35毫米)。

1P与2P最大的区别在于,1P断路器只能控制火线,而2P断路器可以控制零线和火线。即断路器断开时,2P断路器的零线和火线都断开了,但是1P断路器的零线依然没有断开。

需要注意的是,带漏电的1P断路器和不带漏电的2P断路器很容易在外形上混淆,二者接法也几乎相同,带漏电的1P断路器同样有4个接线柱,但不同的是,1P断路器在断开时,尽管在断路器上接有零线,却不能把零线断开。

断路器的选择

通常,家用配电箱的总开关使用2P断路器或带漏电的2P断路器,照明回路使用1P断路器,插座回路使用带漏电的1P断路器或带漏电的2P断路器。

总开关的分断电流,要大于各支路的电流。

零排和地排

零排:总开关下口的零线需要首先连接在零排上,1P断路器回路中的零线均取自零排。

地排:地排在安装配电箱时已经做了接地,所有插座上的地线,均取自地排。

零排和地排在外形上相似,不同的是地排两端弯曲,零排是直的,且零排在使用时需要在两端加绝缘端子。

绝缘端子▼



配电箱断路器的接法——

1P断路器▼


带漏电的1P断路器▼

2P断路器作为主开关时▼


2P断路器不做主开关时▼

带漏电的2P断路器▼


配电箱完整接线示例▼


工厂箱盘芯成品(下图中,除第一张是户箱外,其余均为商业或工业用电配电箱)▼






家用配电箱主开关和支路开关同时跳闸的原因分析:

一、短路

1、最大的可能性是电路中发生短路——短路故障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电流。短路电流会流经每一级断路器,包括直接控制故障点的支路开关、间接控制故障点的主开关和电表箱开关。这部分电流会触发断路器内部的短路保护装置,引起断路器跳闸。

2、为什么只有这三个开关(或两个开关)会跳闸呢?这与断路器的脱扣速度有关,在整条线路中,只有最末端的这三级使用的是微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微断的脱扣速度为0.1s。再上一级则开始使用塑壳或框架断路器,脱扣速度比微断慢。因此,微断会在塑壳断路器动作之前,将故障点断开,从而避免了更大范围的停电。

3、遇到这种多级连跳的情况,多半是由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点。而短路的位置,就在最后一级——支路断路器所控制的回路内。

二、漏电

1、需要一个特定条件——主开关和支路开关都安装了漏电断路器。

2、如果跳闸后漏电断路器的复位按钮突出(或显示窗变色),则可判定为电路中有漏电,且漏电位置在支路断路器所控制的回路内。

3、这样的多级连跳,与刚刚我们所说的短路故障类似。当多级断路器的脱扣速度、脱扣条件都相同时,一旦脱扣条件达到,就会发生多级连跳。同一个配电箱内的多级断路器都选择同一保护功能及脱扣条件的断路器(家用漏电断路器的脱扣条件为剩余电流超过30mA,脱扣速度0.1s),这属于设计错误,可以考虑将主开关的漏电拆除。

三、过载

1、这种情况发生的较少,但不代表不会发生。

2、当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增大——大到超过了主开关的额定电流——主开关的额定电流一定大于支路开关的额定电流。比如主开关32A,支路1开关20A,如果支路1中的电流超过了20A,且所有支路的电流之和超过了32A,就会造成主开关和支路开关同时跳闸。

3、电路是由于过载跳闸还是由于短路跳闸,不太容易区分。最简单的办法是检查跳闸前电路中电器的情况。如果在跳闸前新加入了某个电器,则可以确定是由于该电器的工作电流过大,造成过载。如果短路前正常使用,或没有新电器的加入,则应该考虑短路问题——包括电器短路。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tov53258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