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大跌养猪亏大了?(当大力养猪遇上猪价下跌)

发布日期:2024-12-31 10:12:52     作者:三年难熬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vht288744.html     违规举报

每经记者:曾剑


相关公司:新希望(000876,SZ)

市值1235亿元(截至11月3日)

核心竞争力聚落一体化生猪养殖模式凸现成本优势、全国领先的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行业领先的环保处理能力

机构眼中的公司农牧行业龙头、养殖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产能储备行业领先


2013年,刘畅从父亲刘永好的手中接过新希望董事长职务。期初,“接班不畅”、“资产缩水”等外界质疑不断,彼时的刘畅也一度被这种消息所困扰,“非常忐忑、兴奋、非常累,脑子里一直惦记着昨天哪些事情没做好,哪些话没有说好”。但她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将精力集中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上。

七年来,刘畅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新希望:一方面夯实饲料主业,另一方面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大力布局猪养殖、食品业务。

回头来看,近年大力养猪的新希望刚好踏准了节奏,公司营收和盈利均登上新台阶。对此,刘畅曾坦言自己有运气的成分,但也与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

“刘畅在方方面面做得的确很好。”父亲刘永好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扬刘畅。与此同时,公司市值的持续攀升也代表资本市场对刘畅带领下的新希望给予高度认可。今年2月,新希望市值突破千亿;到9月初,新希望股价突破42元,市值一度突破1800亿元,较刘畅接任董事长的时候(大约270亿元)增长了逾6倍。

“做农业需要长期主义,不能想着赚短钱、快钱。”此时的刘畅也保持着冷静。在她看来,养猪行情再好,也要过紧日子,因为这是一个重投资的行业,最后比拼的还是成本。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在天府论坛上演讲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这份未雨绸缪让刘畅在面对行业变化时多了一份从容。在近日天府论坛上,作为青年企业家的刘畅出席,期间,她接受了《每经人物•专访董事长》栏目记者的专访。面对市值、猪价的变化和外界的质疑,她从容表示,猪价下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猪肉供给的缺口依然很大;虽然未来行业竞争会更激烈,但技术和成本是取胜的关键,新希望对此已有准备。

谈及担任新希望董事长七年来的感受,刘畅直言,自己早已将工作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好好工作才能汲取动能和驱动力,“我庆幸拥有一个好的年轻团队一起共同成长,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也特别好,这让我对于新希望的发展目标能更加明确。”

打开视频,听刘畅分析行业局势

谈猪价:猪价下跌客观存在,但产能投放规划不会变

就在采访刘畅前夕,国内猪肉批发价创下四个月新低。截至10月22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0.97元/公斤。猪肉价格的回落源于生猪供应增加。农业农村部方面10月21日表示,自今年3月份以来,生猪出栏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这说明前期新增产能正在陆续释放,产能正在变成产量,同时,进口猪肉也在增加。

从市场价格来看,9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下降。农业农村部预计,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的供应量同比会增长30%左右,价格总体将低于上年的同期水平,不会再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


猪价下跌,直接影响新希望等养猪企业的收入和盈利,也可能会影响这些企业的生猪产能规划和投放。

“生猪的价格本身就是有周期性的,农业基本都是周期性的产物。我们自己看这个产业会拉得更长,会放眼3年、4年,以前猪周期大致就是4年一轮回。客观讲,高价持续的时间已经比非洲猪瘟来之前的猪价周期维持得更长了,下跌必然会出现,当前也是客观存在的。”刘畅表示。

对于猪价变化,刘永好在天府论坛期间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对于养猪企业来说,要正确看待周期波动,要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打造综合竞争力,即使猪肉价格相对不高时,仍能展现出价值,这才是企业应该做的事。

某种意义上,刘畅和刘永好已经在为猪价的变化向外界打预防针。

外界对生猪价格走势担忧的另外一个因素,在于行业正处于产能疯狂扩张中。上至行业龙头,下至小农场,纷纷大肆扩张。

比如,按照规划,行业龙头牧原股份到今年年底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5000万头。具体到新希望,2016年,公司已在全国完成年出栏900万头产能的投资布局,2017年增加至1480万头,2018年和2019年储备规模分别约为2500万头和4350万头。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储备了超过7000万头的产能布局。

在生猪产能的扩张下,行业对后市的判断也有所分化。9月初,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抛出“中国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块。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块~5块都是完全可能的”的言论,引发市场震动。

对于上述这一言论,刘畅并不认同,她认为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言论背后的逻辑经不起推敲,“虽然猪企出栏可能大幅增加,但因为整个行业的缺口仍然很大、非洲猪瘟长期存在等因素叠加,普通散户的防控仍有很大难度,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刘畅透露,新希望的生猪产能投放规划不会变化。“首先,我们是看整个周期,(生猪出栏量)有涨就有跌,有跌就有涨。其次,由于这次的缺口,现在去看各地的补栏情况,有些地方补得非常快,可能已经补到了非洲猪瘟之前的情况,但在有些地方客观条件无法快速补足,再加上土地稀少,这些地方还是很缺的,所以平衡不会马上恢复。此外,行业大举的投入导致生猪的养殖成本升高,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栏量。总的来说,我们判断,生猪出栏量会涨,但是涨幅不会太过于陡峭。”

而按照新希望的生猪出栏规划: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出栏目标,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今年前9个月,新希望生猪出栏量为433.76万头。对于全年出栏800万头的目标,新希望方面曾多次表态:“非常确定可以实现”。


谈市场格局:竞争会更激烈,比拼技术和成本

一个无法忽视的情况是:一批“门外汉”也在跨界养猪,其中既有房地产大佬,也有化工巨头,还有科技企业。行业竞争越发加剧的背景下,养猪的生意还会好做吗?

“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这个格局会有所持续。我们更应该看到,养殖模式正经历巨大的改变。以前一家人养几头猪或几十头猪,这样的规模下养殖方式是很简单的,猪吃什么都可以,自己配也可以。但现在更大的养殖规模,需要专业化的队伍、科学的配方和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做好这些内容并不容易,一旦做好了,企业乃至行业的收益将是巨大的,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更稳定、健康、安全的食品。”刘畅认为。

用刘畅的话来讲,未来养猪企业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成本和技术,技术最后支撑的是效率;比拼的是养出100公斤的猪来,花了更少的钱,花了更少的时间,花了更少的资源。

养猪成本一直是新希望引以为傲之处。龙头企业的平均成本大致是14~16元,新希望的成本在行业平均水平的下限位置。在机构电话会议中,新希望甚至曾公开表示:“今年年底养猪成本降到13.5元,明年底降到11元~12元。”

敢于抛出这样的论调,新希望的底气在哪里?刘畅认为:“虽然不同的养殖方式会有一些成本上的差异,但整体来看,新希望现在的技术在行业里较为领先。”

在养猪业内存在着一些通用的技术,比如如何把猪照顾好,每一天可能要多次称重,以及幼儿期分11个阶段的精准饲喂等等。这些技术显然并不能拉开养猪企业之间的差距。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接受记者专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在刘畅看来,养殖技术的比拼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生物技术,譬如将从育种到食品的内循环中全部的关键点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精准饲喂、动物保护、治病疫苗等这一类技术。三是全球供应链的技术,即从全世界的大豆蛋白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周转匹配企业自身终端食品的能力,要更精准更可预测。四是环保,要找到大规模养殖下让粪便排泄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方法。

第五个技术是信息技术,这也是备受刘畅称赞的一个技术。通过在猪场内运用物联网,使用摄像头、传感器甚至是机器人进入到场内,帮企业收集动物及环境一些颗粒度非常细的数据,让企业更精准的去分辨它们的健康情况和生长情况。

目前,新希望在四川广安建了一栋6层楼的楼房养猪场。楼房猪场里有电梯,供人、物资、猪进出的电梯和普通电梯都不一样,猪场上面有轨道,会有来回不停的摄像仪器,摄像仪器和每一个栏位中有非常多的传感器。猪饲料的各种配方都是通过自动化的系统加进去的,每一个房间都有新风系统,湿度、温度全部能得到控制。

“养殖技术上的改变也是整个行业的改变,而这个行业的改变最后会催生农业这个虽然原始,但又最富有生机的行业产生变化,变成一个非常大的风口。因为有这样多样的技术去改变它,它的链路会非常长,从农业端一直推导到城市端。”刘畅表示。


8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探访建设中的新希望楼房养猪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谈盈利增速低于同行:结构性差异所致

养猪,让新希望赚了钱,也让公司成长为了千亿市值企业。在上市猪企中,公司市值涨幅不小,赚钱能力不是最顶尖的。

10月31日,新希望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88亿元,同比增长31.40%;实现净利50.85亿元,同比增长65.54%。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00.92亿元,同比增长39.17%;实现净利19.21亿元,同比增长27.22%。

这样的业绩可谓优秀,但在与养猪同行的对比之下,新希望的盈利方面似乎并不占优势。如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盈利达到209.88亿元,同比增长1413.28%;其中,第三季度盈利102.04亿元,同比增长561.46%。正邦科技前三季度盈利54.33亿元,同比增长10711.29%;第三季度盈利30.16亿元,同比增长827.44%。

一时间,关于新希望盈利失速的报道也开始见诸网络。在一些人看来,新希望的盈利被举债扩张所拖累。

“单纯将公司的盈利和牧原股份等进行对比有失公允。”刘畅认为,新希望同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的业务结构性存在很大差别,这是公司呈现出不同盈利增速的主要原因。

“我们是一家农牧食品公司,公司的产业中除了生猪,还有饲料、禽产业、食品,像猪肉和禽肉是一个互补相关联的关系,禽产业在去年到了整个周期的制高点,现在回落后,我们在禽产业较去年有比较多的亏损。这是业务结构性差异所致。”刘畅称。

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新希望猪产业营收占比只有15.54%,饲料、禽产业、食品产业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0.54%、20.31%、9.25%。但猪产业的营收占比同比增幅为261.23%,发展势头最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希望而言,收入占比最高的饲料是公司发家业务,也是公司的支柱业务。近期以来,饲料价格上涨明显,关于饲料即将出现行情的论调也不断出现。

“我认可这种说法,”刘畅直言。按照刘畅的理解,这一轮行情是饲料产业的第二次迭代。饲料行业之前的增长很乏力,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出现,产业上下游都不变的情况下,大家吃存量,整个产业的增量、增速均非常缓慢。

2014年~2019年,全国饲料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8%、1.4%、4.5%、5.9%、2.8%、-3.7%。不同动物种类饲料也因为长、中、短周期的不同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其中,在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下,2019年全国猪料产量同比下降26.6%。

在近日的投资者交流中,新希望透露,今年前三季度饲料销量达到1713万吨,同比增长25%,今年全年,公司会成为第一家突破2000万吨的中国饲料企业。公司称,饲料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非常快的,外销量整体增长17%,利润增幅已经达到38%。“公司饲料板块未来一定会带来超预期表现。”公司表示。

刘畅指出,当前饲料产业尤其是猪饲料的状况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由于下游养殖端被改变,带来了大量增量,并倒过来拉动上游的增量。同时,因为养殖产业被大量地集中起来,需求量也进一步扩张,饲料产业的规模经济也产生了更多的价值。

谈新人稳定问题:加速新人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受疫情影响,今年数百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着不小就业压力。而养猪业巨头却逆势递出高薪橄榄枝,出现了“本科生年薪10万起”“平均月薪2.2万”的诱人字眼,特别是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是相当“抢手”。

新希望在2020年半年报中曾有这样一番表述:“公司养猪队伍总人数已经超过3万人,但为了匹配未来的更高出栏目标,公司猪产业人员仍然紧缺,公司仍将继续以每年不低于1万~2万人的规模招聘、扩充养猪队伍”。这足以体现养猪企业“求贤若渴”。

但与此同时,养猪场相对“恶劣”的卫生条件、连轴转的工作周期、封闭化管理制度等,使得行业出现了“抢人容易、留人难”的状况。一些年轻人发现养猪工作与想象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干了不久就撂挑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某上市公司旗下养猪场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招聘软件截图

“90后无法安心在养猪场工作,而00后愿不愿意去做养猪的工作?”刘畅的心中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担忧。在和很多年轻朋友交流的时候她发现,90后、00后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家更追求个性表达,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而在生猪养殖的环境当中,工人需要大量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这与一些年轻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存在差异。

而在养猪人员的大量快速招聘、如何快速培养好大量合格的养猪人才、如何留住这些人才等几方面,存在较大压力和挑战,若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不到位,更是给后期的猪场管理和经营带来潜在风险。因此,站在养猪企业的角度,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十分亟需也十分棘手。

刘畅给出了她的想法。她建议:“企业应该促使新人迅速上手,快速地从学生的心态转变成一个职业人的心态。根据新希望的实践,我们对(新人的培训)会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新人刚来的时候,对其进行文化思想类的培训。让他们从学校追求学术的氛围,进入到完成任务、令行禁止、能打胜仗的、有目标的职业经理人状态。”

而另一方面,则从职业上入手。“因为生猪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不仅是招新人来养猪的,还需要他们来给猪做身体检查、精准饲喂、后勤保障等这样一些工作。农牧院校的兽医或者动保学生来了以后是做动物的医生、护士之类的工作,专业性很强。所以企业除了设置好各种专业类型分工种,加速新人上手外,同时还可以通过师带徒的方式,让新人直接进入现场,快速地跟师傅学。”刘畅表示。

在刘畅看来,养猪企业还需要在企业文化上进行迭代,让员工除了能够在这个平台工作之外,还可以得到人生其他诉求的表达,比如更为平等的公司氛围、更被关爱的公司环境、更公平的竞争关系、能够凸显自我的企业文化。

她进而介绍道,“新希望的文化基因里就有三像,像家庭、像学校、像军队。像学校教书育人,像军队令行禁止,像家庭就是要有爱。因为我们的产品最后还是活物,必须要有耐心,要有爱心,还有要有决心,所以文化里面必然要有这个东西,你没有这些感情的东西,你没有办法孕育出来活物的产品”。

谈新总裁张明贵:看中他的领导力

9月至今,新希望管理层的一次变动,也引发外界尤其是公司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新希望地产原总裁张明贵接连出任新希望总裁、董事、执行董事长,成为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成员,原新希望总裁邓成辞职,之后去了天邦股份。

而自刘畅2013年成为新希望董事长以来,上市公司七年换了三年总裁,陶煦、李兵、邓成相继上任,又陆续离去。邓成的离职引发的关注最多,因为新希望正处在生猪产能布局的关键时期。此时此刻,让在地产业务上经营多年的张明贵来养猪,这种安排难免惹人不解。


刘畅认为,这其实很好理解,当前的养猪产业是一个涵盖房地产、科学技术、经营组织管理等内容的产业,张明贵在新希望集团内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有过历练,复合能力比较强。在刘畅看来,生猪养殖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成本管控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新希望需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精细化运营。在此情况下,公司需要一个更有领导力的团队来执行相关战略。

张明贵身上就具备着刘畅所提及的领导力。在新希望地产总裁任上,张明贵带着公司实现了业绩5年20倍的增长。

“明贵非常有领导力,每一个跟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的领导力影响,他身上总是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决心。而且他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很善于和团队去沟通,维护氛围。他的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他在房产领域擅长的资金周转、修建速度和质量保证等能力,都是当前养猪所需要的。这是集团在正确、最重要的时候对新希望人力资源上的最大助力,也是集团践行新青年新领导力的一个核心体现。”刘畅表示。

刘畅表示,其与张明贵将一起推动新希望三方面的改变。一是共同把公司的数字化升级做下去。二是将旧的经济商业方式变成新的商业方式,注入新的灵魂。三是发挥各自的能力,并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在采访结束之时,刘畅也谈到自己对新希望母公司新希望集团的展望,“我们会成为一家更大的企业,可能会进入世界500强,但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去开创一些属于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智慧和商业模式”。

记者手记|猪价调整是大型养猪企业抢占市场的良机

当前,生猪养殖产业处于产能逐步恢复、猪肉价格承压的阶段。关于猪价、股价后续走势,市场各方存在明显的分歧。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无论嘴上如何谈论猪价、股价,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领头企业的扩产动作并没有因为猪价的回落而停止,即便是高喊猪价可能跌至4、5元/公斤的唐人神也在大举扩张。

远期来看,我国养猪业处于以中小养猪户为主向规模化集中化养殖发展的格局应该不会改变,对于这些大型养猪企业而言,市场的调整反而是他们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大好时机。

另一方面,产能恢复、猪价承压,养猪业进入成本和技术比拼的时代并不是一句空话。能够在这种竞争中活下来、活得好的企业,在行业中必定拥有议价能力。在行业大趋势明确下,投资者要做的就是选企业了。

记者:曾剑

实习生李佳宁、王重月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汤辉

视频编辑:张建

视觉:帅灵茜

排版:汤辉 陈彦希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vht2887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11 M