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童心相伴成长(童心无邪爱心无价)

发布日期:2025-01-22 05:02:45     作者:任何一个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uhb326690.html     违规举报

在书友们的推荐下,我也读了这本本该是给五年级学生的推荐读物——《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童年在巴学园的经历,创作出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用充满童趣与温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淘气、顽皮、多动、不受纪律束缚的,但同时也是可爱、善良、懂事的名叫小豆豆的小女孩,在周围大人的引导下,终于能顺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相处的故事我完全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那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平实朴素的文风,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流露,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我的心头流淌着温暖的感动文章有很多凸显的个性人物,他们用行动在阐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倾听童心相伴成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倾听童心相伴成长

在书友们的推荐下,我也读了这本本该是给五年级学生的推荐读物——《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童年在巴学园的经历,创作出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用充满童趣与温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淘气、顽皮、多动、不受纪律束缚的,但同时也是可爱、善良、懂事的名叫小豆豆的小女孩,在周围大人的引导下,终于能顺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相处的故事。我完全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那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平实朴素的文风,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流露,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我的心头流淌着温暖的感动。文章有很多凸显的个性人物,他们用行动在阐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的道理。

思考一: 接受孩子是“平庸”个体的事实。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吗?这是一个本身就是个问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源自文中的小豆豆。平庸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指寻常而不突出,没有作为。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自己想象的完美样子,可爱、优秀、大方、聪明等等。但是每个人的能力和性格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由于性格,和从小的教育环境、方式的不同,会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如果能力与人格不相匹配,还不如就此平庸一些。也许,有不少的人会想当然地将“平庸”简单化,认为孩子平庸就是比不上其他人,虽然孩子不一定样样拿第一,但没有一个家长,会很容易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面对这个问题,每个家长内心其实是焦虑的。家长之间会比成绩,成绩比完了会比才艺,才艺比完了会比体育。总之,总归会有一项是会拿去比较的。不光如此,学校成绩的排名制,也加重了这种比较的风气。但世界上平凡的人很多,他们事事不“拔尖”,但平凡不是乏味,普通人也能成就一个好的人生。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过得很快乐。我想说的接受孩子的平庸,指的是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短板所在,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尽量做好正确的示范和引导即可。

说真的,站在我的角度,无论作为一个母亲,还是作为一个教师,不得不说,小豆豆真是个让人操心的孩子:刚上学就因为调皮被第一个学校开除了,豆豆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去之后,虽然老师用相对克制的语气描述了小豆豆在学校里的表现,但就从这些文字中我都能感觉到豆豆妈妈的尴尬;再到后来进入巴学园学习后,小豆豆为了找钱包去掏粪坑、不假思索地跳到报纸上,结果掉进报纸盖着的粪坑里、一股脑地跳进路边的沙坑(水泥坑),弄得一头一脸的水泥……这种种光辉事迹,都足以见得小豆豆的行为有悖于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好孩子”的标准,要不然当妈妈带着小豆豆来到新学校,小豆豆欢喜地表示:“我可喜欢这个学校啦!”的时候,妈妈怎么会担心校长是否喜欢小豆豆?

但庆幸的是,小豆豆妈妈是个勤快、通情达理、善于观察、爱孩子、会教育孩子的人。面对豆豆“善变”的阶段性志向,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她每天会按老师要求,给豆豆准备好“山”与“海”的便当;当原先的老师一味批评小豆豆时,她心里虽不赞同,但还是礼遇老师;她送孩子到车站上学,观察到孩子尊敬他人、爱护小动物等优良品质;小豆豆顽皮、贪玩,常常将衣服弄脏、弄破,她从不责罚,而是洗净、打补丁;她让小豆豆自己一个人坐车去上学……不得不说,豆豆妈妈真是个伟大的母亲!

作为教师,我们所在的班级,应该也不会缺乏像豆豆这样的学生,走上这三尺讲台到现在是十多年时间了,我也遇到不少类似这样的会需要父母、老师特别操心的孩子。而凭心而论,对于我家小朋友,我也曾有过咄咄逼人的要求“我以前怎么怎么样,你怎么能怎么怎么样呢?”但事实就是事实,他不是个完美的、方方面面都突出的孩子。时间长了,如果还是像以前的那样做要求,孩子的日子难过,我的日子更不好过,所以,我一再告诉自己:得好好地去了解他,他擅长的方面,要多引导,让他多发挥,借此来建立自信;不擅长的或者说反应较慢的方面,要适当地降低要求,要知道循序渐进……他愿意去练跆拳道,愿意去游泳,那就让他去吧;他喜欢看书,那就创造条件让他看吧;他愿意讲故事、做成语练习,那就鼓励他坚持吧;他也会像文中的小豆豆一样,絮絮叨叨地讲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就耐心听着吧;虽然他成绩不拔尖,但该严格要求学习习惯的还是要要求;虽然成绩不拔尖,但我还是庆幸他没有像某些孩子一样厌学啊;虽然有时候他在班级排名不佳,但只要他有进步,该表扬还是要表扬,尽力了就好,毕竟,接受能力慢不是他的错啊。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有很多优点。我自己都做不到十全十美,怎么能要求他做到呢?能做的就是用心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短板所在,引导他扬长避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功德圆满了啊。

思考二:倾听的魅力。

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真是一个了不起教育家。第一次认识这位睿智的校长来自以下的文字:

忐忑不安的妈妈带着刚被一所学校“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小豆豆和妈妈敲开校长先生的门,说明来意。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校长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小豆豆坐到椅了上,然后对小豆豆的妈妈说:“下面我想和小豆豆谈谈,您请回吧。”妈妈走出去了,并且把门也关上了。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着小豆豆坐了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在校长先生的不断鼓励下,一年级的小豆豆拼命地说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说就是四个小时——从上午八点钟到“已经是午饭时间啦”!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直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呵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

培养人从尊重人、关注人开始。尊重人和关注人的一个外在标志是倾听——哪怕倾听的对象是一个小孩子,甚至于一个因“怪怪”的而被其他学校退学的小孩子,而倾听者却是“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校长先生!

你的专注地、耐心地、饶有兴趣地倾听给倾听的对象带来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看,小豆豆说,一开始还“有点儿担心”,一瞬间就觉得“放心”、就“开心”,还为没有话说感到“可惜”、感到“伤心”。仅仅“四个小时”,小豆豆就感觉到“和这所学校的校长先生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

还有什么“教育”能够在短短的四个小时里,就让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子产生“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这样巨大的影响呢?

唯有倾听!

思考三:表达的重要性。

小林校长有个很重要的教育观点:“孩子们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绝对有必要的。”他还对孩子们说:“不必想着非要说的很好不可,只要是自己想说的话,什么都可以。”在征得孩子们的同意之后,他在午餐的时间安排了一个“说话”的节目。

有一次,一个男孩实在没有话说,小林校长就引导他。男孩挠了挠头,说:“唉——”校长说:“你看,你说了‘哎——’,这不是有话说了吗?'哎——'之后,再说什么呢?”

小林校长对那个男孩子说:“并不是说了有趣的事,后者令人发笑的事才了不起,而是像你这样,本来觉得‘没话说’的,找到了可说的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并不希望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演说家,而是从保护孩子们的自性和自我人格的建构出发,希望孩子们都成为能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并能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感觉和行动的人。

读到这里,我眼睛涩涩的——想掉眼泪。引导孩子去表达,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尤其是我们的语言学科,老师们的引导更多,于是会有课前值日汇报、课前演讲、讲故事、朗诵、各抒己见等活动,而现在学校大力推行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更是把引导学生描述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表达很重要,但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絮絮叨叨而还温柔对待?有多少人能像小林校长一样,听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天马行空地说上四个小时,还能坚持耐心倾听?要让孩子们表达,除了引导,先期的耐心倾听、及时回应更是必不可少的啊!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校长,同时重要的是我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孩子同样需要大人的尊重和理解。书中的不同篇章蕴涵了朴素却充满智慧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值得每一位成年人去学习。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爱心无价,让我们用爱心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uhb32669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